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4:37
文档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Al27Cl35.5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③Al2O3④Al(OH)3⑤Na2CO3A.①②③④⑤B
推荐度:
导读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Al27Cl35.5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③Al2O3④Al(OH)3⑤Na2CO3A.①②③④⑤B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Al  27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Al(OH)3    ⑤Na2CO3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2.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 根据一分子酸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 根据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⑤ 根据其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         D.只有②

【答案】D

【解析】酸为几元酸的分类标准是按照酸中能够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个数来分类的,CH3COOH虽然有4个H原子,但是只有-COOH中的H可以电离出来,故为一元酸,①错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故可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②正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错误。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不是按照是否同种元素组成来分类,例如O2、O3由同种元素组成,但为混合物,④ 错误。电解质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为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不仅是根据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来分类,例如BaSO4在水溶液中不导电,但在熔融态下可以导电,是电解质,⑤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点睛】部分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够,不能用举反例的方法来排除答案,尤其是第④小问,认为纯净物就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而没有考虑到同素异形体如O2、O3也是同种元素组成,但是他们是混合物。

3.某溶液中有Na+、Mg2+、Fe2+、Fe3+和Al3+四种离子,若向装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Mg2+          B.Al3+         C.Fe3+         D.Fe2+

【答案】D

【解析】对Mg2+来说,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Mg2+不变,A错误。Al3++3OH-=Al(OH)3↓,Al(OH)3+3H+=Al3++3H2O,Al3+不变,B错误。Fe2++2OH-=Fe(OH)2↓,加热下,4Fe(OH)2+O2+2H2O=4Fe(OH)3,Fe(OH)3+3H+=Fe3++3H2O,Fe2+转化为Fe3+,Fe2+大量减少,D正确。 Fe3++3OH-=Fe(OH)3↓,Fe (OH)3+3H+=Fe3++3H2O,又由于Fe2+转化为Fe3+,Fe3+增大,C错误。正确答案为D。

4.某无色溶液加入铝可以产生H2,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Mg2+、SO42﹣、Cl﹣            B.K+、Na+、Cl﹣、SiO32﹣

C.K+、NH4+、Cl﹣、SO42﹣              D.Na+、K+、HCO3﹣、Cl﹣

【答案】D

【点睛】在中学化学中能与Al产生H2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这是一个重要知识点,HCO3-为酸式盐的酸根离子,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还有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一定不能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要求解题时仔细审题。

5.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B.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

C.每生成1mol AlN转移3mol电子

D.反应中N2是还原剂

【答案】C

【解析】A、 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单位错,A错误。B、AlN中铝的化合价为+3,氮为-3,B错误。C、每生成1mol AlN,Al从0价升高到+3价,转移3mol电子,C正确。D、反应中N2的N从0价降低到-3价,做氧化剂,D错误。正确答案为C

6.有MgCl2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MgCl2和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                 B.2:1                 C.1:1               D.2:3

【答案】C

【点睛】有关Al元素的计算题,是本章知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当Al3+与OH-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恰好生成Al(OH)3,1:4时恰好生成AlO2-,处于中间比例时,产物中既有Al3+,又有AlO2-。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Fe3+ = Cu2+ + Fe2+

B.Na2O2固体与H2O反应产生O2 :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

C.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 + OHˉ + H+ + SO42-= BaSO4↓+ H2O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

【答案】B

【解析】A、Cu + Fe3+ = Cu2+ + Fe2+,电荷不守恒,正确的为Cu +2 Fe3+ = Cu2+ + 2Fe2+,A错误。B、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正确,B正确。C、 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 + OHˉ + H+ + SO42-= BaSO4↓+ H2O,反应物之间化学计量数不正确,应为 Ba2+ + 2OHˉ + 2H+ + SO42-= BaSO4↓+ 2H2O,C错误。D、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不溶于弱酸弱碱,正确的为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D错误。正确答案为B

【点睛】1、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常用方法有: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物质可否拆分、物质之间反应的量是否正确、是否可逆反应等多个角度理解。2、氢氧化铝为两性化合物,只与强酸强碱反应,不与弱酸如H2CO3、弱碱如NH3·H2O反应。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B.1mol/L 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数目为2NA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D.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答案】D

9.对Ⅰ~Ⅳ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Ⅰ:产生红褐色沉淀              B.实验Ⅱ:溶液颜色变红

C.实验Ⅲ:放出大量气体                   D.实验Ⅳ: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答案】D

【解析】A、 实验Ⅰ中为Fe(OH)3胶体的制取,得不到Fe(OH)3沉淀,A错误。 B、实验Ⅱ中,Fe3+与SCN-反应显红色,Fe2+无现象,B错。C、实验Ⅲ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无气体,C错误。  D、Al3+先生成Al(OH)3沉淀,后沉淀溶于NaOH,D对。正确答案为D。

10.下列叙述Ⅰ、Ⅱ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Ⅰ

陈述Ⅱ

A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金属钠可制作高压钠灯
B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可用作耐火材料

C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

明矾可作净水剂
DFe2O3是碱性氧化物

Fe2O3可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A.A              B.B                 C.C                 D.D

【答案】C

11.已知:①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 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A

【解析】①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黄绿色气体为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有:KMnO4>Cl2。②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黄色生成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2+Cl2=2FeCl3,氧化性大小关系为Cl2>Fe3+, Fe2+作还原剂。③ 取FeCl3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有I2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2FeCl2+I2+2KCl,氧化性大小关系为:Fe3+>I2.

A、由上分析可知氧化性大小关系为MnO4->Cl2>Fe3+>I2    ,A正确。B、上述实验总共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由上氧化性大小Cl2>I2,Cl2能将I--氧化为I2,而使淀粉变蓝,C错误。D、实验②中Fe2+ 只作还原剂,体现出还原性,未体现出氧化性,D错误。正确答案为A

12.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结论
A向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有CO32-

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D氯水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大题,共52分。

13.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

(1)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如有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ClO-与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2 mol    (3).2NA 或1.204×1024    (4).4Cl2+8NaOH == 6NaCl+NaClO3+NaClO+4H2O    (5).Cl-+ClO-+2H+ == Cl2↑+H2O

【解析】(1)中,HCl作还原剂,失去电子,MnO2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单线桥法是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的一种方法,该反应中Mn从+4降低到+2,得到两个电子,答案为

【点睛】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中,HCl只有1/2作还原剂,被氧化,1/2起酸性的作用,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在求被氧化的HCl或求算电子转移个数时犯错误,一定要分清楚是部分还是全部氧化还原反应,当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升高(或降低)就是全部被氧化(或全部被还原),反之,就是部分被氧化被还原。2、学会写陌生情景中的化学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先找到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然后考虑介质是酸还是碱或者中性,添加相应的反应物和生产物,此类题通过练习,能很好的掌握。

14.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方法,下列对无机化合物分类如图: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K、Na、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

②、④、⑥后面。

物质类别氧化物氢化物
化学式①HNO3

②_______

③NaOH

④_______

⑤Na2SO4

⑥_______

⑦CO2

⑧SO3

⑨NH3

(3)写出⑦与少量的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铝与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 mL 1 mol· L-1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玻璃棒⑤药匙⑥量筒⑦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 mol· L-1。

b.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 (写仪器名称)。

c.经计算,配制480mL  1mol· 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

d.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 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有 _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          

B.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答案】    (1).树状分类法    (2).H2SO4    (3).KOH    (4).KNO3    (5).CO2 + OH- = HCO3-    (6).2NaOH+2Al+2H2O===2NaAlO2+3H2↑    (7).18.4mol/L    (8).500mL容量瓶    (9).27.2mL(2分)    (10).A、B

【解析】(1)化学中的分类法有两种:一是交叉分类法,二是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图,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

(4)Al既能与酸反应,还能与碱反应,答案为: 2NaOH+2Al+2H2O===2NaAlO2+3H2↑ 

(5)(a)知道一个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求得物质的量浓度:

          带入数据求得c =18.4mol/L 

             (b)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 玻璃棒、、量筒、500mL容量瓶  ,根据所提供的仪器可知:还缺少500ml容量瓶。

(c)抓住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求得浓硫酸的体积,注意先配制500ml稀溶液,设所需浓硫酸体积为V,V*18.4=500*1,V=27.2mL;

    

【点睛】容量瓶的规格不是任意的 ,题中配制480ml溶液,必须先配制500ml溶液,再从其中取出480ml.

15.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指明使用镁条和氯酸钾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同学用图乙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见血红色。为测定该实验所得 “铁块”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Fe2+

Fe3+

Al3+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7.52.84.29.6
沉淀完全时的pH

9.04.0511
① 试剂A应选择________,试剂B应选择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氧化铁     C.H2O2溶液       D.氨水  

② 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设计简单实验证明M的成分是Fe2O3而非Fe3O4。

操作预期现象 

取少量M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黄色。
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_________________,振荡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上述实验应灼烧至M质量不变,则能证明M质量不变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若最终红色粉未M的质量为12.0 g,则该“铁块”的纯度是_______。

【答案】    (1).引发铝热反应    (2).C    (3).D    (4).2Fe2+ + H2O2 + 2H+ = 2Fe3++2H2O    (5).足量稀硫酸    (6).几滴(少量)高锰酸钾溶液    (7).溶液紫红色未褪去    (8).连续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    (9).84.0%

【解析】(1)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Mg条燃烧,放出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产生O2,促使镁条剧烈燃烧,产生更多的热量,达到铝热反应所需要的高温。答案为:引发铝热反应

(2))①由提给信息可知,铁块中含+2价铁,根据表格可知,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而铝离子和镁离子不沉淀,需将Fe2+转化为Fe3+,故需要加入H2O2;然后调节4≤pH<4.2即可将Fe3+沉淀而Al3+、Mg2+不沉淀,调节pH选用的试剂不能用氧化铁,因为会引起红色粉未M的质量偏大,故应选用氨水,故答案为:C;D

 ④ 若Fe(OH)3已完全分解,则用天平连续两次称量M的质量时相差不大于0.1g。故答案为:连续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

 ⑤红色粉末为Fe2O3 ,质量为12.0g,物质的量为12/160 =0.075(mol),根据铁守恒有铁块中铁的质量为0.075*56*2=8.4(g),铁块纯度为 ×100℅=84℅

【点睛】Fe2+不易沉淀,且易被氧化,须转化为Fe3+,在PH较低的条件下继续转化为沉淀而除去,而Mg2+、Al3+不会沉淀,达到将Fe元素分离出来的目的。

16.某实验小组拟验证C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现设计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用装置D收集气体产物,请在方框中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物检验:检验气体产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固体产物的方法:从B装置中取少量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你认为该缺陷是什么____________。

【答案】    (1).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    (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3).略    (4).打开集气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    (5).滴加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物中有水,水也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物的检验。

【解析】 本实验通过NaHCO3固体的加热分解产生CO2气体,CO2气体与Na2O2固体反应生成Na2CO3和O2,Na2CO3的检验方法为:将其溶于水得到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O2的检验方法为:收集一瓶气体,用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本实验的缺点是NaHCO3固体加热分解还产生H2O,H2O能与Na2O2反应生成NaOH,干扰产物的检验。

(4)气体为O2,检验方法为:收集一瓶气体,用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则为O2。

(5)固体为Na2CO3,Na2CO3的检验方法为:将其溶于水得到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为Na2CO3。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 水也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物的检验,CO2必须通过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物中有水, 水也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物的检验。 

文档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Al27Cl35.5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③Al2O3④Al(OH)3⑤Na2CO3A.①②③④⑤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