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4:44
文档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作者:魏利凌来源:《师道·教研》2010年第07期        自理能力就是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是每位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呢?        一、家庭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首要场所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我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家访活动经常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影响,使家长懂得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
推荐度:
导读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作者:魏利凌来源:《师道·教研》2010年第07期        自理能力就是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是每位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呢?        一、家庭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首要场所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我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家访活动经常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影响,使家长懂得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作者:魏利凌

来源:《师道·教研》2010年第07期

        自理能力就是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是每位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呢?

        一、家庭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首要场所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我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家访活动经常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影响,使家长懂得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叠被子、系鞋带、扫地、擦桌子、擦地板、洗菜等等,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五一”劳动节时,我班开展了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劳动的活动,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然,这样的家务劳动不是“全天候”的,以不影响学习为准,目的在于培养生活技能、劳动精神和家庭观念。

        二、学校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主要阵地

        (一)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为此,我认真地上好劳动技能课,让学生在游戏、实践中把书本中的一个个生活习惯的训练做到、做好。例如学生在学了穿裤子、衣服和叠被子后,我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里要学会自己叠被子、叠衣服,并在班队活动中开展“生活自理比赛”中队活动,让学生通过竞赛增加了信心,并付诸于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要让孩子从整理自己的课桌开始 ,除了要求孩子课桌内的物品要按序摆放,还特别强调要时刻保持整齐,每节下课先要做好课前准备、检查好课桌摆放以及个人包干区的卫生保洁才能自由活动。我让孩子们懂得不是为老师做,而是要培养他们、勤劳、负责任的心理品质,以及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当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需要老师的坚持不懈,为此我经常一下课就去教室检查和提醒,做不到的小朋友就要给他一点小惩罚,经过一段时间反复地提醒和加强,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到。

        班级的管理我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要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班干部的作用不容忽视。经过全班民主选举选出了8位班干部,我让他们按分工分别管理班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并每天向我汇报一次,对做得好的予于肯定,做得不够好或不够大胆的给予指导,在我的鼓励下班干部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大家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班级事务井井有条。值日生每天早早到校组织同学早读,卫生小组长每天督促同学打扫卫生,领操队员自觉及时地带领同学参加升旗仪式、课间操和各类集会。老师不在教室,班长总会及时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其他班干部管理好班级。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学校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途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做,易见成效。我通过各种主题班会,如《争当劳动小能手》、《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等主题,结合学校开展的“五自”教育活动(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品质和技能教育训练,使劳动技能成为孩子们的必备技能,使劳动成为生活中的需要。引导学生开展 “我是小交警”、“我是小画家”、“小小建筑师” “今天我当家”、“当一个月家庭出纳会计”、“当一天小交警”、“代理班主任”、“我当小记者”等角色模拟体验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做人,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三、社会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大课堂

        社会对于学生而言,是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的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大课堂。要想成长为社会主义的人,学生必须学会了解、熟悉社会环境,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我校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教育委员会的优势,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力量,服务于学生。通过开展“争做安全环保小卫士”活动和“争做好公民”活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还定期开展“亲近大自然”、“走进光荣院”等活动,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揭阳市消防局、吉荣空调、揭阳监狱、电视台、电台等地参观,访问了优秀企业家、先进工作者、工人、农民。让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使学校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悟,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责任编辑龙建刚

文档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作者:魏利凌来源:《师道·教研》2010年第07期        自理能力就是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是每位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呢?        一、家庭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首要场所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我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家访活动经常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影响,使家长懂得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