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一框《事物的矛盾有自己的特点》教学案例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杨昊
学 科: 思想政治教育
设 计 者: 杨昊
职 称:
所在学校: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地址邮编: 4350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设计时间: 2006年11月
西南大学师范教育管理办公室制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章节名称) | 事物的矛盾有自己的特点 | ||||
学科 | 政治 | 授课年级 | 高二 | 学期 | 高二下 |
预计课时数 | 1 | 本案为其中第 1 课时 | 课型 | 探究型 | |
选用教材 |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9课第一框 | |||||
参考资料 | |||||
1 《思想政治》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教学参考 2 中学思想政治新导学 3 高中新教学优秀教案 5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 |||||
教学内容分析 | |||||
1、容量大,知识点重在理解。本课知识涉及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特殊性的三个主要表现(即矛盾特殊性的特点)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 2、形势灵活,知识看似零散。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理清教学内容之间的各种逻辑联系,这也是新教材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的要求。 通过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在本课中首先要弄清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是什么;其次是了解矛盾的特殊性的主要表现(即事物的矛盾有自己的特点)是什么,教材还特别强调了事物的矛盾有自己的特点中三个特点之间是有机联系的、相互统一、逐一联系的。通过学习我们会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哲学给予我们的是启迪,哲学赋予我们的是智慧、是方法、是航灯,因此,在生活中要学会辩证看问题,学会运用事物的矛盾的特点分析解决问题。 | |||||
学生情况分析 | |||||
1、作为高中学生,我们在引导其进行基础教育学习的同时,也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其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事物的矛盾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树立正确的哲学思维。而引导学生从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相关内容逐步学习,是增加其了解唯物辩证法,树立正确哲学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本部分的教学,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意识,进一步了解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的发展。 2、当前的部分学生对事物的发展(主要是矛盾的特殊性),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理解上往往比较困难,存在辨别不清或理解不透现象。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全面、辩证的态度看待和分析现实事物,全面分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势利导,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哲学意识 3、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今学生的猎奇心理和求新心理较重,缺乏一定的辩证法思维,不会全面和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本部分学习,对引导学生辩证看问题,全面了解和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解决问题等都具有良好的引领效果。 | |||||
教学方法选择 | |||||
1、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探究学习法,引导启发、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维、合作学习、进行探究性教学等方法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凡是学生能读懂、能作得出、能解决的问题一律让学生自己来做 3、利用过媒体教学手段 | |||||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 |||||
普通的多媒体教室,能够有播放视频文件以及课件的设备环境即可 | |||||
板书设计 | |||||
标题:事物的矛盾具有自己的特点(板书) 一、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二、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 |||||
教学目标 | |||||
1、知识目标: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三个表现 2、能力目标: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成功理念,简单了解实现成功人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从哲学中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和感悟生活。
| |||||
重点、难点分析 | |||||
教学重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把握矛盾特殊性表现的同时能理解与实现成功人生的关系 | |||||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 |||||
创设情境、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的翅膀》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flash歌曲,教师就歌曲进行课程导入:刚才一曲《的翅膀》让我们不畏艰难,对未来充满了梦想。插上这对的翅膀,让它带我们冲破险阻去找寻自己的希望。一支歌尚且能使我们从中汲取力量,相信智慧的哲学更能为我们抓住人生的阳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透过哲学,一起来谈谈哲学与成功人生的几个问题。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一系列名人照片(李嘉诚、袁隆平、刘翔···),然后教师设问:假如把这些名人进行角色交换可以吗? 学生回答(略)后,教师总结:他们彼此不能交换角色并相互替代,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人,他们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哲学上,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的哲学原理:《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新课教学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师直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然后进一步解释(矛盾的特殊性包含两层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矛盾事物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接着教师引导设问:它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在多媒体展示李咏的一些相片,表明李咏的一些特点,接着再展示周星驰的图片,表现他的特点,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两个人进行比较,得出能判断两人,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特点。继而,教师引导设问:大家想想,这两个人,是什么让你记住了他们,是什么让你喜欢上了他们?又是什么让他们获得了成功?(同步投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很好,是特点。从哲学上讲,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抓住了矛盾特殊性的第一点表现:(在多媒体展示以下黑体内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教学方法:讨论式方法 探究式方法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进而教师进行深度解释:它强调的是,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从而构成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也正是世界上事物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过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那么,谁率先把握了自己的特点,抓住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谁就更容易从茫茫人海中突显出来,谁离成功也就更近了。可以这样说,是特色让他们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是风格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浪潮中获得成功。 教师设问:我们仍然要看到,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获得成功去模仿别人,如各种各样的模仿秀。那么,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模仿别人的人能够获得成功吗? 学生思考并发表言论,教师进行总结: 不错,大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来,对待模仿,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接着继续进行设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模仿呢? 通过讨论,在多媒体展示得出的观点:我们不反对模仿,我们反对盲目的模仿;模仿的目的是要在模仿后形成自己的特色。 以一个事例继续进行讲解,再次突出重点:哲学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实现成功人生第一招:Show myself 发现自我 秀出独特 与众不同 点亮特色(多媒体展示)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过渡)刚才通过哲学,我们找到了实现成功人生的第一招,接着,我们就去寻找第二招吧。现在我们就借用心理学上通常的做法,也就是自我人生规划来为我们自己做一下心理按摩,对自己进行一次心灵的探索。假设一下自己可以活多少年,然后画一个时间轴,在轴上标明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写出你想做的、你想实现的或是你想规划的。大家都来试试。注意,你即将做的将对你具有历史意义。因为50年后,当你再拿起这张便笺纸时,你会发现,今天你所写的很多内容都变成了现实。来,大家试试看。 接着进行课堂活动:心灵探索之人生规划(假设一下自己可以活多少年,然后画一个时间轴,在轴上标明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写出你想做的、你想实现的或是你想规划的) |
学生思考,然后请同学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交流,在交流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论:大家说得都很好。既有雄才大略,也有现实的想法,看来大家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我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路走好!
接着教师进行活动设问:同样的你,在不同时间段上,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你想做的、你想实现的和你想规划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后,教师总结:同样的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你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正如,有人这样形容我们的一生:“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副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是一部哲学。”在哲学上,这就是矛盾特殊性的第二点表现: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解释、剖析:它强调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其发展总要经历若干个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之间又都存在着差别,区分这些不同阶段的依据,就是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特殊的矛盾。(多媒体展示)
教师继续讲解:根据所学的哲学原理“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并结合刚才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我们再回到成功的话题,要实现我们人生最终的成功,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呢?我们所要把握的又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实现成功人生的第二招: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Plan myself 规划自我 明确目标 把握阶段 过程重要(多媒体展示)
3、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过渡)经过前边分析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想成功,但不同人的特点是不相同的。所以,每个人成功的道路又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秀出我们的特色;然而在每个人的成功道路上,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了实现最终的成功,我们就必须把握好我们的每一个阶段,逐步实现每个阶段的每一个目标,也就是要规划好我们的人生;同时,在实现每个阶段目标的时候,我们又必须充分的了解我们自己,必须知道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清楚优势和劣势的特点各是什么。
进行活动二——心灵探索之自我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各是什么?)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学生进行活动,进行交流。教师总结设问:很不错,讲得很好!看来大家对自己的认识还是蛮清楚的嘛。那好,我们再来看看自己的便笺纸,上下比较一下,我们所写的优势和劣势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然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优势就是优势,劣势就是劣势,之所以不一样,就在于它们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哲学上,这就是矛盾特殊性的第三点表现: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多媒体展示)
教师解释说明:它强调的是,事物矛盾中不同方面的特点是不相同的。所以,优势和劣势作为我们自身矛盾的不同方面,它们的特点必然是不一样的。因此,为实现成功的人生,我们不仅要区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要具体地分析我们优势和劣势的特点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做到自知之明。
(过渡)大家再回想一下,刚才你在写自己优势和劣势的时候,你是否会发现,写自己的优势似乎比写自己的劣势要困难的多呢?似乎自己的优势要难找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搞清楚了这一点,相信你离成功也就更近了。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研究发现,大凡那些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他们不仅仅是能正视自己的劣势,更重要的,他们能正确地发现、大胆地发挥、适时底展示自己的优势。因此,从另一角度考虑,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比对自己劣势唉声叹气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教师继续引导:根据所学的哲学原理“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结合刚才我们对自己优势与劣势的剖析,我们再回到成功的话题。要实现成功的人生,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呢?这个时候,我们所要抓住的又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们实现成功人生的第三招: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实现成功人生第三招:Know myself 正视自我 反思优缺 扬长避短 优劣明确(多媒体展示)
学生共同大声读出显示的内容
教师小结:基于以上分析,透过哲学,我们一起学习了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其三个表现,并一起找到了实现成功人生的三个招数,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多媒体展示)小结:
一、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二、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招: Show myself 发现自我 秀出独特 成功之路 点亮特色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招: Plan myself 规划自我 确定目标 把握阶段 过程重要
3.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第三招: Know myself 正视自我 反思优缺 扬长避短 优劣明确
教师设问:所以,实现成功的人生,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大声提问):How to succeed ?
教师总评并提出问题:很好,大家再来看,在顺序上,它们能否做一个调整呢?
(多媒体展示 )Know yourself,Plan yourself, Show yourself.
学生思考,教师设问:同学们,你觉得是怎样的一种顺序更好一些呢?
学生积极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是这样认为,为什么呢?
学生继续积极回答
教师总结、引导:对,就是这样。这三者之间其实是有机联系、相互统一,逐层推进的。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大声地、勇敢地、自信地回答我(大声提问):How to succeed ?
(多媒体展示)Know myself,Plan myself,Show myself.
教师评价:很好,自信的你们,成功的人生已经开始了。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一起来探讨了一番哲学与成功人生的几个问题,并透过哲学找到了实现成功人生的几个招数。我们要看到,这仅仅是哲学之于我们的某一个方面。假如大而远之,之于国家,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我们要问: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怎样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再要问: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还要问:我们在这些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有哪些优势与不足?这都是作为青年的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就是哲学之于我们的另一方面。所以,哲学给予我们的是启迪、是无限广阔的,哲学赋予我们的是智慧、是方法、是航灯。这就是哲学之于我们的真正意义和内在价值。我相信,当我们插上哲学这一翅膀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必将迎着阳光、怀着希望、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我们的祖国也必将会因为我们的努力和拼搏更加繁荣、富强。 (播放音乐《飞得更高》并配图片切换) | |||||
个性化教学 | |||||
将许多现实中人们了解熟悉的人物(如刘翔、周星驰、李嘉诚等)引入到《事物的矛盾有自己的特点》一框的课堂教学,并且能根据文本知识点恰当的利用各个热点话题来创设情景,设置问题,以问题牵引思维,把生活中的消费观念巧妙地融入创设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通俗易懂。 在学生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提出探究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达到了思想的碰撞。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交流,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件制作新颖化,开场是一首Flash音乐,画面清晰美观,不但内容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相关,而且这种类型的音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把他们引入课堂学习。正式进入新课时,各种话题的设计也比较新颖,尤其是人生规划的设计以及对每个知识点的归纳展示时运用了英语短语展示,设计新颖,有感染力。同时最后又用一段感人的音乐并配上一系列图片来结束课程,给同学以深刻的思想教育,鼓励了学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意识和远大的人生观、世界观。 | |||||
作业设计及检测 | |||||
课后作业: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我们要问: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怎样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再要问: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还要问:我们在这些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有哪些优势与不足?这都是作为青年的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希望大家课后积极思考这些问题,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目的:使同学们更全面的了解事物的矛盾有自己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加深对知识的运用。同时提出的问题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关,会引起同学们心灵的强烈震撼,从而使得学生的思考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通过作业设计不仅使学生对矛盾的特殊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还对同学们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了解国情,有助于树立远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
教学反思、总结 | |||||
1、探究性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学生班级活动还是课堂讨论等方面都显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讲述时注重了联系学生生活,联系教材,创造情景,吸引学生,充分展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可探究性的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中归纳和提炼观点,形成价值观——引导学生践行,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班级气氛和谐,是值得我们继续去探究和发展的。 2、学生参与活动、自主学习,突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机械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接受,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设计自己的人生等活动,使“封闭”的课堂单一的教科书内容因为注入社会课堂的新鲜内容而显得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较好的运用辩证法来看待问题。 3、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思维发散的不够充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性不够,比如学生发表自己意见时,还可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同时语速较快,学生活动时,有些地方衔接不够紧密,浪费了一些时间 反思:老师要把自己放下,要本着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态度去上每一堂课,只有这样,你的语言甚至你的神情才会让学生真正地感到平等,才会让学生敢于主动地参与和讨论。同时在准备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语句的准确、完整,注意控制语速,过快的语速不利于学生的听讲。而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印制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学习了解。 4、板书是对一节课内容中重难点的提示,它有助于学生对一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但本节课教师的板书比较少,只有题目,虽然在多媒体上归纳了一节课主旨,但相较于板书,对于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给学生于最有利的帮助。 反思:板书很重要,必须合理、恰当的运用板书,同时也要注意板书的书写以及排版问题 | |||||
专家点评及学生反馈 | |||||
专家点评:平等自主的教育理念、自然流畅的教学设计、精巧热烈的教学活动、富有激情和个性的教学, 充分展现了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从成长经历及其人生规划中,体验自主获取新知识、自觉培养能力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反馈:重难点突出,矛盾特殊性及其特点这个重难点学生掌握的较好,且学会了辩证看问题,运用矛盾特殊性分析问题。但感觉老师讲述的还是多了些,其实很多问题学生是可以回答出来的,可不做过多解释。板书的书写较少,不利于学生记笔记和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和对整个知识框系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