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合唱课程纲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16:45
文档

合唱课程纲要

合唱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合唱(选修)适用年级:七设计:王娜、刘馨倩【课程背景】合唱作为孩子们喜欢的一个艺术项目,将以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合唱技巧为主,让学生在社团里学有所长,学有所乐,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校园快乐地翱翔。进入合唱社团的学生基本上是声音和唱歌较好的学生,但是七年级同学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一部分学生接触过合唱,而一部分学生对合唱又很陌生,恰逢学生又处在变声期,所以老师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声乐潜力与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
推荐度:
导读合唱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合唱(选修)适用年级:七设计:王娜、刘馨倩【课程背景】合唱作为孩子们喜欢的一个艺术项目,将以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合唱技巧为主,让学生在社团里学有所长,学有所乐,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校园快乐地翱翔。进入合唱社团的学生基本上是声音和唱歌较好的学生,但是七年级同学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一部分学生接触过合唱,而一部分学生对合唱又很陌生,恰逢学生又处在变声期,所以老师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声乐潜力与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
合唱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合唱(选修)          

 适用年级:七       设计:王娜、刘馨倩

【课程背景】

合唱作为孩子们喜欢的一个艺术项目,将以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合唱技巧为主,让学生在社团里学有所长,学有所乐,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校园快乐地翱翔。  

 进入合唱社团的学生基本上是声音和唱歌较好的学生,但是七年级同学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一部分学生接触过合唱,而一部分学生对合唱又很陌生,恰逢学生又处在变声期,所以老师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声乐潜力与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 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课程目标】 

1.认识合唱以及了解合唱的发展;

2.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合唱技巧,感受合唱艺术的和谐美;

3.培养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悟与人合作的精神。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六个环节:

1、声音的训练 

(1)气息(2)声音位置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4、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5、合唱训练

根据学生不同的嗓音特征,分好声部,在训练过程中做到速度、力度以及情绪的统一,能看懂指挥手势的意图,使声音达到统一和谐。

6、演出展示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 情况交叉进行。)  

具体内容见下表:

单元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

基本歌唱技巧和方法的练习

(基本技能训练)

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发声姿势,扎扎实实地进行音准与节奏训练,注重训练合唱音响的协调、咬字吐字的清晰。  

第二单元

歌曲指导歌唱的基本指导

(吸气换气的训练)

 

 叹气式吸气、闻花式吸气、.惊讶式吸气、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

 

第三单元歌曲指导歌唱的基本指导

(咬字吐字的训练) 

普通话要标准,朗读,练习吐气换气,熟悉歌词,多练习
第四单元歌曲演唱的感情处理

(乐句气吸感情处理训练)

演唱歌曲《南屏晚钟》,分声部练习,从音准、节奏,情感上处理。
第五单元汇报演出 把学习成果按演出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期课程实施】

开展合唱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它教给人要懂得对别人的尊重,懂得谦恭礼让,懂得让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作,要求从日常合唱习惯、文明行为抓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改进德育现状、深化德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1.合唱教育必须坚持五项原则。 

(1)互动性原则,合唱教育要注重师生的互动,只有教师言传身教,讲究合唱常规,才会带动学生明礼;只有师生快乐互动,才能营造合唱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互动还表现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等的互动影响,以此形成合唱教育合力。互动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展现,其主体地位也能够顺利实现。 

(2)针对性原则,合唱教育在总体设计上应力求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开展;在具体设计时,应切合实际,加强针对性。

(3)开放性原则,合唱教育要把时代生活引进校园,让改革的大潮冲击孩子们的心田。在内容上,要加强与形势教育的联系;在形式上,要向校内开放、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

(4)实效性原则,注重实效性是现代管理的本质,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要体现合唱教育的实效性,也就是要解决如何将合唱教育落实到师生的行动中,达到全校师生人人明合唱,个个讲合唱的目的。在管理工作中,要有德育处和科研室等管理实施机构作组织保障。 

(5)创造性原则,合唱教育必须不断创新,不仅老师要创新,还要鼓励学生创新。要特别注意在合唱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出新。 

教育内容注重六个结合,要实现合唱教育目标,在内容上应注意以下六个结合: 

合唱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合唱教育作为做人教育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培

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尽责。 

合唱教育与亲情教育相结合重视亲情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合唱教会要善于在亲情中融入合唱,在合唱教育中灌注亲情。 

(3)合唱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养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它在较大层面与合唱教育是相互交叉的。按照《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狠抓学生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的习得,通过系统整合,可形成时代感很强的合唱行为规范。 

合唱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在合唱教育过程中,注意在法制教育中渗透合唱教育思想,在合唱教育中融进法律常识,使合唱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能使合唱教育更具实效性。 

合唱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开展合唱教育实践活动中,注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赋予了合唱教育更强的时代感,体现了新时期德育的与时俱进,其积极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与适应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合唱教育与艺体教育相结合 艺体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美的熏陶中教育学生学习基本的举止合唱、服饰合唱、谈吐合唱等。动人的容貌、端正的神态、美的言辞声调都可以在艺术美的熏染中获得,所以,应当努力挖掘艺体教育中的合唱因素。

2.提高教育实效的六种途径 学校实施合唱教育的途径与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强化合唱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重点关注六种途径: 

(1)教师示范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在合唱教育中,强化教师的合唱意识,规范教师的合唱行 为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可把合唱教育与贯彻落实师德规范、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结合起来,可开展一系列师资培训活动;还可拟定教师合唱常规,将教师的合唱示范纳入师德考核内容。 (2)学科渗透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因而,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合唱意识,理解合唱行为的社会意义。 

(2)班队活动多姿多彩的班队活动可丰富合唱教育的内涵,让孩子们在不同主题的活动中举止更为得体、性 格变得开朗、思维变得活跃、兴趣爱好更广泛,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表现、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3)社会实践 合唱教育应让孩子走向社会,让其在丰富的社区文化中学会社交合唱,同时也为提高辖区的文明程度服务。合唱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其活动内容要注意模拟现实生 活,活动形式要力求联系生活实际,适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注意融艺术、体育、英语、文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扮演角色、增强感受和体验、学会做一个文明的人。 

(4)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合唱习惯需要家长的通力支持和配合。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合唱教育,征求家长的意见。假期可请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合唱书,同做一件文明事,同做一个文明人,以合唱教育重塑孩子与家庭的新形象。

(5)评价强化 教育评价历来是教育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环节。在良好合唱习惯未养成以前,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值班机构,重点对各班的各项合唱进行检查、打分,一周一评,将得分的情况与学生评三 好、班级评先进挂钩,以此有效激励学生对文明的追求和向往。科学正面的评价是强化合唱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必要方式。 

【课程评价】

(1)实施过程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也注重来自学生、家长、同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最终形成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科学评价。 

(2)学生学业的评价 

①注重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内化合唱规范,形成良好的合唱习惯,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注重学生相互评价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积极的评价,提高评价者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 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让被评价者愉快地接纳和认同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在这种互动的合唱教育评价中得到不断地发展。

文档

合唱课程纲要

合唱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合唱(选修)适用年级:七设计:王娜、刘馨倩【课程背景】合唱作为孩子们喜欢的一个艺术项目,将以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合唱技巧为主,让学生在社团里学有所长,学有所乐,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校园快乐地翱翔。进入合唱社团的学生基本上是声音和唱歌较好的学生,但是七年级同学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一部分学生接触过合唱,而一部分学生对合唱又很陌生,恰逢学生又处在变声期,所以老师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声乐潜力与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