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性交易指一国为了弥补或调节自主性交易差额或缺口而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活动,如向外国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黄金、动用官方储备等。
货币性不平衡指在一定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商品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
汇率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一个国家的货币用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所表示的价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两个国家单位货币的实际含金量之比叫铸币平价。
名义汇率一般指汇率的市场标价,即外汇牌价公布的汇率。
套汇是指违反国家外汇管理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通过第二者或第三者,用人民币或物资非法套取外汇或外汇权益,攫取国家应收外汇的行为。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或某一货币区的货币不仅能够在国内自由兑换成其他国货币,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货币。
掉期交易指外汇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一定交割期限和数额的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种交割期限、相同数额的同种货币的活动。
套期保值指为了避免实际的或预期的现货头寸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进行与现货头寸相反方向的外汇期货交易。
看涨期权指外汇期权的买方有权按协定价格在期权到期日或之前,享有向期权出售者买进相关外汇期货合约的权利,而不承担必须买进的义务。
出口信贷指一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由本国银行向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往来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的融资方法。
打包放款指出口地银行为支持出口商按期履行合同、出运交货,向收到合格信用证的出口商提供的用于采购、生产和装运信用证项下货物的专项贷款。
特别提款权是IMF在1969年9月正式决定创造的无形货币,作为会员国的账面资产,是会员国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提款权利。
储备头寸指会员国在IMF的普通资金账户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
在岸金融市场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资金融通及相关金融业务的场所。
离岸金融市场指非居民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个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
国际债务危机指债务国因缺乏偿还能力,无法如期偿还已经到期的外债本息,直接导致国际债权债务链中断,从而引起相关国家和地区甚至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一种金融危机。
偿债率指一国当年的还本利息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例。
货币危机从广义上理解,指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从狭义上理解,指在固定汇率制下,市场对一种货币失去信心,出现大量抛售的情况,导致该国的汇率制度崩溃,出现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等事件。
1.国际收支平衡表构成
①经常账户 ②资本和金融账户 ③错误和遗漏账户
2.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因素
周期性、收人性、结构性、货币性、临时性不平衡
3.直接和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升降的含义
直接:外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汇率的涨跌都以相对的本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
间接:本币的金额总是为一定单位而不变,汇率的涨跌都是以相对的外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
4.利率平价角度论述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而且高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远期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但套利者不仅会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会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套利者往往将套利和掉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汇率风险。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货币的现汇汇率下降。远期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远期
5.外汇管制作用?何种条件使用?
①防止资本外逃
②维持汇率稳定
③维护本币在国内的统一市场不易受投机影响
④便于实行贸易上的差别待遇
⑤保护民族工业
⑥有利国计民生
⑦提高货币币值,稳定物价
A.谋求国际收支平衡
B.维持货币汇率稳定
C.保障本国经济正常发展
D.加强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竞争力
6.我国外汇管制内容
①建立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②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留成
③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
④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⑤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⑥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仍继续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制度
⑦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支的管理
⑧停止发行外汇兑换券,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
7.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
①套期保值指为了避免实际的或预期的现货头寸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进行的与现货头寸相反方向的外汇期货交易。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卖出套期保值、交叉套期保值
②投机获利包括多头投机、空头投机
8.影响外汇期权中期权费的因素
①期权内在价值
②期权合约的到期时间
③货币汇率的波动性
④市场利率
⑤期权供求状况
9.BSL法消除应付账款的外汇风险
企业从银行借入与应付账款相同期限本币,将借入的本币通过即期交易兑换成与应付账款币种相同、金额相等的外币,再将换得的外币进行投资,投资的期限与应付账款的期限一致,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全部收回,本金用于应付账款的支付,投资的利息所得用于弥补银行借款的利息。
10.LSI法应收账款
有应收账款的企业在征得债务方的同意后,请其提前支付货款,并给予对方一定的折扣,然后通过即期合同兑换成本币,于此同时,将换回的本币用于短期投资,其收益弥补折扣的损失。
11.特别提款权与其他储备资产不同的特点
①它是一种凭信用发行的资产,其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是IMF人为创造的、纯粹账面上的资产
②不像黄金和外汇那样通过贸易或非贸易交往所得,也不像储备头寸那样以所缴纳的份额为基础,而由IMF按份额比例不定期地、无偿分配给会员国的可使用的资产权利,接受者无须付出任何代价
③只能在IMF各国之间发挥作用,任何私人企业不得持有和运用,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对其用途具有严格限定。
12.我国国际储备特点
①黄金储备稳中有升,但比例过低
②在IMF的储备头寸的特别提款权不占重要地位
③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13.欧洲货币市场
积极作用:①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便利 ②有利平衡国际收支
③推动公司国际业务的发展
消极影响:①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 ②削弱各国金融实施的效果
③增加经营欧洲货币业务的银行所承担的风险
14.货币危机传导
①贸易传导渠道 ②资本流动传导渠道 ③基于预期的传导
1.购买力评价理论内容,简要评述
内容:货币的价格取决于它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就由两国货币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比率决定,购买力的比率即是购买力平价。
合理性:①通过物价与货币购买力的关系去论证汇率的决定及其基础,这一研究方向上是正确的 ②直接把通货膨胀因素引入汇率决定的基础之中,这在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有助合理反应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③表达形式简单,易于理解
不足:①过分强调物价对汇率的作用 ②以货币数量为前提
③能说明长期变化的趋势,但对短期、中期汇率的变化趋势为力
④运用有严格的和一定的困难
2.固定、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
固定:利: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减少了汇率的风险,便于进出口成本核算以及国际投资项目的利润评估,从而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某些西方国家的对外经济扩张与资本输出有一定促进作用。
弊:①外汇市场动荡时,易于招致国际游资的冲击引起国际外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
②一国的货币很难奏效
③为维护固定汇率,一国往往需以牺牲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
④使一国国内经济暴露在国际经济动荡之中
浮动:利:①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自由浮动,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②可防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和国际游资的冲击
③有助自主选用国内经济
弊:①汇率波动不断增加了国际间贸易的风险
②汇率剧烈波动助长了外汇市场上的投机
3.企业防范外汇风险
交易风险的管理:①利用贸易谈判、合同的商洽和经营决策来规避交易风险
②利用金融工具
折算风险的管理;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以使其折算风险头寸为零。只有这样,汇率的变动才不致带来任何折算上的损失。
经济风险的管理:包括预测外汇的变化趋势,计算外汇风险的受损额,选择风险管理的最佳实施方案,加快外汇市场建设。
4.外汇储备水平为何非越多越好?确定适度考虑因素?
外汇储备越大,意味着本币投放量越大,若这部分外汇储备所代表的购买力没实现,那它所对应的货币投放就缺乏必要的物资保证,因而会加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引起国内通货膨胀。过多的国际储备也是种资源浪费。
因素:①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②对外贸易状况
③借用国外资本的能力
④应付各种因素对国际收支冲击的需要
⑤经济调整的强度与速度
⑥对外贸易和外汇管制的程度
⑦汇率制度与外汇
⑧货币的国际地位
5.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利弊
直接原因: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直接来源是长期以来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
制度原因:①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促使外汇储备增长
②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制度也改革促使外汇储备增长
③人民币汇率制度也改革促使外汇储备增长
利: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
丰厚的外汇储备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充足的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弊:持有外汇成本增加,造成资源浪费;
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危害实体经济体系安全;
带来通货膨胀压力,降低央行货币的空间和有效性
6.我国目前对外负债情况?如何控制我国外债规模?调整结构?
现状:我国的外债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初步计算,我国外债偿债率、债务率、负债率、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
从外债期限来看:我国短期债务占绝对支配地位,高于国际警戒线。
从债务类型来看我国对外债务以国际商业贷款为主,同期官方贷款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还本付息压力。
从币种结构来看我国外债主要集中于美元和日元
遵循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效益、保证偿还原则
在外债规模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建设对外资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国际资本市场行情及其发展趋势等,对外债结构的各个要素的构成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包括利率、类型、币种、期限结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