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 路基工程 | 接受班组 | 路基三队施工班组 | ||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 交底时间 | 年 月 日 | |||
交底内容: 一、概况 xxxxxxxx段右侧为道路高挖方处、且挖方处土壤为黄土边坡不稳定,需设置支挡工程,护面墙分为两级,分别为xxxxxx段一级护面墙、xxxxxx段二级护面墙,护面墙墙胸均为坡率为1:0.75、背坡率1:0.7,护面墙基础埋深1.5m,护面墙墙身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表面采用M10砂浆勾缝。墙后设砂砾垫层,厚30cm。 二、技术要求 (一)护面墙基坑 1、护面墙开挖至距设计高程0.2m后停止开挖,由人工开挖并清理基坑内浮土及杂物。 2、基坑清理完成后经技术人员联系监理及中心试验室验槽,包括平面位置、标高、基底承载力(不小于250kp),基坑几何尺寸等,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要求将基底挖成1:5的向里倒坡,且将欠挖部分及悬浮的孤石应清除,使基底平整,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挖出的不能用于本工程的土,须运出场外至业主指定地点. (二)墙身砌筑 1、砂浆拌和: (1)、砂浆用机械拌制,禁止人工拌和。搅拌时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下料,现场必须有计量工具,搅拌时间一般宜在1-3分钟。 (2)、砂浆随拌随用,当砂浆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情况时,砌筑前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坚决不用。 (3)、炎热天气或雨天在运送砂浆时,容器加上覆盖,以防砂浆凝结或受雨淋湿失去应有的流动性 (4)、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与流动性,水灰比不大于0.65。其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用于石砌体时宜为50-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 (5)、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标准宜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砂浆中所用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径,当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超过5mm。 (6)、水泥砂浆养护温度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 2、浆砌砌体施工顺序及方法: (1)砌筑前在每隔10m~20m一道的基础沉降缝处支立坡度板挂线,以确保砌体线型及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砌筑基础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应将基底岩层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若地基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3).石料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4).砌筑基础时先砌外围定位砌块,外用砌块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选取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满铺砂浆,不镶嵌小石块。 (5).砌块顺序为: 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砌筑采用挤浆法,每砌70-120cm时,大致找平一次。 (6).石块之间灰缝饱满,做到砌缝相互交错、搭接,砂浆密实,不使用灌浆法砌筑,石料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大面朝下,较大的砌缝可用小石块填塞,挤浆时用小锤敲打,将砌缝挤紧,不留空隙。 (7).基础外露面30cm厚及沉降缝处较方正、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砌筑,且沉降缝必须竖直、贯通、无任何搭接。 (8).相邻砌筑段间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若气温低,砂浆强度增长很慢时,当天的砌高应减小。 (9).砌筑时应认真跟线,上下层石块应错缝(错缝大于8cm),严禁通缝,叠砌和浮塞,同时砌体外露面砂浆宜随砌随刮,刮缝深度约2cm,以备勾缝之用。 (10).砌体施工完后,应注意覆盖和洒水养生。夏季施工时,增加每日洒水次数,养生天数不少于7天。 3.砂浆勾缝抹面、沉降缝处理: (1).砂浆勾缝采用凹缝,勾缝前先洒水湿缝。墙顶抹面厚度不小于2cm,并采用M10砂浆。 (2).每10m设一道沉降缝、缝宽为2~3cm,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 4.护面墙应上下左右间隔2-3m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0PE泄水孔,泄水孔进水口处下方设粘土防水层宽50cm厚30cm。 5、当墙高8m>H≥5M,地面以上3m处设置一道耳墙;当墙高H≥8m时,地面以上每高3m设置一道耳墙,共两道。耳墙均为50cm宽 6、浆砌护面墙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1)、石料规格和质量符合有关规定: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片石石质应均匀、密实、质地适当细腻、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和 裂纹及结构缺陷石料。片石:一般指用爆破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镶面的块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棱角分明,纹理一致。 (2).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现场必须有配合比标识牌和计量工具,砂浆试块必须按规定做,同时,及时养护并送项目部实验室。 (3).砌石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保证用竹片插浆,无空洞,石块大面朝下,表面无泥土与杂质并洒水湿润; (4).砌体紧实牢固,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5).泄水孔按设计要求施工,无堵塞现象; (6).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7).护面墙外襟边宽度范围内,不得加载。 (8).护面墙在砌筑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砌至一定高度后,按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设置泻水孔,并在进水孔墙背作好反滤防渗隔水设施。 | |||||
主要附件 | 1、设计图及相关资料 | 2、班组交底签到表 | |||
项目技术负责人 | 项目施工、技术员 | 班组负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