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研究》工作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9:55
文档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研究》工作方案

《全国土地整治效益分析研究》工作方案2010-7-1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动员会》的部署,为顺利完成任务,制定本方案:1.研究目的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评估实现规划目标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研究内容2.1资金供给与需求分析1、资金需求根据《方案》所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测算土地整治的投资需求。测算的基础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情况,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
推荐度:
导读《全国土地整治效益分析研究》工作方案2010-7-1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动员会》的部署,为顺利完成任务,制定本方案:1.研究目的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评估实现规划目标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研究内容2.1资金供给与需求分析1、资金需求根据《方案》所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测算土地整治的投资需求。测算的基础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情况,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
《全国土地整治效益分析研究》工作方案

2010-7-1

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动员会》的部署,为顺利完成任务,制定本方案:

1. 研究目的

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评估实现规划目标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 研究内容

2.1 资金供给与需求分析

1、资金需求

根据《方案》所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测算土地整治的投资需求。

测算的基础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情况,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不同时间跨度(短期、中期、长期)的土地整治的投资需求。

2、资金供给

根据《方案》所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按照土地整治的资金来源渠道,分为统筹土地整治资金、可带动的其他涉农资金和社会可投入资金,测算土地整治的资金供给量。

测算的基础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过程中资金供给情况,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不同时间跨度(短期、中期、长期)、不同投资结构(直接投资、带动其他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土地整治的资金供给量。

2.2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1、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方法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方法。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方案》所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参照土地整治的类型,分析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等四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指标分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类。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主要是(开发)新增耕地率、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面积率、农业劳动力节约度、新增粮食产能、新增设施农业面积、新增耕地供养人口数、土地整理受益人数、废弃土地复垦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率、农户(公众)参与程度;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耕地集约度、农田基础设施保障度(水利设施、生产路)、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程度、中低产田改造率、耕地等级提升度、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农村居民点生活设施改善程度。

经济效益评价基本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指标主要包括收益成本率(BCR)、投入产出率(IOR)、内部收益率(IRR)、农户增收率、农民人均新增年均纯收入、投资回收期。

生态效益评价基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采用三级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耕地质量、生态条件和环境质量;二级指标,耕地质量包括立地条件和土壤质量,生态条件包括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环境质量包括土壤污染状况。

2、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根据《方案》所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参照上述评价方法,分析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等四种类型、不同整治分区以及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 工作安排

3.1 人员及分工

中国农业大学方面,负责人为郝晋珉,联络人为艾东,主要参加人员包括吕振羽、杨立、双文元、(待补充)。

资金供给与需求分析:负责人为杨立,参加人员为(待补充);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负责人为双文元,参加人员为(待补充)。

研究报告撰写:负责人,艾东,参加人员为程剑敏,(待补充)。

3.2 时间安排

4. 成果

1、测算土地整治投资需求;

2、分析土地整治筹资渠道;

3、测算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规模;

4、分析土地整理投资需求与筹资潜力;

5、分析全国土地整治效益;

6、分析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效益。

5. 相关问题及处理

5.1 资料问题

1、需相关部门提供《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方案》,明确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2、需《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的实施成果,包括全国及各省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投资情况及相关资料、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投资情况及相关资料;

3、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分区方案,及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基础资料。

5.2 协作问题

1、请项目计划处分配、协调各参与方的工作;

2、必要的典型案例实地调查,请项目计划处出面协调地方积极配合;

3、相关资料的共享。

文档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研究》工作方案

《全国土地整治效益分析研究》工作方案2010-7-1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动员会》的部署,为顺利完成任务,制定本方案:1.研究目的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评估实现规划目标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研究内容2.1资金供给与需求分析1、资金需求根据《方案》所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测算土地整治的投资需求。测算的基础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情况,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