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3
三、施工前期准备........................................................................... 3
四、工程量一览表...........................................................................4
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4
六、主要工程设备...........................................................................8
七、主要工程材料计划................................................................... 8
八、施工管理人员表............ ................... ..................................... 8
九、质量措施..…….........................................................................9
十、安全技术措施….................................…..................................10
十一、施工进度计划...................................................................... 11
十二、桩基检测............................................................................... 12
十三、桩位平面布置图.....................................................................13
一、工程概况
1.1 概述
三角湖北路由于原设计的常规桩技术不能满足要求,现变更采用了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技术。设计采用的钉形桩,具体设计参数如下:桩长:6-21M,其中扩大头直径1.0M,长度3-4M,下部桩体直径0.6M,桩间距1.9M,正三角形布置。
材料要求:采用的固化剂为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PSA)。
1.2 工程地质情况
本段地层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地层成因、岩性及力学性质划分为5大层8个亚层:素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湖积淤质粘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粘土,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中风化石灰岩。
1.3 施工工期目标
为确保本工程能顺利按时竣工,本工程力争在75日历天内完成施工。计划从6月15日开工,至8月30日完工。
1.4 项目质量目标
满足设计、规范对工程的各项质量要求,确保搅拌桩达到一次交验合格,达到预期目标。
二、编制依据
1、设计院关于本工程图纸。;
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本工程合同要求;
4、施工规范及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 ;
《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范》(YBJ225-91);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024-2007)
三、施工前期准备
1、场地平整,因目前施工地处于农田、池塘,项目部在开工前填至要求标高,整平碾压,保证场地满足施工要求。
2、根据现场定位线确定出施工桩位中轴线,布置好桩位图,报监理审批。
3、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计交底,熟悉工程图和工程地质资料。
4、施工前应做好管线调查,若施工场地有管线需做好管线保护工作。
5、施工前应做好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检查工作。
6、做好供水供电、夜间照明等工作。
7、开工前办理有关施工手续及申报工作。
8、施工场地布置
施工场地布置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总体进度安排,并根据场地的实际条件,计划分二期作业段,第一期从K0+860――K1+460,第二期从K1+460――K1+950,在施工现场准备8台桩机,并分别设置8个水泥浆液制拌站及5个水泥库。
四、工程量一览表
本项目共施工14976根桩。
五、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检测方法
1、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上部(扩大头)采用四搅三喷,下部采用二搅一喷施工工艺,具体施工顺序如下图所示:
钉形双向搅拌桩施工
a)桩机定位:放线、定位,安装打桩机,移至指定桩位并对中;
b)切土下沉:启动搅拌机,叶片伸展到扩大头设计直径,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灰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
c)缩径切土下沉: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使叶片收缩至下部桩体设计直径,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至设计深度,在桩底持续喷浆搅拌不少于10秒;
d)提升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机,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底面;
e)扩径提升搅拌: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使叶片伸展至扩大头直径,开启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关闭灰浆泵,并检查检查搅拌叶片是否伸展至扩大头直径(如个别叶片未打开,可人工打开),
f)搅拌下沉:开启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设计深度;
g)提升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机,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或桩顶以上50cm;
2.准备工作
(1)修筑便道,保证水泥及时供应到位。
(2)施工现场应予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物,如地面破碎范围较大时,造成地表面土体松软,应铺设楞木,防止搅拌桩机械下沉失稳。
(3)施工机具准备: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组装,合理建立灰浆供应系统(包括工作平台、灰浆搅拌机、灰浆泵和灰浆桶),并作试运转。
(4)定位放线,测量人员按图纸,定出搅拌桩中心线,用石灰线标出桩位,并合理分配好施工班组。
(5)制备水泥浆: 按0.58的配合比,进行制浆。
3.施工技术要点
(1) 严格控制设计要求配制浆液,由于上部为回填土,含水量高,可适当增大水泥比。
(2) 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下沉速度,不得超过0.5m/min,使原状土充分破碎以有利于同水泥浆液均匀拌和。
(3) 浆液不能发生离析,水泥浆液应严格按预定配合比制作,为防止灰浆离析,放浆前必须搅拌30 秒再倒入存浆桶。
(4)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钻头提升速度不得大于0.8m/min,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
(5) 压浆阶段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输浆管道不能堵塞,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夹心层。发现管道堵塞,立即停泵进行处理。待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下沉1.0m 后方能注浆,恢复正常搅拌,以防断桩。
4、施工中的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 技术名称 | 技术参数 |
1 | 钻进速度 | 0.4~0.7m/min |
2 | 提升速度 | 0.7~1.0m/min |
3 | 内钻杆转速 | ≥50r/min |
4 | 外钻杆钻速 | ≥70r/min |
5 | 钻进时喷浆压力 | 0.25~0.4Mpa |
6 | 叶片间距 | 150~250mm |
7 | 叶片宽度 | 80~100mm |
8 | 叶片厚度 | 25~40mm |
9 | 叶片倾角 | 10~20℃ |
5.1 成桩后3天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5.2 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测量成桩直径,检查数量为总桩数的5%。
5.3 抽芯检测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水泥土龄期后,并宜在成桩14天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3~5‰。
5.4 经触探和开挖目测检验后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28天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做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
六、主要工程设备(工具、计量器具)计划表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1 | 搅拌机 | DM-3 | 台 | 8 |
2 | 灰浆搅拌机 | 700L | 台 | 8 |
3 | 灰浆泵 | 台 | 8 | |
4 | 电焊机 | 台 | 4 | |
5 | 钢卷尺 | 50M | 把 | 8 |
6 | 泥浆比重计 | 台 | 4 |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1 | 水泥 | 32.5级 | T |
序号 | 类别 | 人数 | 负责内容 |
1 | 项目经理 | 1 | 全面负责合同与施工管理 |
2 | 施工员 | 1 | 安排班组施工,负责生产、调度与计量 |
3 | 质检员 | 1 | 质量检验与报验 |
4 | 安全员 | 1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与监督 |
5 | 材料员 | 1 | 材料管理与试验 |
6 | 机管员 | 1 | 现场机械设备检查与管理、兼统计 |
1、质保体系
2、工程质量保证计划
工程技术复核计划:
序号 | 复核项目 | 复核人 |
1 | 轴线 | 测量员或项目经理 |
2 | 桩位 | 质检员 |
3 | 桩顶标高 | 质检员 |
3.1 双向搅拌机和灰浆制备系统开机前,必须进行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和输料管畅通情况。
3.2 根据掺量设计配比进行施工,成桩采用两搅一喷的施工工艺,下降速度控制在0.5m/min 以下,提升速度控制在0.8 m/min 以下,以确保桩身搅拌均匀,桩身无夹层、断层,若遇硬塑土可作为桩端持力层时,终止搅拌电流值控制在80A。
3.3 施工中采用水平靠尺、吊锤或经纬仪校正桩架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确保双向搅拌桩施工中的垂直度。
3.4 采用流量仪控制输浆速度。使注浆泵出口压力和试桩时所得压力差不多。
3.5 为保证桩端施工质量,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桩顶整形,并养护。3.6 水泥浆液应严格按设计要求配置,制备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止时间过长,浆液倒入集料斗时加以筛滤,以防止浆内结块损坏泵体,堵塞输浆管。
3.7 施工时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1m 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若停机超过3 小时,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宜先拆卸输浆管路, 妥为清洗。
3.8 双向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专人记录搅拌机每米下沉和提升的时间。
3.9施工时各班长,机长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把好机架定位,下沉速度、灰浆配比、喷浆搅拌提升速度,单桩喷浆量等质量控制点。
3.10 定位放线需经现场监理验收、签证,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11 施工中如发生卡钻或遇到地下障碍物,应立即切断电源,将钻具提升出地面,将障碍物排除后,再开始施工。
3.12 材料员应认真收发材料,发现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水泥堆放场地需要垫高,临时堆放要搭设雨蓬。
3.13 自觉服从业主(监理)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14 双向搅拌桩的验收,严格按照常规桩的标准、规范进行。
十、安全技术措施
1、安全保证体系
2、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1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遵守国家和企业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落实执行施工现场安全标化管理实施细节。
2.2 安全工作做到班班交底,分工分岗明确。做好上岗记录,每周不少于一次安全活动自检。包括上岗人员劳防用品的完好和正确使用情况,施工区域周围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主要工具完好。
2.3 遵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督促安全员抓好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5 每天上班前进行交底,做到分工,分岗明确。
2.6 施工前对机械、仪器、料索具、工具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方可运行、使用。
2.7提倡文明施工,注意施工环境建设,搞好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3、文明施工
3.1教育职工施工期间,衣着整洁,文明用语。
3.2合理安排搅拌桩的施工顺序,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
3.3施工期间,保证便道通畅,不违章堆放材料。
十一、施工进度计划
序号 | 名称 | 准备期 | 2011年6月15日~2011年8月30日(日历天75天) | |||||||
6月 | 7月 | 8月 | ||||||||
10 | 15 | 30 | 10 | 20 | 30 | 10 | 20 | 30 | ||
1 | 准备期 | |||||||||
2 | 施工期 |
按施工图设计要求,3d强度 采用轻型触探检测,7d强度采用开挖桩头目测,检测频数按图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