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教资考试报名时间”为您指明前进方向,且行且珍惜!小伙伴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哟,赶快行动起来啦!
2014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发布公告时间为2013年11月27日,网上报名时间为2013年12月13日(周五)13:00—2013年12月28日(周六)15:00,笔试时间为2014年3月23日,2015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相关时间节点可参考2014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时间节点。
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暂未发布,报名时间及笔试时间暂未确定,如有最新信息,“中公北京教师网”将同步更新,请大家密切关注。
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如下所示:
1、幼儿:《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
2、中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按照国家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北京市将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
教师资|高中政治必背知识之文化生活(二)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B.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1)商业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2)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4)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要求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5、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影响:(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3)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7、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关系的内容: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关系的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8、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外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 (内因)。
9、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①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②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③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②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③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
(3)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10、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①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①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②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③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更多2015年北京教资考试报名时间信息,敬请关注“中公北京教师网”!
鼎力推荐: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