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说明:
1、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满分12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濒临(pīn) 胚胎(pī) B、尴尬(gà) 荒谬(mào)
C、瓦砾(lè) 诘责(jié) D、犷野(guǎng) 惬意(qiè)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搬师。
B、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截它的鼻子,那就毁了。
C、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D、两个强盗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脏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 )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 ,容不得闭塞。
(2)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 你的眼。
(3)夏天的旋律是 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A、牵绊 逼 紧迫 B、羁绊 逼 紧张
C、羁绊 刺 紧迫 D、牵绊 刺 紧张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通过这件事情的教训,使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B、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C、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我们能否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
①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
③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④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①②③⑤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寻病终 寻:不久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C.渔人甚异之 异:不同的 .便舍船,从口入 舍:丢下
7.选出下列句中的“其”与“其中往来种作”中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
A.吾视其辙乱 .其真无马邪 .或遇其叱咄 .其岸势犬牙差互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A.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子,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B.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最终寻找时仍“不复得路”,这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无法实现。
C.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
D,渔人走之前,桃花源人叮嘱其“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认为桃花源也只是平平常常的一个地方,的确是没什么值得向别人炫耀的。
10.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本文最后一段写南阳刘子骥找桃花源未果一事,是为了说明后人对桃花源的向往。
D.文章第一段没有直接写桃源之美,却写了桃源外的桃林美景,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C.“并怡然自乐”写出了桃花源宁静和平,人们生活幸福的特点。
D.桃源人将渔人邀至家,双方一番问答后,皆“叹惋”,“叹惋”的是渔人找到这么隐蔽的桃花源很不容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三、积累与综合性学习(共15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4)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上海世博会隆重召开,我们引用《论语》中的“ , ”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12、综合性学习(5分)
许海中学准备在初三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请根据这一活动,完成下面问题。
(1)你们班准备按学校要求举办作文朗诵会。请你为朗诵会拟写一个精彩的主标题。(2分)
主标题:
副标题:——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朗诵会
(2)你们班准备把优秀作文编印成文集作为初中三年的纪念,并设专栏收集每位同学的“毕业寄语”。请你写一则不超过80字、富有文采的“寄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提示:可以是对初中生活的感怀,可以是给同学们的祝福,可以是对未来理想的描绘……
四、现代文及名著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24题
(一)青青的豌豆角
①青青的豌豆角,碧绿莹润,嫩生生地伸展着肢体,在春风里笑,在春风里长。扁长的荚果宛如一叶叶轻舟,闪着幽静祥和的光。
②穿透梦境,跨越记忆,牵引我沿着岁月之河洄溯漫游,抵达那星光闪烁、青葱遥远的童年,打捞起迷失的细节和往事,缀满那小小的、青青的船。
③四五月间,乡村的田野就是一幅醉人的画:烟柳镶边的村庄是硕大的一朵飘而不游的绿云,云端点缀着褐色的茅草屋脊。绿油油的小麦一个劲地往上蹿,冷不丁高出一大截来举着沉甸甸的穗儿冲你直点头。茁壮的油菜披挂满身的绿剑,豪气冲云如赳赳武夫,威风凛凛……
④牛儿甩动尾巴,引犁而歌,歌声落在身后的泥土上,泥土绽开了一道道笑纹,流溢出的清新温润在空气中弥漫。
⑤恬静悠然的是村边的小河,还有小河岸上的豌豆地。豌豆,是那个年代我们每个孩子的共同梦境,是情意深浓的亲密伙伴,是心有灵犀的密码,无须言传,即可悠然神会。
⑥豌豆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一如我们孩子,不挑剔,不计较,只要有水、阳光,再贫瘠的土地,它也能把生命渲染得锦簇绚烂。沟渠堰边,人们把它的种子撒在哪儿,它就在哪儿扎根安家,与杂草为伍,争执天下。目及之处,到处是它们昂扬风发的身姿,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葱葱郁郁,生机盎然。白色的,淡紫的,浅红的小花铺了一地又一地,像无数闪亮的眼睛,璀璨的星星,张扬着蓬勃的活力与清逸的气韵。
⑦寄托着我们无限希望和畅想的豌豆角,在一场场春雨里悄然生长、膨胀。到了五月,赫然簇拥在豆秧上。啊,满地的豌豆碧如翡翠,饱胀圆润,迎着暖醺醺的风,笑着等待着我们。
⑧队伍哗的散开,伙伴们一个个撒开脚丫,奔向豌豆地。动作温柔轻巧,如朝圣般,平常的粗野戾气无影无踪。一双手怯怯地,微微地发抖,颤悠悠地伸向豆秧,捉住豆角。嫩嫩的豆角触摸着手,仿佛是娇生生的婴孩,酥软感动由指间流遍全身。于是有的直接连荚填进嘴里,有的左手往嘴里塞,右手往口袋装。这时所有的动作无一不流畅和谐。
⑨而我,轻轻地剥开如水般柔嫩的豆荚,只见呈现在眼前的是翠玉般球形的豆果,静静地躺在绿色的帐篷里,晶莹润泽,柔和静穆,唇畔嘴角溢满祥和温柔,仿佛还在做着甜蜜的梦呢?
⑩多么丰饶而美妙的滋味。嫩嫩的绿荚里面没仁或仁小如米粒的,主要是吃荚,青丝丝的,略有甜味;如果是荚皮青绿腰身轻微鼓起的,轻柔地剥去薄薄的外壳,送豆入口,唇齿微动,舌尖伸展,(不敢用力,汁浆会瞬间破裂,)一股清幽幽柔滑甘爽如一汪水顺着咽喉流入心底,一圈圈荡漾开来。这时屏气凝神,让那感觉全部吸纳,不令一丝一毫流泻。颜色稍微疏淡的,豆果圆润饱满,鼓胀溜圆,如珠如玉,莹绿抹上一层微白,躺在嘴里,唇齿磨合,舌尖旋转舞动,汁水不多,如浓浓的奶酪,淡淡的豆腥在口中蔓延……
⑧湛蓝蓝的天空,清凌凌的小河,无忧无虑的孩子,青莹莹的豌豆地,沐浴在春日静谧的光芒之中。伴着一年一度的豌豆角,在大人焦灼而无奈的眼睛里,我们快乐而忧伤地成长,度过那段饥馑而悠长的时光。
⑨“人生几度月当头?”青青的豌豆角,白的、淡紫、浅红的豌豆花。弯弯的小河,青葱遥远的童年,亲密相依的伙伴,就是我柔软、美丽的、纯净的生命温床,安置在源头的角落深深处,抚慰滋养我成长的岁月。
(选自《经典荚文》,有删改)
13、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抒情散文,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2分)
答:
14、第③段写乡间田野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5、选文语言形象、优美,请按要求赏析(任选一题作答)。(3分)
(1)选文第⑧段写了哪些动作?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作者对豌豆进行了精彩的描写,请你说说第⑨段画线句子在写法上的妙处。
答:
16、作者抓住豌豆的哪几个特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3分)
答:
17、青青的豌豆带给了“我”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一定也充满了欢乐和笑声,回忆童年一件有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50字以内)(4分)
答:
(二)圈子决定你的未来
李愚
①泥土靠近玫瑰,吸收了它的芬芳,因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和他有相同的“味道”,所谓“臭味相投”也有这个意思。
②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也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朋友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大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问其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③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比如一条狗、一只猫或一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小鹅只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在人类的世界里其实也并不少见。在生活中,每个人应善于擦亮慧眼,对“第一眼”作出理性判断,避免成为人类的“小鹅”。
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虚夸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经常与满脑“钱”字的人交往,你就会沦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假如你希望生活得更好,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优秀,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经验。
⑤人是一种圈子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而其区别在于:圈子的大小,圈子能量的高低,是否善于经营圈子。无论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一般不会超过个人,甚至更少,通常只有三四个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坏,往往也只跟这几个人有关,你的圈子一般是被这几个人所限定的。
⑥因此,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又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甚至是你终身最大的一件事。
(摘自《深圳青年》,略有改动)
18、“圈子决定你的未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以此为题有何用意?(3分)
19、请你说说②—⑤段作者是如何说理的。(3分)
20、阅读本文后,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请根据下面提示,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赞同)补充论据:
(2)(不赞同)说明理由:
(三)名著阅读(10分)
他中等身材,宽肩阔背,四肢发达,肌肉结实。因劳苦过度,身体有些变形,走路时,昂着头,佝偻着背,腆着肚子。弗朗索瓦·德·奥兰特的一幅肖像画让我们看到的他就是这副模样:他站立着,侧着身子,穿着一身黑衣服;肩披一件罗马式大衣;头上缠着一条布巾,外戴一顶深黑色大呢帽。他脑袋滚圆,额头方方,突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不很浓密,蓬乱着,微卷着。又小又忧伤但却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黄褐和蓝褐斑点,色彩常常变化。鼻子又宽又直,中间隆起,曾被托里贾尼的拳头击破。鼻孔到两边的嘴角有一些深深的皱纹。嘴巴很薄;下嘴唇微微前伸。颊髯稀疏,农牧神似的胡须分又着,不很厚密,长约四五寸,颧骨突起,面颊塌陷,圈在毛发之中。
从整个相貌来看,忧伤与疑虑占着主导。这完全是诗人塔索时代的一张面像,忧愁与怀疑深印着。他那双犀利的眼睛启迪着、呼唤着人们的同情。
我们不要与他斤斤计较那同情了。就把他一生都在渴求而未能获得的那份爱给了他吧。
他尝到了人所能尝到的那些巨大痛苦。他看见自己的祖国遭受蹂躏。他看见意大利落人蛮族之手数百年。他看到自由的死亡。他看到他所爱的人一个个相继地消失。他看见艺术的全部光辉一束一束地熄灭。
在这逐渐降临的黑夜里,他是孤独的,是最后的一个。而在死亡的门槛前,当他回首望去时,他甚至无法聊以自慰地对自己说,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做了他可能做的一切。他觉得一生虚度了。一生没有过欢乐也是枉然。他把一生献给了艺术的偶像也是枉然。
九十年间,他强迫自己去做那巨大的工作,没有得到一天的歇息,没有享受一天真正的生活,竟然都未能执行他的伟大计划中的任何一项计划。他的那些伟大作品——他最看重的那些作品——没有一件完成了的。命运的嘲弄使得这位雕塑家只能是完成了他并不愿意弄的绘画作品。
在那些既给他带来那么自豪的希望又带来无数痛苦的大件中,有一些——如《比萨之战》的图稿、尤利乌斯二世的铜像,——在他生前就被毁掉了;另外一些,——如尤利乌斯的陵墓、梅迪西小教堂,——可怜地流产了,只剩下他构思的草图了。
21、本文段选自哪一部名著?作者是谁?文段中的“他”是谁?(3分)
答:
22、“竟然都未能执行他的伟大计划中的任何一项计划。”他为什么未能执行他的伟大计划中的任何一项计划?(3分)
答:
23.“佝偻着背”、“布满皱纹”、“颧骨突起,面颊塌陷”这些描写处理是否得当?会不会影响传主的光辉形象?(4分)
答: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喜爱学习,课堂便是你的美丽天空;你喜爱阅读,书籍便是你的美丽天空;你喜爱音乐,舞台便是你的美丽天空……生活中,不管你是出众的大明星,还是平凡的小人物,总会有属于我的一片天空。
请你以“我的美丽天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④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范式传》
25、按要求完成下面三个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①、乃共克期日
②、元伯具以白母
③、尔何相信之审邪
(2)、下列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至 其 日 巨 卿 果 到 升 堂 拜 饮 尽 欢 而 别。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若然,当为尔酝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的范式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本文中你感悟到什么道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