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工 方 案
批准: |
审核: |
初审: |
编写: |
2008年9月
一、工程概述
1.1 编制依据
本方案根据广东电网公司XX供电局2008年大修技改工程计划(2008改变二S037 )中对项目工程的有关要求及按照《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要求,为加强并规范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和管理,提高变电站直流电源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为了确保110kVXX站直流系统双重化改造如期投运,指导施工人员工作,保证本工程的顺利进行,制订此施工方案。
1.2 工程概况
电气部分:拆除原有的直流充电屏和直流馈线屏,并更换为新的直流馈线屏和直流充电屏;完善相应的直流回路二次接线;蓄电池改造为2×300AH,放置在蓄电池室。
原站内设一套直流系统,为“单充单蓄”模式,现改造为“双充双蓄”模式,电压为220V,容量300AH。直流系统单母线分段接线,设分段开关,分段开关与直流进线开关相互联锁,每段母线各带一套充电装置和一组蓄电池。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单体电压2V,每组104只,采用不锈钢架安装在专用蓄电池室。
直流系统采用混合型供电方式;主控室保护、测控设备采用辐射型供电方式,负荷电源每一屏柜按双回路从直流馈线屏引接;110KV及10KV配电装置则按母线分段情况设置,每一段母线采用双回路环网供电。
拆除31P-34P位置上4面屏,把新上的4面直流屏放置在该位置。
土建部分: 把原一楼工具室改造成2间蓄电池室,单间蓄电池室长3.225米,宽4.650米,蓄电池基础预埋[10槽钢,室内安装2台防爆风机,各安装一台1P壁挂式防爆空调;室内新建240厚防火墙一面4.65×4.50米,封堵原2.0×2.0m窗两扇,恢复成墙面,内墙和天面涂环氧耐酸油漆;室内地面铺填耐酸瓷砖;拆除原木门一扇,新设两档蓄电池室门,尺寸1000×2100,采用乙级钢质放火门,新设两档钢质百叶窗,尺寸为600×600。
二、组织措施
2.1 现场施工人员组成
总负责人: XXX
安全监督: XXX
技术负责人:XXX
施工工作负责人: XXX
施工班组:附人员配置表
辅助施工人员(厂家): 深圳中江源公司蓄电池技术人员 1人、珠海瓦特公司充电机技术人员1人
2.2 施工总流程
施工准备→把工具室改造成新蓄电池室→新A、B组蓄电池组、蓄电池架、新B组充电屏、馈线屏安装→新B组屏二次电缆敷设、接线及调试→新B组蓄电池组充电、核容检验、均衡充电→安装直流系统在线监测装置及调试→新B组充电屏、蓄电池组、馈线屏投入运行→旧A组充电馈线柜、蓄电池屏拆除→新A组充电屏、馈线屏安装→新A组屏二次电缆敷设、接线及调试→新A组蓄电池组充电、核容检验、均衡充电→安装直流系统在线监测装置及调试→新A组充电屏、蓄电池组、馈线屏投入运行。
2.3 工期及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总工期需35天。计划施工日期:2008年 9 月 26 日— 10 月30
序号 | 日期 工作 | |||||||||||||||||||||||||||||||||||
1 | 新建防火墙三面、预留孔制作 | |||||||||||||||||||||||||||||||||||
2 | 蓄电池室新基础制作、预埋槽钢 | |||||||||||||||||||||||||||||||||||
3 | 室内装修 | |||||||||||||||||||||||||||||||||||
4 | 风机、空调、百叶窗、照明、蓄电池门安装 | |||||||||||||||||||||||||||||||||||
5 | 安装新A、B组蓄电池组及蓄电池架 | |||||||||||||||||||||||||||||||||||
6 | 新B组充电屏、馈线屏安装 | |||||||||||||||||||||||||||||||||||
7 | 二次电缆敷设、接线及屏调试 | |||||||||||||||||||||||||||||||||||
8 | 新B组蓄电池组充电、核容检验、均衡充电 | |||||||||||||||||||||||||||||||||||
9 | 安装直流系统在线监测装置、调试 | |||||||||||||||||||||||||||||||||||
10 | 新B组充电屏、蓄电池组、馈线屏投入运行 | |||||||||||||||||||||||||||||||||||
11 | 旧A组充电馈线柜、蓄电池屏拆除及新A组充电屏、馈线屏安装 | |||||||||||||||||||||||||||||||||||
12 | 二次电缆敷设、接线及屏调试 | |||||||||||||||||||||||||||||||||||
13 | 新A组蓄电池组充电、核容检验、均衡充电 | |||||||||||||||||||||||||||||||||||
14 | 安装直流系统在线监测装置、调试 | |||||||||||||||||||||||||||||||||||
15 | 新A组充电屏、蓄电池组、馈线屏投入运行 |
1)新建2间蓄电池室:将原工具室改造成2间蓄电池室,新建放火墙一面,预埋蓄电池基础槽钢,室内门窗进行改造施工,增加室内照明和通风系统,地面、内墙面及天花做防酸装修处理。
2)在新蓄电池室安装新A、B组蓄电池组架;
3)在新A、B组蓄电池架安装新A、B组蓄电池组共208只;
4)按顺序进行电压采集单元、采集线的安装
5)在控制室33P、34P屏位安装B组充电屏及馈线屏
6)进行相关的二次电缆敷设工作。
7)进行B组充电屏、馈线屏和相关工作位置的二次电缆安装及二次接线工作
8)厂家配合进行对B组充电机上电、参数设置及调试
9)厂家配合进行B组蓄电池巡检装置参数设置更改,设置蓄电池组的信息,校正系统
10)用B组充电机对新B组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11)新B组蓄电池组充电时间72小时后,停止充电,静置12小时;
12)对新B组蓄电池组进行核容检验;
13)核容检验后,用B组充电机对新B组蓄电池组进行恢复性充电,充电时间24小时;
14)充电结束后,检查B组蓄电池及充电机正常。
15)在B组直流馈线屏核对各负荷开关与所接负载一一相对应,并检查极性正确。
16)合上相应的开关,将B组充电屏、馈线屏、蓄电池组投入运行。
17)将旧A组充电负荷屏、旧A组蓄电池组退出运行。
18)拆除旧A组充电负荷屏、旧A组蓄电池屏(31P、32P)。
19)在控制室31P、32P屏位安装A.组充电屏及馈线屏
20)进行相关的二次电缆敷设工作。
21)进行A组充电屏、馈线屏和相关工作位置的二次电缆安装及二次接线工作
22)厂家配合进行对A组充电机上电、参数设置及调试
23)厂家配合进行A组蓄电池巡检装置参数设置更改,设置蓄电池组的信息,校正系统
24)用A组充电机对新A组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25)新A组蓄电池组充电时间72小时后,停止充电,静置12小时;
26)对新A组蓄电池组进行核容检验;
27)核容检验后,用A组充电机对新A组蓄电池组进行恢复性充电,充电时间24小时;
28)充电结束后,检查A组蓄电池及充电机正常。
29)在A组直流馈线屏核对各负荷开关与所接负载一一相对应,并检查极性正确。
30)合上相应的开关,将A组充电机及新A组蓄电池组接入运行中的直流电源系统,与B组充电机及B组蓄电池组分列运行。
2.5 施工机具清单
序号 | 名 称 | 规 格 | 数量 |
1 | 充电机测试仪 | Torkel 840 | 1 |
2 | 兆欧表 | ZC25B-3/1000V | 1 |
3 | 数字式万用表 | FLUCK-17B | 1 |
4 | 微电脑线号打印机 | LM-380A A11-C | 1 |
5 | 风筒 | 1 | |
6 | 电缆剪 | 2 | |
7 | 压线钳 | 2 | |
8 | 剥线钳 | 2 | |
9 | 一字镙丝刀 | 5 | |
10 | 十字镙丝刀 | 5 |
3.1 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开工前,由项目施工总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工程在施工前进行以下技术准备工作: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步骤和计划,进行技术交底。
(1)项目施工总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设计图纸,了解图纸的要求和精神,与建设单位、设计共同解决图纸中问题,以便施工顺利进行。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并签证。
(2)编制安全施工方案、文明施工方案。
3.2 专项技术措施
(1)由于在运行中变电站进行查线工作,只允许打开工作票上所列屏柜后门,不得接触装置本体,尽量避免触动屏后接线,不得拆接二次回路接线,不得大力拉扯二次回路接线。在查线的过程中如发现有松动的二次回路接线,应通知运行人员进行处理,不得自行接线。
(2)需要拆除的电缆,电缆两头必须用万用表测量无交直流电压后进行对线(电流回路需用合格的钳形表确认确无电流),确认是同一电缆的两侧后将所有电缆线芯用绝缘胶布缠绕,将整条电缆清理出电缆层或是电缆沟,拆除电缆的方式应为整体拆除,严禁用电缆剪或其他工具从中间剪断电缆,电缆在移出电缆层或电缆沟时应尽量避免拖动运行中电缆,不得用力过猛,如无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移出整条电缆,应将电缆两头整齐摆放在电缆沟内。
(3)对于需要保留或可以利用的电缆,相关线芯拆除后用绝缘胶布可靠缠绕后临时摆放在电缆层或电缆沟,并做好记号。
(4)电缆拆除及安装完毕后应按防小动物要求重新对孔洞进行封堵,并经运行人员检查后方可结束工作。
(5)在负荷转换时,要确认负荷完全转移到另一组直流系统中,并确保电缆连接良好。
3.3 通用技术措施
(1)必须按设计图纸和厂家安装说明书进行施工,禁止擅自修改图纸,如有改动,必须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且改动图纸做好记录。
(2)施工前要检查所需设备、材料的质量及数量是否符合安装规定。
(3)严格按照安装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4)严格按照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行试验。
(5)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和资料记录。
(6)整个施工过程中,各施工人员应认真负责,按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安全、高质、高效完成工程。
(7)在工程实施的任何阶段,绝不允许未投运设备(包括未投运回路)和运行设备间存在有任何联跳出口回路或影响运行设备正常运行的电气联接,这些回路必须断开并用绝缘胶布包好,断开位置必须在运行设备屏!待非投运设备(或回路)具备投运条件后,恢复上述电缆连接。
四、施工安全措施
4.1 专项安全措施
4.1.1停电设备安全措施
序号 | 对系统要求 | 现场安全措施 |
1 | 断开#1充电机屏所有电源 | 断开#1充电机屏控母母联开关ZK2、#1充电机屏充电机模块电源开关、#1充电机屏两路交流电源开关、取下#1充电机屏A组蓄电池熔断器。 在#2充电机屏母联开关ZK2’操作把手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
2 | 断开A组蓄电池组输出电源 | 取下A组蓄电池组正负极输出熔断器。 在A组蓄电池组正负极输出熔断器底座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
3 | 断开#2充电机屏所有电源 | 断开#2充电机屏控母母联开关、#2充电机屏充电机模块电源开关、#2充电机屏两路交流电源开关、取下#2充电机屏B组蓄电池熔断器。 在#1充电机屏母联开关ZK2操作把手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
4 | 断开B组蓄电池组输出电源 | 取下B组蓄电池组正负极输出熔断器。 在B组蓄电池组正负极输出熔断器底座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
(1)在主控室1P110kV竹X甲乙线保护测控屏、2P110kV旁路保护测控屏、3P UPS及电池、4P信号屏、5P#1 10kV线路保护屏、6P#7 10kV线路保护屏、7P#8 10kV、8P#1交流屏、9 P#1交流屏、10P 110kV萝X线路保护屏、11P#2 10kV线路保护屏、12P#3 10kV线路保护屏、13P#4 10kV线路保护屏、14P#5 10kV线路保护屏、15P#6 10kV线路保护屏、16P#1消弧装置自动控屏、17P#3主变保护屏、18P信号继电器屏、19P#1主变保护屏、20P#2主变保护屏、22P#1RTU屏、23P#2RTU屏、24P#3RTU屏、25P#4RTU屏、26P#5RTU屏、29P110kV线路备自投及10kV母联保护屏、30P故障录波屏前后悬挂“在此工作”标示牌。在相邻屏用“运行中”红布遮盖,工作的保护屏内需用红布将运行部分与被试部分明显隔开。
4.2 通用安全措施
(1)临时聘用的施工单位人员必须持佛山供电局安全监察部核发的《进网作业资格证》(应在有效期内),方可进入。
(2)进入变电站的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要求的纯棉工作服、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并经门卫值班人员检查、验证,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
(3)进站工作前,应详细检查本项工程需使用的临时电源箱、电动工具、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并列出清单,经巡维中心专职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才能在变电站内使用。
(4)进入变电站电力生产区域内作业,必须办理工作票和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5)进入变电站后,工作许可手续尚未办妥之前,施工作业人员只允许在变电站生产区域外集中等待工作负责人通知。
(6)在办理许可手续后,现场工作严格执行监护制度。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现场监护人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当工作地点分散,监护有困难时,要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增设专责监护人。
(7)按工作票安全措施栏所列安全措施,检查核对安全措施,注意看清设备名称,严防走错位置。
(8)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工作班开工前执行站班会制度,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班成员宣讲工作票内容。
(9)在变电站内进行的工作,必须按工作票上所列工作项目进行。严禁在工作中擅自扩大工作任务,超范围工作。
(10)严禁进入与作业任务无关的生产区域、场所,不得走错间隔,不得乱摸乱碰变电站的各类设施、设备,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
(11)施工车辆在站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不得停放在电缆沟盖板上,不得驶进高压场地内。
(12)严禁在变电站户外高压场地和控制室、高压室、电缆夹层等室内设备区域吸烟。
(13)作业现场必须做到“三不乱”(电线不乱拉;管道不乱放;杂物不乱丢),废料、杂物应于当天工作结束后清理出站才收工,确保站内通道安全畅通。
(14)作业终结手续办理后,作业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作业现场和其他生产区域。需要进入的必须重新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并经工作许可人同意才能进入。
五、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序号 | 作业 内容 | 危险点 | 控制措施 |
一 | 蓄电池室改造 | 土建施工 | (1)蓄电池室基础改造时,电动工器具外壳需可靠接地,防止触电。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搅拌时,做好防尘措施,注意防止混凝土进入眼睛; |
二 | 控制室装屏、拆屏 | 火灾、爆炸、烧伤、烫伤 | (2)焊接时,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口袋需遮盖,脚面应有鞋罩和戴电焊手套及面罩。应有隔热、防火措施,避免烧坏电缆及设备,要有人监护;清理焊接时必须戴上白光护目镜,并避免对着自已和别人的方向敲的焊渣; (3)进行动火时,必须办理好动火工作票。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应垂直放置并固定,两气瓶间距不应小于8m,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动火地点应配置足够的合格灭火器,动火地点附近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三 | 屏柜安装 | 搬新柜和安装屏柜时,碰撞运行中的控制保护屏。 | (1)搬运新柜和安装屏柜时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 (2)移屏柜采用圆形钢管平稳过渡,搬运速度动作不能太大。 |
电缆孔开凿时,损伤电缆。电缆孔洞无人看护,小动物钻进主控室引起事故。 | (1)开凿电缆孔时必须得到巡检同意并现场监护,通知监理旁站,并设专人监护,对运行中的电缆用模板做好防护措施并得到巡检、监理同意后,方能开凿; (2)开凿时,看清开凿的路线确无电缆后方能开凿并小心谨慎,不能碰到运行中的电缆,以免损伤运行中的电缆造成事故; (3)已开凿的电缆孔必须专人看护,电缆敷设完毕后及时封堵,防止小动物进入室内。 | ||
敷设电缆时损伤电缆。 | (1)敷设电缆工作应专人指挥,工作前由工作负责人交待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2)敷设人员应均匀分布,缓缓走动,不得拥挤,严禁把电缆放有地上拖动,防止损坏电缆。 | ||
电缆穿进屏柜时误碰带电运行设备,引起事故。 | (1)电缆穿入配电盘时盘上应有专人接应,电缆端头应用绝缘胶布包好,防止电缆触及带电部位或损坏设备。 | ||
电缆开皮、接线时,电缆铁皮、工具伤人,或损伤电缆。 | (1)割剥电缆时要放平、垫实,注意防止刀锯伤手; (2)割剥电缆时应注意不得损伤绝缘及芯线; (3)严禁用手、腿托住电缆进行割剥。 | ||
四 | 电缆拆除及接线 | 发生直流接地或短路现象。 | (1)认真核对旧的二次设计图,拆除旧屏接线前必须用万用电表测量所有交直流电压,确信无电压后方可拆线,拆除了的导线要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2)暂未接入运行中设备的接线线头要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
未核对清楚电缆具体走向,拆错电缆引起事故。 | (1)施工时,检查开关的控制电源、保护电源、信号电源确无电压后,才能开始工作; (2)必须核实清楚保护装置交直流电源、以及其他由运行中屏柜提供电源的二次回路电缆的走向(采用万用表对电缆的备用芯法),确定无误后方可拆除电缆; (3)拆除电缆时,先拆除保护屏对侧的电缆芯,再拆除保护屏的电缆芯,拆除时要单芯拆,拆除每一条电缆的前两条电缆芯时采用万用表对电缆的备用芯法再次确认电缆正确性; (4)施工时设专人监护。 | ||
运行屏柜电缆接线时误碰带电设备,引起事故或触电伤人。 | (1)屏内的运行端子及设备用红布盖起将运行设备隔离,有的端子排若用红布遮盖影响施工的,必须用红色绝缘胶布封住; (2)施工时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误碰带电设备; (3)在屏内施工的施工人员及监护人员必须委派有经验并对二次较熟悉的人员担任; (4)使用的工具均应有绝缘手柄,电动工具必须接地; (5)带电部分的接入必须在继保负责人的指示和监护下方能接入。 | ||
由于接线错误引起事故。 | (1)接线时必须看清接线位置,对设计图纸与现场不符的,及时请示现场监理及继保负责人,待弄清问题后,方能继续施工; (2)接完线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及调试负责人及时检查核对; (3)电源部分接入时必须得到继保负责人同意后方能接入。 | ||
五 | 设备调试 | 发生直流接地或短路现象。 | (1)设备通电前,必须摇测绝缘,绝缘值合格并确认无短路、接地现象后,方能通电。 |
误碰带电设备,误操作引起事故。 | (1)试验前必须查清所有回路,确认与运行设备无任何联系后,方能进行工作; (2)二次设备试验前,必须对已带电的端子用红布隔开,以免引起触电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