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 | 湖光山色——数码照片色彩色调的调整 | ||||||
课 时 | |||||||
设计教师 | |||||||
教学分析 | 利用调整层借助图层蒙版对图像进行色彩调整、照片滤镜、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调整。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了解图像色彩色调基本知识。 掌握图像色彩、色调及特殊色调的调整方法。 | |||||
能力目标 | 学会数码照片色彩色调的调整。 | ||||||
德育目标 |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掌握对色彩色调进行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 ||||||
教学难点 | 色彩色调的调整方法。 | ||||||
任务描述 | 使用调整图层将所示的山水照片进行调整,使之恢复大自然本色的色彩,效果如图: | ||||||
任务分析 | 为我们的数码照片增加特效,使照片富有个性、熠熠生辉,如何实现? | ||||||
任务实施 | 任务实施:(课本73-75) 评价: 小结: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了图像的色彩色调基本知识及调整方法的技巧; 任务拓展:利用图层混合模式和调整命令修复曝光问题照片,并且加上光圈模糊效果,添加文字,以文件名“这个夏天”保存,效果如图。 原图 效果图 方法: 1、打开“夏天”素材。 2、选择“图层混合模式”为滤色。 3、选择“图像”——“调整”——“色阶”命令,设置合适的参数。 4、选择“滤镜”——“模糊”——“光圈模糊”。 (设置半径,移动光圈至目标位置,露出需要清晰的地方,单击确定。) 5、新建文字图层,输入文字——栅格化。 6、选择文字图层,添加图层样式——渐变叠加。 7、保存。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2.小组长为组内成员评分; 3.小组推荐最优秀作品提交。 作品展示: 作品评价: | ||||||
知识链接 | 1.认识色彩色调 色彩是通过眼、脑和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3个方面的性质,称为色彩的三要素。当色彩间发生作用时,除了色相、明度、纯度这3个基本条件以外,各种色彩彼此间会形成色调,并显现出自己的特性即色性。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各类的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在正常强度的光线照射下的色相,被定义为标准色相,亮度高于标准色相的,称为该色相的高光,反之,称为该色相的阴影。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鲜艳程度,又称彩度或饱和度,某一纯净色加上白色或黑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或趋于柔和,或趋于沉重。 色调: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就称为色调。 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倾向。色彩的冷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轻重、软硬、进退、积极和消极等。如暖色、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给人以华丽的感觉;而冷色、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给人以朴素的感觉。 2.曝光 在拍摄照片时,正确的曝光是高质量照片的前提。正确的曝光可以客观地、真实地还原被摄对象,正常地反映被摄对象的色彩和亮度。 曝光不足:在摄影过程中,对被摄对象的亮度估计不足,则会使感光材料上感受到的光亮度不足,此时拍摄的照片会产生曝光不足。当曝光量不足时,照片会出现浓重的阴影,不能体现细节,导致清晰度下降,色彩不饱和。 在逆光环境下拍摄照片、曝光补偿设置不当、拍摄大面积浅色物体及光线不够等都是造成照片曝光不足的常见原因。 对于曝光不足的照片,在后期处理时可以提高亮度,增加对比度。 曝光过度:曝光过度会使照片局部过亮从而导致失真。在照片拍摄过程中,距离光源太近,曝光模式使用不当或增加了曝光补偿,都有可能导致曝光过度。 对于曝光过度的照片,在后期处理时通过降低高光区域亮度。 3、色调调整 通道:可以选择一个通道来对图像进行调整,以校正图像的颜色。 输入色阶:可以通过拖动三个滑块来调整图像的阴影、中间调和高光,也可以在对应的输入框中输入数值。向左拖动,使图像变亮;向右拖动,可使图像变暗。 输出色阶:设置图像的亮度范围,从而降低图像的对比度。 黑色吸管:名为“在图像中取样以设置黑场”,使用该吸管在图像中单击取样,可以将单击处的像素调整为黑色,同时图像中比单击点暗的像素也会变成黑色。 灰色吸管:名为“在图像中取样以设置灰场”,使用该吸管在图像中单击取样,可以根据该点的亮度来调整其他中间调的亮度。 白色吸管:名为“在图像中取样以设置白场”,使用该吸管在图像中单击取样,可以将单击处的像素调整为白色,同时图像中比单击点亮的像素也会变成白色。 自动:单击该按钮,会自动调整图色阶,使亮度分布更均匀 | ||||||
知识总结 | 本节课学习了图像的色彩色调基本知识及调整方法的技巧,通道的作用及常用的操作。 | ||||||
拓展作业 | 修复曝光的照片,并加上光圈模糊效果。 | ||||||
修改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