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物理教学的效果,但由于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故本学期只安排学生实验13次,教师演示实验47次(其中增加实验3个)。本学期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都比较难做,有一定的难度。经九年级物理教师共同讨论,特制定本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究兴趣。
2、结合本组教研专题,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能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能熟练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进行科学探究式学习。
3、能根据物理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能发现一些问题,并能根据部分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实验操作能力,会使用各个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物理量。学会纪录实验数据,知道数据处理方法,会写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4、学习拟定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要求思维性、逻辑性都比较严密,并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和对信息整理的能力,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对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做出初步的判断的意识,并能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
5、在实验中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等一些物理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控制变量法”在各类实验中的应用。
6、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运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并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8、能书面或口头表达实验中的现象,并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开展实验的能力,有与他人合作的愿望。
三、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熟悉各个实验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2、根据标准要求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尤其是对往年能用的闲置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力争使实验的开出率达到或超过100%。
3、根据地方特点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有些实验可进行增减、删改,尽量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为物理实验提供方便,部分成功的实验材料要作为学校的常规实验保留下来,以供来年再用。
4、要及时根据教材的变化,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各类实验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5、及时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最优化和最佳效果。
6、部分演示或分组效果差的实验,可以利用网上资源上多媒体课。
四、实验教学进度表
周 次 实验名称
第3周:练习用天平测量质量。
第3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第4周:探究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不吸水)的密度
第5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5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5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6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8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第8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第9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9周: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第11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第11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第12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特点
第13周:探究浮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