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0:06
文档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本卷共25题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确提出采取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③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推荐度:
导读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本卷共25题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确提出采取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③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本卷共25 题题每题2 分,共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明确提出采取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

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③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下列史实反映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

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4.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五四运动

5.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农林水利占7.6% ,运输邮电占19.2% ,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6.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亚非拉国家的和振兴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7.从1880 年到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 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8.右图的“巴黎公社社员墙”,承载着公社战士们至死不渝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

A.《 权利法案》          B.《 宣言》

9.1999 年3 月24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这表明

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10.下列作品,揭露了法西斯分子侵略罪行、歌颂了人民反抗精神的是

11.华盛顿在1783 年12 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取得了战争胜利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2.“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邱少云    D.王进喜

13.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总兵力近4万人左右;抗战胜利时,人民武装达到200万人左右。这表明抗日战争及其胜利的意义是

A.壮大了人民B.洗刷了民族耻辱C.指明了中国前途D.人民付出重大牺牲

14.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GDP: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发动土地改革运动

B.实行三大改造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15.下列选项中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希腊古典文艺——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启蒙运动思想

D.马克思主义――理论

16.中国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但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大爆发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辛亥爆发     D.普法战争爆发

17.《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阐述“两个学说”的是

A.《神曲》《哈姆雷特》B.《宣言》《宣言》

C.《生物进化论》《党宣言》D.《相对论》《美国的悲剧》

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的发生说明

A.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C.世界出现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9.要么让殖民地,要么进行殖民战争;让殖民地,将失去“一棵最明亮的宝石”,而殖民战争将是长期的,同时也会遭到国际的谴责和国内人民的反对。二战后面临两难选择的这个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印度D.日本

20.近代诸多事件均按旧历年号命名,下列相关搭配中,错误的是

A.14年――甲午战争B.18年――戊戌变法

C.1901年――辛丑条约D.1912年――辛亥

21.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年代1927年4月

1927年4月后

党员人数5.7万

1万多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党员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党员加入

D.小华:蒋介石等叛变后大肆党人

22.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侧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绥靖的推行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冷战”的结束

    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变化中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回答20-22题。

23.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推行了“文明开化”

24.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答23-25题。

25.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

   

              A                 B                C               D

26.读图,回答问题(6分)

    

       图一 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图二 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1)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哪一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2分)

(2)该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有何重大影响?(4分)

27.学以致用,解决问题。(9分)

辛亥大事记(1912年部分)

时间主要内容
1月1日

    中华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尽表示将“尽扫帝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之宗旨”。

1月15日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于袁世凯。

2月12日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宣言赞成共和。

3月3日

    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1)大事记中《中华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2分)

(2)以上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时期,中国资产阶级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践行这一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3分)

28.学以致用,解决问题。(7 分)

中国民主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中国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党历史》 第一卷

(l)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国民“经验”。(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党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的重要经验。(2 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3 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1853 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 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了1/3 ,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 % ,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 以上。1/3 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 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 ,经济陷于崩溃。

(l)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5 分)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3 分)

30  探究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期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2分)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2分)

(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

31.探究问题。(8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和平建议及在常委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和平的对台工作方针。

1979 年元旦,为了尽早解决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常委会发表《告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l)材料反映出党和对台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2)请结合所学的中外现代史相关知识,概述党和在1979 年提出对台方针的背景。(6 分)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

历史试卷

1——10  CACBA BBDCD    11——20  ACADC  ACDCD   21----25  DCCDD

26(1)外交;(2分)(2)中国: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等(评分说明:每点两分,共4分。分别答出两个方面的任意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27(1)民权主义;(2分)(2)发表通电(或宣言);进行谈判;制定纲领;立法等(评分说明:每点两分,共4分。分别答出两个方面的任意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评分说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

28  (1)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2)团结人民。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敌后抗战;领导人民战争。

29

 (1)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

(2)资产阶级统治扩大;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轴心国集团形成;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出现)。

30.(1)三国同盟;(2分)成为任人宰割的战败国。(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2)答案一:不能(2分)因为:德意志民族是个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民族。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德国的利益;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在加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各国联系密切,机遇、挑战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等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不能重演。(评分说明:从其中3个角度作答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6分。若从其他角度或论据;论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答案二:能(2分)因为:德国有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的历史;世界大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曾导致地区和世界秩序的调整,如英国争夺殖民霸权、美国夺取世界霸权、苏联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现今美国全球扩张屡屡得手,可能激起德国争霸的欲望;欧元区债务危机若伤害德国,为了自身利益,它可能在欧洲采取行动等。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可能重演。(评分说明:从其中3个角度作答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6分。若从其他角度或论据;论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1   (l)由和平到和平统一。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提高了国际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承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8 分)

文档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

最新2012-2013年中考历史冲刺模拟卷(9)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本卷共25题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确提出采取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③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