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0:09
文档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
推荐度:
导读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

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

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

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结合03G101-1,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5d的判断值。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

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钢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文档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