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在实数,,2.02002,中,无理数的是( )
A. . .2.02002 .
2.下面的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 .
3.下列运算中,结果可以为的是( )
A. .
C. .
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七边形
5.若,其中为整数,则的值是( )
A.1 .2 .3 .4
6.《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盈不足术”记载: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译文:今有人合伙买鸡,每人出九钱,会多出11钱;每人出6钱,又差16钱.问人数、买鸡的钱数各是多少?设人数为,买鸡的钱数为,可列方程组为( )
A. .
C. .
7.随机调查某市100名普通职工的个人年收入(单位:元)情况,得到这100人年收入的数据,记这10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方差为.若将其中一名职工的个人年收入数据换成世界首富的年收入数据,则一定增大,那么对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增大,可能增大 .可能不变,一定增大
C.一定不变,一定增大 .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8.若一个粮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则它的体积(参考公式:圆锥:,圆柱:)是( )
A. . . .
9.如图,在菱形中,点是的中点,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交于点,连接,.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 . .
10.小明在研究抛物线(为常数)时,得到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无论取何实数,的值都小于0
B.该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直线上
C.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则
D.该抛物线上有两点,,若,,则
11.计算:_________.
12.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若从2,3,4,5中任取3个数,则这3个数能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是_________.
13.一副三角尺如图摆放,是延长线上一点,是上一点,,,,若∥,则等于_________度.
14.若,则的值是_________.
15.如图,在中,是弧的中点,作点关于弦的对称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若,则等于_________度.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分别在,轴的负半轴上,,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与轴交于点,且,若的面积是3,则的值是_________.
17.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8.如图,点、在上,,,.求证:.
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0.如图,已知,,分别是射线,上的点.
(1)尺规作图:在的内部确定一点,使得且;(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中,连接,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上确定一点,使得,并证明.
21.甲,乙两人从一条长为的笔直栈道两端同时出发,各自匀速走完该栈道全程后就地休息.图1是甲出发后行走的路程(单位:)与行走时间(单位:)的函数图象,图2是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单位:)与甲行走时间(单位:)的函数图象.
(1)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2)求,的值.
22.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计划调整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方案:一户家庭的月均用水量不超过(单位:)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的部分按议价收费.为此拟召开听证会,以确定一个合理的月均用水量标准.通过抽样,获得了前一年1000户家庭每户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将这1000个数据按照,,…,分成8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写出的值,并估计这1000户家庭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以这组数据所在范围的组中值作代表)
(2)假定该市希望70%的家庭的月均用水量不超过标准,请判断若以(1)中所求得的平均数作为标准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3.如图,在中,,,以为直径作交于点,是的中点,连接.点在上,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连接,求的最大值.
24.已知,,,是边上一点,连接,是上一点,且.
(1)如图1,若,
①求证:平分∠;
②求的值;
(2)如图2,连接,若,求的值.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对称轴是轴,过点作一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与直线相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并说明理由;
(3)若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则称该直线与抛物线相切.过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除顶点外)作该抛物线的切线,分别交直线和直线于点,,求的值.
参
1.A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2,
∴在实数,,2.02002,中,无理数的是,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无理数的定义.
2.C
【解析】
【分析】
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3.A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计算,一一验证选项的结论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A、,故A选项正确;
B、,故B选项错误;
C、,故C选项错误;
D、,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的运算,掌握同底数幂乘除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因此,
由得n=5.故选B.
5.B
【解析】
【分析】
先计算二次根式的减法,然后进行无理数的估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
6.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每人出九钱,会多出11钱;每人出6钱,又差16钱,分别得出方程求出答案.
【详解】
解:设人数为,买鸡的钱数为,可列方程组为:
故选:D
【点睛】
考核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理解题意列出方程是关键.
7.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的概念、方差的计算公式判断即可.
【详解】
解:∵一名职工的个人年收入数据远远小于世界首富的年收入数据,
∴这10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a一定增大,中位数为b可能不变,
数据的波动一定变大了,方差为c一定增大,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上班部分是圆锥,下半部分是圆柱,底面是半径为3的圆,圆柱部分高为4,圆锥的高为7-4=3,再根据圆锥:,圆柱: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上班部分是圆锥,下半部分是圆柱,
底面是半径为3的圆,圆柱部分高为4,圆锥的高为7-4=3,
又底面积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能从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分析】
连接AC,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BCD和BC=AB=6,求出AE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和扇形的面积求出即可.
【详解】
连接AC,
∵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6,
∴BC=6,
∵∠B=60°,
∴△ABC是等边三角形,∠BCD=120°,
∵ E是BC的中点,
∴CE=BE=3,AE⊥BC,
同理可得CF=3,AF⊥CD.
由勾股定理得AE=AF=,
∴S阴影=S△AEC+S△AFC-S扇形CEF=+-=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点,能求出ΔAEC、ΔAFC和扇形CEF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
10.D
【解析】
【分析】
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由函数表达式的性质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h,-h+1),抛物线的最大值为-h+1,若h<1,则y>0,故A项错误;
B、由题可得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h,-h+1),
当x=h时,代入y=x-1得,故B项错误;
C、由题意得,抛物线在x=h左侧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故C项错误;
D、∵x1 ∴x1在x=h左侧且更靠近x=h, ∵在中,x离x=h越近,y值越大, ∴y1>y2,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知识点,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11.1 【解析】 【分析】 根据负指数幂的计算性质知,;而;再把两个相加,即得到本题答案. 【详解】 解:原式. 故填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负指数幂和特殊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据负指数的计算公式是易得;而熟记30°、45°、60°的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得出的根本. 12.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数的概念和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从2,3,4,5中任取3个数,一共有4种等可能的情况,只有3,4,5一种情况是勾股数, ∴这3个数能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是:. 故答案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勾股数和概率公式,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3.15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CB=60°,∠DEF=45°,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CEF=∠ACB=60°,根据角的和差求解即可. 【详解】 解:在△ABC中, ∵,, ∴∠ACB=60°. 在△DEF中, ∵∠EDF=90°,, ∴∠DEF=45°. 又∵∥, ∴∠CEF=∠ACB=60°, ∴∠CED=∠CEF-∠DEF=60°-45°=15°. 故答案为:15.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4 【解析】 【分析】 先去括号化简,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 ∴,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进行求值. 15.18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知,本题考查圆相关知识点,涉及圆周角、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弧的运用,垂径定理多知识点综合运用,需要构造辅助线,利用全等的判别,角的互换解答本题 【详解】 设∠EBF=x,则∠BAE=2x,连接OC交AB于点G,连接OB,BC,OD,如下图所示 ∵C是的中点,点O为圆心 ∴OCAB(垂径定理) 又∵点C与点D关于弦AB对称 ∴CDAB,且C,D,O三点共线,GD=GC ∴∠AGD=∠BGC=90°,GA=GB 故△AGD△BGC(SAS) ∴∠ADG=∠BCG=90°-2x 又∵OB=OC ∴∠OBC=∠OCB=∠ADC=90°-2x 又∵同弧 ∠E=∠COB=180°-2∠OBC=180°-2(90°-2x)(在△OCB中) ∵BFAE 在△BEF中,∠E=90°-∠EBF=90°-x 故综上:180°-2(90°-2x)=90°-x 解得x=18° 故本题答案为:18 【点睛】 本题考查圆知识点综合运用,难度较高,需要熟悉垂径定理辅助线做法以及角的等量互换方式即可 1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设点A(,0),B(0,),E(0,c),得到,过点D作DF⊥x轴,与x轴交于点F,过点C作CG⊥DF,与DF相交于点G,然后证明△ABO≌△CGD,△AEO∽△ADF,利用比例求出线段的长度,得到点C、D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分别在,轴的负半轴上,点E在y轴上, 设点A(,0),B(0,),E(0,c), ∴OA=,OB=b,OE=c, ∵的面积是3, ∴, ∴; 过点D作DF⊥x轴,与x轴交于点F,过点C作CG⊥DF,与DF相交于点G, ∴DF∥y轴, ∴, ∵AD∥BC, ∴, ∴, ∵∠ABC=∠CDA, ∴∠ABE=∠CDG, ∵∠AOB=∠CGD=90°,AB=CD, ∴△ABO≌△CGD, ∴DG=OB=b,CG=AO=a, ∵DF∥BE, ∴△AEO∽△ADF, ∴, 在Rt△AOE中,勾股定理得 , ∵, ∴, ∴,, ∴,, ∴, ∴, ∵点C、D在的图像上, ∴,化简得:,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定理,正确得到边的关系,从而进行解题. 17.,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 【详解】 解:, 解不等式(1)得,, 解不等式(2),,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18.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证明:∵, ∴, 即; 又∵, , ∴; ∴. 19.;. 【解析】 【分析】 把被除式分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按照分式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再通分整理可得最简结果,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 当时,原式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计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画法一: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得到OM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截取OA的长度,再作线段垂直平分线即可,点C即为所求作的点; 画法二: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得到OM的平行线,作OA的垂直平分线,在平行线上截取BC=OA的长度,点C即为所求作的点; (2)连接OC,AB交于点D,点D即为所求作的点;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详解】 解:画法一: 画法二: 如图,点,分别为(1),(2)所求作的点. (2)证明如下:由(1)得,, ∴,, ∴, ∴, ∴. 【点睛】 本题考查复杂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1.(1)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2),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1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甲的速度,然后图2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乙的速度,本题得以解决; (2)根据题意,可知a是甲走完全程用的时间,b是乙走完全程用的时间,然后根据(1)中的结果和全程为200m,即可计算出a和b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1)由图1可得甲的速度是. 由图2可知,当时,甲,乙两人相遇, 故, 解得. 答: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 (2)由图2可知:乙走完全程用了,甲走完全程用了, ∴, . ∴的值为,的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2.(1)100,14.72;(2)不合理,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先确定a的值,然后求这些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即可; (2)由14.72在内,然后确定小于的户数,再求出小于的户数占样本的百分比,最后用这个百分比和70%相比即可说明. 【详解】 解:(1)依题意得a=(1000-40-180-280-220-60-20)÷2=100. 这1000户家庭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为: , ∴估计这1000户家庭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是14.72. (2)不合理.理由如下: 由(1)可得14.72在内, ∴这1000户家庭中月均用水量小于的户数有 (户), ∴这1000户家庭中月均用水量小于的家庭所占的百分比是, ∴月均用水量不超过的户数小于60%. ∵该市希望70%的家庭的月均用水量不超过标准, 而, ∴用14.72作为标准不合理.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加权平均数,正确求得加权平均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连接OD,A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B=90°,求得∠ADC=90°,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DE=AE,求得∠EAD=∠ED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AD=∠ODA,推出OD⊥DE,于是得到结论; (2)过点F作FH⊥AB于点H,连接OF,得到∠AHF=90°.根据余角的想性质得到∠G=∠BA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由垂线段最短可得FH≤OF,当且仅当点H,O重合时等号成立.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1)证明:连接,. ∵为直径,点在上, ∴, ∴. ∵是的中点, ∴, ∴. ∵, ∴. ∵, ∴, 即, ∴. ∵是半径的外端点, ∴是的切线. (2)过点作于点,连接, ∴. ∵为直径,点在上, ∴, ∴. ∵, ∴, ∴. 又, ∴, ∴. 由垂线段最短可得, 当且仅当点,重合时等号成立. ∵, ∴上存在点使得,此时点,重合, ∴, 即的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4.(1)①见解析,②;(2) 【解析】 【分析】 (1)①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再得到,故可知,故可求解; ②过点作于点,根据平分,得到,故,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 (2)证法一: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证明,得到,,再得到在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再利用在中,即可求解; 证法二:根据已知条件证明,得到,再利用在中,,则,从而得到,,再利用在中,即可求解. 【详解】 (1)①证明:∵,, ∴. ∵,, ∴,, ∴, 即, ∴平分. ②解:过点作于点, ∴. ∵, ∴. 又平分, ∴, ∴. 在中,, ∴, ∴. (2)证法一: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 ∴. 又,, ∴,,, ∴, ∴. ∵, ∴, ∴,, ∴. ∵, ∴, ∴, 在和中, ,, 在中,. 证法二:∵, ∴, ∴. ∵, ∴,, ∴. ∵, ∴, ∴. ∵, ∴, ∴, ∴, ∴. 在中,, ∴, ∴,. 在中,.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三角函数及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5.(1);(2)在,见解析;(3)-8 【解析】 【分析】 (1)由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可列式求出k,即可得到结果; (2)过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代入,得,可判断出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设出直线的解析式为,设,,,计算可得,即可求出A的坐标,进行判断即可; (3)根据题意可设直线解析式,依题意得,得到,可求出切线的解析式为,得到,由勾股定理得,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轴, ∴且,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点在直线上. 理由如下:∵过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 ∴直线与轴不垂直.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不妨设,,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 ∵轴交直线于点, ∴, ∴. 又方程的解为, ∴, ∴, 即点的纵坐标为-2, ∴点在直线上. (3)∵切线不过抛物线的顶点, ∴设切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依题意得, 即, ∴, ∴切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当时,,∴. ∵, ∴, 由勾股定理得,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求解方法,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结合考查比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