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我校《道德与法治》全体教师在中心学校的组织下,观看学习了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专家报告视频及课件。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在专家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收获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在理解课程方面,我们认识到,在我们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比如说,小学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实际行为的矛盾。在这些问题上,专家引领我们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归纳总结出新教材最主要、最根本的表现是“回归儿童生活”。只有让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专家的这一讲解,使参与培训的老师心头豁然敞亮,一直以来困扰老师们的这些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
在解读教材方面,专家通过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主题的细心讲解,把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内容为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包括儿歌、故事、拓展、教学建议等等方面,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教学建议,更加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增强了我们上好这门课程的信心。
在研究教法方面,专家指导我们要抓住“三个关键”,即:唤起以往生活经验,体验孩子生活;设计有效活动内容,引领孩子生活;创设多样教学形式,发展孩子生活。同时,还要注意“三个结合”:结合地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实际。
专家的这些建议非常实用,恰恰填补了我们实际教学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老师们不仅在思想上得到了成长,更是在对教材的理解上、教法运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每一位老师在培训后纷纷发言,并积极思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努力、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儿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真正地与生活联系,再反馈于生活,提升自我。
3月16日,在专家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又有幸观看了老师的课。这四节课分别是一年级下册的《我们爱整洁》、《保持整洁有办法》、《我们的第一次》、《我们一起来挑战》。老师在新教材的引领下,深刻理解教材、解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兴趣,并设计多个环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
从这几节课中,老师们更加认识到要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学识,有灵活多样的教法,更需要教师心中始终有一个“以生为本”的理念,并且善于激发、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生活意识,并最终回归生活,这才是一名优秀《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
学习虽已结束,但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为了孩子们,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回归儿童生活,实施有效教育,我们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