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导线测量:2. 高差闭合差:3.大坝的变形:4. 精度:5. 中线测量
6. 地形图:7.非比例符号
二、填空题
1.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 测定两点间高差。
2.导线布设的形式有 、 、
。
3.高斯投影的定义是 ,视准轴的定义
是 ,容许误差的定义是 。
4.经纬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 、
和 。
5.竖直角的定义是 ,DJ6光学经纬仪能测竖直角是
因为有 。
6.施工放样三要素是 、 、 。
7.水准点的定义是 ,国家水准网分 三,四等水准
测量是直接提供 所必须的高程控制点。
8.渠道测量的外业包括 。
三、问答题
1. 比较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方向交会法的适用范围。
1.试述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3. 比较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的区别?各适用何范围?
4.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内容是什么?选点的原则是什么?
5. 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6.在进行角度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两次观测?
7. 试述引张线法观测水平位移的原理和观测方法。
四、计算题
1.计算下列表格
测站 | 目标 | 竖盘位置 | 水平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O | A | 左 | 0 02 06 | ||
B | 68 49 18 | ||||
A | 右 | 180 02 24 | |||
B | 248 49 30 |
3、根据下表所列观测数据,计算和调整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并计算各导线边的坐标的方位角。
点号 | 观测左角 (°′″) | 改正数 (″) | 改正后角值 (°′″) | 坐标方位角 (°′″) |
1 | 2 | 3 | 4 | 5 |
A | 120 00 00 | |||
1 | 98 24 36 | |||
2 | 124 44 28 | |||
3 | 86 23 18 | |||
4 | 116 54 20 | |||
A | 113 33 58 | |||
1 | ||||
∑ | ||||
辅助计算 | " fβ= |
4.计算下列表格
用经纬仪对某角度进行五次观测,求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观测值及算术平均植计算表
观测
序号 | 观测值 | v | vv | 计算 | |||
1 | 85 42 20 | m= mL= | |||||
2 | 85 42 00 | ||||||
3 | 85 42 00 | ||||||
4 | 85 41 40 | ||||||
5 | 85 42 30 | ||||||
平均值L= | ∑v= | ∑vv= |
一、名词解释
1、 特征点:2、 方位角:3、 等高平距:4、 高程、相对高程:5、 系统误差6、洞外定线测量
二、填空题
1、测量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水利工程测量的任务是 、 和
。
3、施工放样的精度与 、 和 等因素有关。
4、高程测量的方法有 、 和 。
5、水准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
和 。
6、测量三要素是 、 和 。
7、地形图上的地貌用 表示。
8、钢尺精密量距须对所测量的记录进行尺长改正、 和
三项改正。
三、问答题
1、简述地形测量与施工测量的区别。
2、比较钢尺丈量,视距测量,光电测距的区别?
3、测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4、比较罗盘仪,水准仪,经纬仪,大平板仪结构,安置,功能的区别?
5、比较四等水准测量,图根水准,三角高程测量的区别?
6、为什么要进行坡面修整测量?测量方法是什么?
8、隧洞施工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五、计算题
2. 1、计算下列表格
点号 | 测站数 | 高差 (m) | 改正后高差 (m) | 高程 m | |
观测值 | 改正值 | ||||
BM1 | 20 | ||||
10 | 1.245 | ||||
1 | |||||
6 | 1.001 | ||||
2 | |||||
4 | -0.226 | ||||
BM2 | 22 | ||||
Σ |
3、据表中所列数据,试进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合调整,并计算各边的。
坐标方位角。
点号 | 观测左角 | 改正数 | 改正角 | 坐标方位角 |
° ′ ″ | ″ | ° ′ ″ | ° ′ ″ | |
A | 145 00 00 | |||
1 | 102 17 53 | |||
2 | 104 44 29 | |||
3 | 86 11 30 | |||
4 | 123 59 04 | |||
A | 122 46 26 | |||
1 | ||||
Σ | ||||
辅助计算 | fβ= fβ容=±60″ n = |
测段
编号 | 点名 | 距离 (km) | 实测高差 (m) | 改正数 (m) | 改正后高差 (m) | 高程 (m) |
A | ||||||
1 | ||||||
1 | ||||||
2 | ||||||
2 | ||||||
3 | ||||||
3 | ||||||
4 | ||||||
A | ||||||
Σ | ||||||
辅助 计算 | " fh= fh容== |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导线测量:控制点用一定的折线连起,通过测边,测角确定其相互位置
2. 高差闭合差:实测高差与理论高差之差
3. 精度:误差的离散程度
4. 中线测量:把渠道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的位置在地面上确定下来的工作
5. 地形图:将一定范围的地物、地貌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经综合取舍测绘到图纸上的正投影图。
二、填空题
1、水平视线;2、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3、把球面上物体形状投影到柱面,再把柱面变为平面、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偶然误差的极限值,是中误差的2-3倍;4、水准管轴垂直竖轴、视准轴垂直横轴、横轴垂直竖轴、十字丝竖丝垂直横轴;5、同一水平面内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竖直度盘;6、测设距离、测设角度、测设高程;7、已知高程控制点、4级、地形测图;8、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土方计算,渠道放样。
三、问答题
1、答:极坐标法通过测距离,测方向确定点的位置,适用复杂地形
直角坐标法通过两个距离确定点的位置,适用平坦地形
方向交会法只测方向(互相垂直),不测距离。适用平坦地形或难测距离地区
2、仪器误差:1)仪器校正不完全 2)对光误差 3)水准尺误差
观测误差:1)整平误差 2)照准误差 3)估读误差 4)水准尺扶尺不直误差
外界条件影响:1)仪器升降误差 2)尺垫升降误差 3)地球曲与大气折光影响
消减方法: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严格遵守操作程序;观测前检验校正仪器,采用前后视距相等的观测方法。
3、答:导线测量既要测边又要测角,三角测量除了起始边外,只测角不测边
三角测量适用地形复杂地区或通视不好地区,导线测量适用平坦地区。
4、答: 踏勘选点,边长测量,角度测量,起始方位角测量及连测;
选点原则是:1.通视 2.控制范围广 3.分布均匀 4.便于架仪器5 .边长相等,相差不超过1:3。
5、目的:判断其运行是否正常,并根据观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意义:通过长期观测,分析变化规律,检验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为设计、科研和生产管理提高有关资料。
6、在坝顶或廊道两端的基岩上浇注固定端点,在两端点间拉紧一根钢丝作为基准线,然后定期测量坝体上个位移对此基准线偏移值的变化情况,从而计算水平位移量;
认为张引线位置不变,位移点随坝体变形而位移,测定钢丝在测点标尺上的读数变化,即可算出该点在垂直坝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
四、计算题
1、
测站 | 目标 | 竖盘位置 | 水平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O | A | 左 | 0 02 06 | 68 47 12 | 68 47 09 |
B | 68 49 18 | ||||
A | 右 | 180 02 24 | 68 47 06 | ||
B | 248 49 30 |
设两点间共有n 个测站,求得高差 每一测站测得的高差,其中误差为m站,则h的中误差为 以代入,得
对于平坦地区,一般1KM水准路线不超过15站,如用公里数L代替测站数n,则 以三倍中误差作为限差,并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规范规定等外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为f允=10 mm或f允=
3、解:
观测序号 | 观测值 | v | vv | 计 算 |
1 | 85 42 20 | -14 | 196 | m=「1520/5-1=19.5″ mL=19.5/「5=8.7″ |
2 | 85 42 00 | +6 | 36 | |
3 | 85 42 00 | +6 | 36 | |
4 | 85 41 40 | +26 | 676 | |
5 | 85 42 30 | -24 | 576 | |
平均值L=85 42 06 | ∑v=0 | ∑vv=1520 |
一、名词解释
1、 特征点:地物、地貌的变化、转折点。
2、 方位角:以标准北方向为起始方向按顺时针转到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
3、 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4、 高程:地面任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5、 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作一系列观测,若误差出现的大小、符号表现出系统
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则此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二、填空题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2、提供地形资料、施工放样、变形观测;3、建筑物大小、结构形式、建筑材料;4、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5、圆水准器轴垂直于仪器竖轴、十字丝中丝垂直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6、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7、等高线;8、温度改正、倾斜改正。
三、问答题
1、答: 精度 原理 适用范围
钢尺丈量:1/1万 直接丈量法 平坦地面
视距测量:1/300 光学测距 地形变化大地区,精度低
光电测距:1/5万 电磁波测距 D=ct/2 地形变化大地区,精度高
2、答: 先控制,后碎部,先整体,后局部,由高级到低级。防止误差积累和传递。
3、答:
项目 | 结构 , | 操作 | 功能 |
罗盘仪 | 有水平盘也有竖盘 | 对中,整平,瞄准 | 测方位角 |
水准仪 | 无有水平盘和竖盘 | 整平,瞄准 | 测高差 |
经纬仪 | 有水平盘也有竖盘 | 对中,整平,瞄准 | 测水平角,竖角, 距离,高差 |
大平板仪 | 只有竖盘 | 对中,整平,定向,瞄准 | 测地形图 |
可作为地形测图的高程首级控制
图根水准精度指标少,要求低(△h允=10「n mm。」精度低,达到毫米级精度,可作为
地形测图图根点高程控制
三角高程测量速度快,一次测高差大,适用山区,达到厘米级精度,可作为地形测图碎
部点高程测量方法
5、测量是测定地面上的地物地貌的形状大小位置,并且绘制成地形图,精度低;
施工放样是把设计好的建筑物形状大小位置,在地面上标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精度高。
6、答: 标定隧洞中心线,定出挖进中线的方向和坡度,保证按设计要求贯通,同时控制挖进的断面形状,使其符合设计尺寸。
五、计算题 (共36分)
1、
点号 | 测站数 | 高差 m | 改正后高差 m | 高程 m | |
观测值 | 改正值 | ||||
BM1 | 20 | ||||
10 | 1.245 | -0.01 | 1.235 | ||
1 | 21.235 | ||||
6 | 1.001 | -0.006 | 0.995 | ||
2 | 22.23 | ||||
4 | -0.226 | -0.004 | -0.230 | ||
BM2 | 22 | ||||
20 | 2.020 | -0.020 | 2.000 | ||
Σ |
L=200 ╳3.14/180(23.33)=81.45m
E=200 ╳(sec (23020’)/2 –1)=4.22m
BC点的里程=(0+380。)-41。3=0+339。59
EC点的里程=0+339。59+81.45=0+421.04
MC点的里程=0+339。59+81.45╳1/2=0+380.32
3、解: (15分)
点号 | 观测左角 | 改正数 | 改正角 | 坐标方位角 |
° ′ ″ | ″ | ° ′ ″ | ° ′ ″ | |
A | 145 00 00 | |||
1 | 102 17 53 | +7 | 102 18 00 | |
67 18 00 | ||||
2 | 104 44 29 | +8 | 104 44 37 | |
352 02 37 | ||||
3 | 86 11 30 | +7 | 86 11 37 | |
258 14 14 | ||||
4 | 123 59 04 | +8 | 123 59 12 | |
202 13 29 | ||||
A | 122 46 26 | +8 | 122 46 26 | |
145 00 00 | ||||
1 | 102 17 53 | |||
Σ | 539 59 22 | +38 | 540 00 00 | |
辅助计算 | fβ=-38 fβ容=±60″ n =±134″>fβ 满足精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