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塑料/朔风 叫嚣/发酵 画舫/脂肪 本末倒置/倒行逆施
B. 侥幸/阻挠 绚烂/驯服 称职/职称 招摇撞骗/灯影幢幢
C. 棱角/菱形 窒息/对峙 稽首/稽查 舐犊情深/噬脐莫及
D. 延伸/筵席 瓦砾/罹难 按捺/奈何 挑三拣四/挑拨离间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大量待业人员寻工无着,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许多企业招聘不到足够的人员,“就业难”与“用工荒”折射出我国产业转型时期的“就业之殇”。
B.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C.90后青年人的舞台,他们不要循规蹈矩的流程,不要拘谨羞涩的胆怯,不要纷烦复杂的表演,只要张扬自我、直抒胸臆就好。
D.在刚刚过去的几场暴雨中,我市新建和改建的一大批项目经受住了严竣考验,而部分老城区的历史欠帐仍给老百姓带来不便且遭受了一定损失。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 历史博物馆多年。
(2)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归根,那 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3)人们 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 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4)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 ,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A.谪居 做客 不单/也 名声大噪 B.蛰居 做客 不单/也 享誉中外
C.蛰居 作客 不但/还 如日中天 D.蛰居 作客 不但/还 声名鹊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期间,各地的代表们期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能够制定更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
B.从2月6日起,一个“孔雀女”与江西“凤凰男”分手的“故事”刷爆网络,原因是上海城里的姑娘随江西农村的男友回家过春节,结果被“黑糊糊”的一顿年夜饭给吓跑了造成的。
C.“萨德”被视为对抗朝鲜核武器与导弹的终极手段,但矛头所指并非只有朝鲜,似乎也包含牵制中国的军事扩张、敦促中国切实履行对朝制裁决议的意图。
D.作为猴年第一部与北美市场同步上映的进口片,迪士尼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上周五登陆内地院线。不仅该片首周末两天票房破亿元,轻松超过去年同期的《超级陆战队》,而且刷新了迪士尼动画片在内地的首映票房纪录。
5.根据诗意,作者感到被“啮咬”“绞伤”的原因,最可能是:
花是无声的音乐/果实是最动人的书籍/当它们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我的日子被时计的齿轮/给无情地啮咬,绞伤/庭中便飞散着我的心的碎片/阶下就响起我的一片叹息 (杨唤《花与果实》)
A.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陆机《赴洛》)
B.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D.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情感与社交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在现代社会人们凡事都讲求效率,所以人们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他们打理这些复杂的关系。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相关的软件和应用。201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教授詹姆斯•麦克诺提设计出了一套“爱情测试”,主要方法是以大约三分之一秒的速度向受测者展示其伴侣的照片,然后要求他们用简短的词汇如“太好了”“太棒了”“可怕”“恐怖”等来尽快形容看到这些照片时的感受。据悉,这套测试的原理是心理学中的关联原则,从理论上来说,在看到大量的照片快速闪过后,受测者会沉浸在正面或负面的情绪中。这种测试有助于人们了解自己内心对于恋爱的真实想法,“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的婚姻美满,人们还会说服自己认为自己很幸福。但是,这些即时反应更能揭示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麦克诺提说。
在恋爱方面,最近也推出了“自动隐藏前任”功能,该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对前任隐藏自己的动态,并从以往的亲密照片中抹去标注自己的痕迹。如果之后思念前任,或与前任重归于好,则可以悄悄取消这项功能,前任并不会察觉到这一系列改变。方面表示,这项新功能将帮助那些正处于“人生中艰难时刻的人们”。
在社交方面,也有类似的软件。比如pplkpr,它可以帮助人们优化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社交。这款app能够帮人们监测出面对某人时身体各项数据的变化程度,还可以帮助安排与朋友约会的日程,也可以自动屏蔽不必要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而其依据是大数据,并不是测量人们细微的感情变化,所以其仍有值得开发的因素。开发这一应用的McCarthy和McDonald表示,他们并非想要控制人们的社交,而是希望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人际关系。发现不良人际关系,尽早结束不必要的社交,是其最大的意义所在。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尽可以把一切交给科技处理,包括情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能够省去人们不少麻烦,提高了人们的效率。但是感情对于人类来说,就像人类的灵魂,没有情感一切都无从谈起。未来,人们可能会在这些情感类应用的培养下,变得越来越懒惰。谈恋爱、交朋友之前,先要去问机器,去问人工智能,这将会损害人类的感性思考能力,让人类情商迅速降低,也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冷漠。科技的发达反而会造成情感的缺失与精神世界的贫瘠,这对人类来说将是非常可悲的。现在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如果人类真的到了事事都要依赖机器的地步,那么取不取代也就没有多大差别了。
6.关于詹姆斯•麦克诺提设计的“爱情测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个“爱情测试”是面对现代人高效处理复杂情感与社交关系的需求而设计的。
B.詹姆斯•麦克诺提设计的“爱情测试”以大约三分之一秒的时间向受测者展示自己伴侣的照片,然后要求他们用简短的词汇表达出感受。
C.这个“爱情测试”依据的原理是,人在短时间内看到大量照片闪过会沉浸在正面或负面的情绪中。
D.詹姆斯•麦克诺提设计的“爱情测试”有助于了解人们内心对恋爱的真实想法。
7.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心理学中的关联原则,可以通过测试人们的即时反应来了解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B.推出的“自动隐藏前任”功能通过隐藏或抹去用户前任的动态、痕迹来帮助那些正处于“人生中艰难时刻的人们”。
C.pplkpr能够帮助用户通过监测某人的身体各项数据的变化程度,安排或屏蔽与他的联系。
D.pplkpr软件的不完善之处是它依据的大数据“不是测量人们细微的感情变化”得来。
8.根据本文内容进行推断,下列中错误的一项是
A.将来科技更发达了,人们尽可以把一切(包括情感)交给科技处理,这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省去很多麻烦。
B.将来情感、社交类软件和应用可以帮助那些处于情感危机中的人们。
C.情感、社交类软件和应用的发达将导致人类情感缺失,感性思考能力和智商降低。
D.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它将会在很多方面超越人类。不久前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在“人机大战”中战胜李世石即可看作一个明证。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隋 论
【宋】苏辙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彼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既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而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术:权术
B.其弊果安在哉 果:到底
C.寸攘尺取 攘:夺取
D.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异:特殊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 蟹六跪而二螯
B.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C.而独死于杨素之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跟秦朝的灭亡有关系的一组是
①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
②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
③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
④以术留天下
⑤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
⑥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让天下人归附,他们心态平稳,实行的宽松。过于紧张、害怕失去天下,最后往往适得其反。
B. 苏辙认为秦隋统治者失去天下的主观原因是过于紧张害怕失去天下的心理以及采用惨急的,不够宽松。
C. 全篇通过对人与物的关系的剖析,得出如果过于在乎外在事物,反而容易失去的道理。
D. 自从周朝政治衰败,诸侯之间相互争霸,而秦国却凭借不过千里山西之地艰难地夺得天下,统一了六国。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2.本卷共11小题,共114分。
题号 | 13 | 14 | 15 | 16-18 | 19-20 | 21 | 22 | 23 | 总分 |
得分 |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8分)
多景楼
曾 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①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②!
【注】 ①钟呗:撞钟和唱诵声。②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1)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它们的作用。(3分)
答: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
(3)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2)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3)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4)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 (曹操《短歌行》)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
芦芙荭
顺子站在回村的路口。现在是秋天,风舔光了树上的叶子,他看见自己家的房子闪烁在那片树林里。
三年了。他离开村子都三年了。
顺子自出生起至上高中,就没离开过这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都是靠种地为生,每天早上,屋外树上的鸟儿一开始喳喳,他们就起了床,孩子们背了书包去上学,大人们便扛了锄头下地去干活。一把锁锁了门,一把钥匙就丢在门槛下,全村人都可合法地使用,家家户户都这样。
在村里,谁都知道谁家的钥匙放在什么地方。有时,老张家在地里干活,种子用完了,要回家去取种子,老李便从地里冒出头对他喊:“老张呀,顺道上我家去取壶水给我捎来吧。”老张就会走到老李家门前,从老李家门槛下取出钥匙开了门,拿了水壶。那样子就好像是进自家的门一样。因此,有了门槛下那把合法的钥匙,锁在村子里就成了风景的一个亮点,有了另一种耀眼的意义。
顺子家的钥匙也是放在门槛下的。顺子的父亲几年前就逝世了。尽管那时顺子已远离村子上了高中,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但顺子的母亲还是习惯将钥匙放在门槛下。顺子明白,母亲是怕自己在地里忙了,他回来进不了门。
可是,就在三年前,顺子的母亲突然就病倒了,村子里的人帮忙将顺子的母亲送到了县医院。当医生告知顺子他母亲的病情时,顺子呆住了。要治好母亲的病,需要一大笔钱。
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哪来的这么多钱呀。
顺子整整想了几天,救母心急,他决定铤而走险。
顺子有个同学曾带顺子去过他家,同学的父亲是家企业的老板,很有钱,他家的保姆就是顺子同村的人,就在前两天,他的同学告诉他,他们一家要去国外旅游。
那天晚上,顺子等护士查过房,母亲也睡下后,便一个人悄悄出了门。
他在那扇门前定定地站了好长时间,屋里却没有动静。
在确定屋里确实没有人后,顺子从身上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工具。
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利,顺子将钱全部拿了出来,又放了一些回去,想了想,又放了些回去。他将手里的钱掂了掂,确定这些钱足够给母亲治病了,才将钱揣进包里,欲出门,看见柜子上有纸笔,抖动着手,又不知怎的,他写了四个字:窃钱救母。他想,同学认得他的笔迹,便没有留名。
两天,仅仅两天,就将顺子从医院里带走了。
顺子被定为盗窃罪,判了三年……
现在顺子借着黄昏作掩护,悄悄地走到自家的门前。
门锁着,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
顺子习惯地弯下身子,将手伸进门槛下面。竟然摸到了钥匙,还是那把,三年呀,难道这把钥匙一直在门槛下躺了三年?
顺子进了门,又拿出那把锁,把手从门缝伸出去,将门锁上,顺手将钥匙放在了门槛下。这样,从他门前经过的人,就不会发现他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
屋子里的一切都和三年前一样,不一样的是,三年前,每次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忙前忙后,而现在,母亲却一动不动地待在墙上的黑边相框里……
那天晚上,顺子是这三年来第一次睡的一个好觉。直到第二天快中午时,他才被开锁的声音弄醒。顺子从卧房里走出来时,见一个女人正推开他家的门,走了进来。
女人看见顺子,吃了一惊。接着,她的脸由吃惊变为了惊喜。“顺子,你回来了?”
这女人是同学家的保姆,她怎么进到家里来了?
顺子的疑惑写在了脸上。那保姆便说:“顺子,回来了好呀,村里人都说你是个孝子。村主任便安排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你家帮着打扫打扫,他想让你回来时,家里是干干净净的。这不,今天轮到我了。”
保姆说完,就开始扫地抹桌子,并不无内疚地对顺子说:“你的同学……在国外来电话说我不该报你的案……说你留了字,三年后你就会赚到钱还他,我弄得你三年无法赚钱……”
顺子在抹泪,那泪越抹越多,他不知道当时是保姆报的案,他说:“不,你做得对,我做错了,我没用合法的钥匙开门……我用犯法的手段没有救活母亲的命……”
保姆说,不要哭。
顺子抹干眼泪继续说:“但是,这三年我也赚了,赚到了比钱还贵重的东西,我懂了:人人心里都要有一把守法的锁,守法和生命一样重要……”
这时已近中午,顺子看见村子里的人开始陆续从地里回来,他们走到门前,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合法的钥匙,每道门上都有一把锁。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11期》,有删改)
16.小说在刻画顺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7.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答:
18.小说结尾描写顺子看到的画面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9.小说写顺子刚到家时感到“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你认为最后他是否会在村子里待下去呢?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20.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顺子因盗窃被判刑,三年过后他回到村子,虽然看见自家房屋时有些慌张,但走到自家门前时仍自信能摸到钥匙。
B.顺子因同学家保姆的举报被判了三年刑,保姆认为自己不该报案,一直内疚不已,因此主动到顺子家打扫卫生弥补过失。
C.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插叙了顺子因偷钱为母亲治病而被判刑的事件,巧妙地促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颇具匠心。
D.小说的侧面描写非常成功,顺子的同学就是借助保姆的话出场的,他认为顺子根本不是盗窃,会赚来钱还给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
E.发生在顺子与众村民之间的故事,说明不仅每户人家的门槛下有一把合法的钥匙,每个人的心灵上也应该有一把合法的钥匙。
六、(12分)
21.下面一段文字是关于去年“九·三大阅兵”空中梯队呈现的亮点的解说,请概括其中的三个亮点,每点不超过15个字。(6分)
2015年 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陆、海、空三军航空兵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有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 ① 。历次大阅兵见证了共和国航空力量成长壮大的足迹: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空军只有17架飞机;1999年国庆阅兵,三军航空兵首次联合受阅;2009年,14型151架飞机受阅,规模超过了以往。这次阅兵,空中梯队规模更大,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空军航空兵机型和数量都超过了历次阅兵,创下历史之最。
二是 ② 。这次阅兵,一些老旧机型没有了,增加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新装备,新一代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舰载机、直升机等多型飞机均为列装后首次参阅。
三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编队队形新颖震撼。……
四是拉烟、空中护旗等呈现方式增强美感。……
五是 ③ 。“领导带头参训、第一架次受阅”是空军历次阅兵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本次阅兵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有的将军担任梯队机长,有的担任梯队空中指挥员,有的既担任指挥部领导,又驾机直接受阅。还有多名师长、团长直接上阵带飞。
①
②
③
22.汉字的字体主要有:甲骨文、全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每一种字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除篆书以外的一种字体,仿写一句话。(6分)
例:篆书古雅凝重,落笔便是天地间万物的拓印,字形瘦劲挺拔,修长流畅,线条圆润刚直、愈圆愈方,仿佛在金石上演绎着诸子百家的主张。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期,电视台推出“你觉得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的专访:老王说,可学无止境,我每天给国家做出一点贡献,让国家有进步,这就是最好的时光;小刘说,和大家一起熬夜造机器人参加比赛,便是最好的时光;大李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一片寂静的林荫道,一杯咖啡,一本书,听着悦耳的鸟鸣,静静品读一下午。
这三种“时光”,你认为哪种“最好”?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