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分项工程的评分值满分为100分,实测项目采用( )计算。
A.算术平均法 B.累计求和法 C.加权平均法 D.数理统计法
2.路面底基层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属于( )。
A.单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D.子项目
3.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不测( )。
A.弯沉 B.平整度 C.压实度 D.抗滑性
4.建设项目中,桥梁工程按特大桥、大桥、中桥分别作为一个( )评定。
A.单位工程 B.主体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5.分项工程的( )不符合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A.基本要求 B.外观鉴定 C.实测项目 D.质量保证资料
6.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 )。
A. 88% B.90% C.92% D.94%
7.在进行工程质量评定时,实测项目的规定( )是指任一个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
A.极值 B.最大值 C.标准值 D.最小值
8.在沥青混合料质量总量测试时,计算机必须逐盘采集沥青结合料的实际使用量及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量,计算油石比,与设计值及容许的波动范围相比较,评定是否符合要求,如果连续( )锅以上都出现不合格情况,宜对设定值进行适当调整。
A. 2 B.3 C.4 D.5
9.在沥青混合料质量总量试验中,作为施工质量检验的依据是( )。
A.各个指标总的平均值 B.各个指标总的标准差
C.各个指标总的变异系数 D.各个指标总的总合格率
10.车辙试验的目的是检测沥青混合料的( )性能。
A.抗滑 B.抗裂 C.抗疲劳 D.热稳定
11.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 )的砂。
A.空隙率大 B.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大 C.比表面积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12.通过37.5mm筛、留在31.5mm筛上的该粒级粗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时当其颗粒长度大于( )为针状颗粒。
A.90mm B.75.6mm C.82.8mm D.88.6mm
13.关于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试验的叙述:①芯样劈裂试验可以评定结构品质,作为仲裁试验或工程验收的最终依据;②试验前应描述并记录芯样的外观;③试验前应测定芯样的直径和长度;④试验前芯样应在20℃的水中浸泡40h;正确的描述有(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采用顶面法测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试件标准养生龄期为( )。
A.7天 B.28天 C.90天 D.180天
15.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时,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 )以上,按水泥稳定类进行组成设计。 A.30% B.40% C.50% D.60%
16.有关EDTA滴定法的描述有:①适用于工地快速测定水泥和石灰稳定土中水泥和石灰的剂量;②可用于检查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③对于不同时间配制的EDTA标准液,只要控制配制质量.可以重复使用标准曲线;④改变水泥或石灰不会影响标准曲线;⑤改变素集料需要重新确定标准曲线:描述错误的有( )。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无A.能保持试件养生温度60℃±1℃,相对湿度90%以上
B.能保持试件养生温度60℃±1℃,相对湿度95%以上
C.能保持试件养生温度45℃±1℃,相对湿度90%以上
D.能保持试件养生温度45℃±1℃,相对湿度95%以上
18.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的加载速率应保持( )。
A.1mm/min B.5mm/min C.10mm/min D.50mm/min
1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圆柱形)制作过程中,拌和均匀后的试料应放在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对于细粒土浸润时的含水量应( )。
A.按最佳含水量加水 B.比最佳含水量少3%
C.比最佳含水量少1%-2% D.比最佳含水量多1%-2%
20.路面渗水试验应( )。
A.边施工边测试 B.施工前测试 C.施工结束后 D.开放交通时
21.摆式仪测试前,摆式仪调零步骤的允许误差为( )。
A.±4 B.±3 C.±2 D.±l
22.手工铺砂法试验在每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应为( )。 A.0~3m B.3~5m C.5~8m D.8~10m
23.激光平整度仪采集的数据是( )。
A.路面绝对高程值 B.100m计算区间内路面高程平均值
C.路面相对高程值 D.100m计算区间内路面高程最大值
24.沥青面层压实度是指( )。
A.现场实际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B.现场实际湿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湿密度之比 C.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D.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之比 25.灌砂法测定基层现场密度的工作有:①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②选取挖出材料代表性样品,测定含水量;③称取所有挖出材料质量;④沿基板中孔凿试洞,并收集挖出材料;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⑥选择试验地点,并清扫干净;⑦放置灌砂筒,打开开关让砂流人试坑;⑧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⑨称取一定质量标准砂,并装入灌砂筒;正确测定步骤为( )。
A.⑥⑨⑤⑧④②③⑦① B.⑤⑧⑥⑨④③②⑦①
C.⑥⑤⑧⑨④③②⑦① D.⑤⑧⑥⑨④②③⑦①
26.SMA、OGFC等嵌挤型混合料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 ),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
A.1.5倍~2.0倍 B.2.0倍~2.5倍 C.2.5倍~3.0倍 D.3.0倍~3.5倍
27.对于以下几种材料和最大密实度试验方法,①粘性土;②砂砾;③二灰碎石;④AC-13型沥青混凝土;⑤沥青碎石(空隙率为10%);⑥振动台法;⑦水中重法;⑧重型击实法;⑨体积法。对应关系全部正确的是( )。
A.①→⑧,②→⑨,③→⑨,④→⑦,⑤→⑥ B.①→⑥,②→⑥,③→⑧,④→⑦,⑤→⑨ C.①→⑧,②→⑥,③→⑨,④→⑧,⑤→⑦ D.①→⑧,②→⑥,③→⑧,③→⑦,⑤→⑨ 28.3m直尺测定路面平整度的叙述有:①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常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②等距离连续测定计算标准差,用于施工质量控制;③为路基路面质量检查验收或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④一般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⑤已形成车辙的旧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错误叙述为( )。
A.①② B.④⑤ C.③⑤ D.②③
29.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时,对于内外侧轮迹带的车辙深度D1和D2,以( )作为断面的车辙深度。 A.其中最小值 B.两者平均值 C.其中最大值 D.两者之差值
30.基层或者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 )测定。
A.挖坑法 B.钻孔法 C.短脉冲雷达 D.几何尺寸
二、判断题(共30题,共30分)
1.某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评分为68分,经返工处理后评分为80分,复评结果为合格。( ) 2.路基压实度指标需分层检测,强调此要求是为了确保分层压实质量。( )
3.路基压实度评定中,较短路堤施工段的分层压实度应点点符合要求,且样本数不少于10个。( ) 4.路面表层平整度规定值是指交工验收时应达到的平整度要求。( )
5.浆砌排水沟评定检查中发现砌体出现裂缝或空鼓,应要求处理后再评定。( )
6.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和钢筋混凝土路面外观鉴定中,若有干缩、温缩裂缝,应进行减分。( ) 7.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鉴定得分与建设项目的总投资额有很大关系。( )
8.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是路用沥青混合料重要性能之一,其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 ) 9.具有较好高低温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是骨架密实型。( )
lO.以沥青用量为纵坐标,以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指标为横坐标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1 1.水泥混凝土的最佳砂率是指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使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最大的砂率。( )
12.水泥混凝土用水的硫酸盐含量(按S02计)超过1.5%均不能使用。( )
13.路面水泥混凝土中可使用Ⅲ级粉煤灰,但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配检验。( )
14.路面工程实测项目规定的检查频率为单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检查频率。多车道时按车道数增加。 ( )
15.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轻型击实或重型击实标准制作试件。( )
16.二灰稳定时,不宜选用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 )
17.公路路面刚性类基层主要有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及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层。( ) 18.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间接抗拉强度劈裂试验应制备6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应制备9个和13个。( )
1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同一组试件试验中,采用2倍均方差方法剔除异常值。( ) 20.烘干法测定含水量,对于水泥稳定材料应将烘箱温度调到105℃,对于其他材料应调至ll0℃。21.车载式颠簸累计仪减震性越好,测得的VBI值越小。( )
22.弯沉质量评定的合格标准为弯沉代表值大于等于设计弯沉值。( )
23.路面基层完工后应按时浇洒透层油,透层油透入深度不小于3mm。( )
24.抗滑构造深度反映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能力,其值应该越大越好。( )
25.采用钻机取芯法测量路面厚度时,钻头直径必须为~lOOmm。( )
26.路表构造深度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 )
27.渗水试验时,若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基本不渗水或根本不透水,可停止试验。但需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
28.错台的测定位置,都是以行车道错台最大处纵断面为准。( )
29.沥青路面车辙测试结果只可以用来评定路面使用状况,无法计算维修时的工作量。( ) 30.手工铺砂法时,当无刮平尺时,可以用30era钢板尺代替。( )
三、多选题(共20题,共40分)
下列各题均有2个或2个以上备选答案符合题意,有错误选项不得分,选项正确但不完全的每个选项0.5分,完全正确得满分。
1.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检测的基本要求内容中,正确的是( )
A.路拌深度应达底层 B.水泥用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
C.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块应经粉碎
D.碾压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覆盖或者洒水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2.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 B.对规定检查项目采用现场抽样方法
C.发现外观缺陷.应进行减分 D.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 3.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外观鉴定内容中,路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 )等现象,否则应予以相应扣分处理。
A.松散 B.裂缝 C.油包 D.波浪
4.砌体挡土墙的实测项目有( )。
A.砂浆强度 B.压实度 C.平面位置 D.断面尺寸
5.沥青混合料按施工温度分类,可有( )
A.高温沥青混合料 B.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C.常温沥青混合料 D.低温沥青混合料 6.属于高级路面的是( )。
A.水泥混凝土路面 B.沥青混凝土路面 C.沥青表处 D.沥青贯人式路面
7.提高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措施有( )。
A.加抗剥落剂 B.加一定剂量水泥 C.增加矿粉 D.加一定剂量石灰
8.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主要有( )。
A.空隙率 B.VCA C.稳定度和流值 D.沥青饱和度
9.有关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有( )。
A.强度试验 B.抗冻性试验 C.抗磨性试验 D.碳化试验与钢筋锈蚀试验
10.不宜采用二灰进行稳定的土有( )。
A.硫酸盐含量为0.3%的土 B.土块最大粒径大于15mm
C.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 D.塑性指数为15的粘性土
11.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的甲、乙、丙法,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层锤击次数不一样 B.锤击层数都不一样 C.试筒尺寸不一样 D.平均单位击实功一样 12.下列几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梁式)的制作步骤中,正确的有( )。
A.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B.平行试件个数为13个
C.采用击实法制备试件 D.脱模后,称取试件质量
13.有关石灰、水泥稳定材料中石灰、水泥剂量测定(EDTA滴定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适用于水泥终凝之前的水泥含量测定
B.不适合测定水泥综合稳定材料中结合料的剂量
C.试液用EDTA--钠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试液颜色呈玫瑰红色为终点
D.工地实际水泥剂量较大,则素集料和低剂量水泥的试样可以不做试验,但应有两种剂量大于实际剂量和两种小于实际剂量
14.关于连续式平整仪法检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续式平整仪是反应类测试设备 B.连续式平整仪的技术指标是标准差
C.连续式平整仪可以用于沥青面层的检测 D.连续式平整仪检测速度快
15.以下回弹弯沉测定值可以供交工和竣工验收使用的有( )。
A.路基弯沉值 B.路面基层弯沉值 C.沥青路面弯沉值 D.水泥路面弯沉值
16.沥青路面车辙测试后,所提交的报告中应包括( )。
A.试验方法,路段描述(里程桩号、路面结构、横断面图等) B.断面的横断面图
C.断面的最大车辙深度表 D.各评定路段的最大车辙深度及平均车辙深度
17.半刚性基层上喷洒透层油,渗透深度测试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有( )。
A.在透层油基本渗透或喷洒48小时后进行测试 B.在测试段内随机选取芯样位置
C.芯样直径宜为~100mm或~150mm.芯样高度不宜小于50mm
D.检查频率为每5000hi2取1组.每组6各芯样
18.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时,测定完成后还要测定试验点的( )。
A.CBR B.含水量 C.压实度 D.密度19.落锤式弯沉仪可用于( )。
A.测定路面的动态弯沉 B.测定路面回弹弯沉值 C.计算CBR值 D.反算路面回弹模量 20.环刀法可以现场测定( )的密度和压实度。
A.刚碾压完的石灰稳定细粒土 B.养生1天后的石灰稳定细粒土
C.养生3天的石灰稳定细粒土 D.路基细粒土
四、问答题(本题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共5题,共50分)
1.在沥青混合料拌和厂。试验工程师必须从哪些方面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分) 2.现场采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模量时,需要测定总影响量,为什么?(10分)
3.试述沥青喷洒法施工的沥青用量测试的试验步骤。(10分)
4.某公路工程公司中标一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春季施工,底基层为20cm厚、剂量为12%的石灰稳定土:基层为35cm厚、剂量为4.5%的水泥稳定碎石,均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某日抽检基层混合料水泥剂量的EDTA滴定试验结果为:滴定管初读数为1.2 ml,初读数为13.2 ml,与抽检结果对应的标准曲线如图所示(图略)。请根据试验结果计算确定水泥剂量,并分析水泥剂量控制的合理性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10分)
5.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仅有路基、路面两大单位工程,其中路基工程的分部工程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通道工程和排水工程.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分项工程仅有土方路基1项。施工单位在此部分作业完后,按规范对其进行了自检工作,其中土方路基自检情况如下:
(1)现场基本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2)实测项目情况,如下表:
(3)外观鉴定:
A、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B、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无亏坡现象。
C、一处弃土堆置于路边缘处,占约半米的路基表面,外观缺陷扣2分;无水土流失现象。
除土方路基工程外.检验评定得出的其他分部工程的得分为:涵洞、通道工程得分85分(分项工程均合格),排水工程(含浆砌排水沟分项工程和急流槽分项工程,合格)得分82分。路面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均合格)的评定得分为88分。(路基土石方工程属主要工程,其权值为2,涵洞、通道工程为一般工程,权值为1。排水工程为一般工程,权值为l。)
根据以上相关信息数据,计算土方路基分项工程的评分值,评定路基土石方分部工程,计算路基单位工程、路面单位工程评分值,评定建设项目是否合格。(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