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222306)
一、名词解释
1、通过宿主:有些寄生虫在感染阶段侵入非专性宿主体内能进行一段时间的发育,但最后因条件不适而中途死亡,这种非专性宿主称为绝路宿主。
2、终末宿主 :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感染性幼虫:二期或三期具有感染能力的幼虫。
4、柯核氏体: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形成多核虫体为裂殖体。
5、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
6、遗传传播:病原进入昆虫体内的生殖器官中,并进入卵内,待虫卵孵出幼虫时,幼虫又将病原传给其它动物。
7、带虫免疫 :寄生虫感染常引起宿主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此时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未完全消除,维持在低水平。
8、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形成许多子孢子的过程。
9、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
10、生物性传播:病原进入昆虫体内,并要在其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才能达到感染阶段。病原对昆虫要求严格。
11、三宿主蜱:幼蜱、若蜱和成蜱分别在三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都需要离开宿主落地蜕皮或产卵。
12、配子生殖:分离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由裂殖体形成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大、小配子体再发育形成许多在大配子、小配子,小配子钻入大配子内结合形成合子。
13、媒介: 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低等动物,通常是指传播血液原虫的节肢动物。
14、南雷氏小体:发育成熟的肉孢子虫包囊,其小室中包藏着许多肾形或新月形的滋养体(缓殖子),又称为南雷氏小体。
15、免疫逃避:寄生虫能在具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生存,甚至可以繁殖,不为宿主所消灭的现象。
二、填空题
1、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动物 。
2、片形吸虫病的病原包括 肝片吸虫 、 大片吸虫 ,动物患片形吸虫病的生前病原学诊断方法为 循序沉淀法 。
3、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性阶段为 尾蚴 ,该虫体寄生于人畜的 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其中间宿主为 钉螺 。
4、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 扁卷螺科的淡水螺 ,终末宿主为 人和猪 ,寄生部位为 小肠 。
5、华枝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是 淡水鱼、虾 ,治疗华枝睾吸虫病可选用 丙硫咪唑(三氯苯唑或三特) 等。
6、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的 肝脏胆管 ,中间宿主是 椎实螺科的淡水螺 ,治疗动物肝片形吸虫病时可选用 丙硫咪唑(三氯苯唑或三特) 等药物。
7、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的 肠道 ;中间宿主是 地螨 ;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 丙硫咪唑(吡喹酮或甲苯咪唑) 等药物。
8、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 脑和脊髓 ,其成虫名称是 多头多头绦虫 ,该绦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 犬等肉食动物 。
9、猪囊尾蚴寄生于猪和人的 肌肉 ;猪囊尾蚴的成虫名称是 猪肉绦虫 ,成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 人 。
10、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牛、羊动物和人 ,终末宿主是 犬等肉食动物 ,治疗犬的细粒棘球绦虫病可选用丙硫咪唑(吡喹酮或甲苯咪唑) 等药物。
11、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为 剑水蚤 ,终末宿主为 水禽及野生雁形目鸟类 ,治疗矛形剑带绦虫时可选用 丙硫咪唑 等药物。
12、犬恶丝虫寄生于犬的 右心室和肺动脉 ,中间宿主为 蚊和蚤 ,治疗犬恶丝虫病可选用伊维菌素 等药物。
13、鸟蛇线虫寄生于鸭的 颌下、颈、腿等皮下结缔组织 ,形成以 瘤样肿胀 为特征,在该虫的发育过程中以 剑水蚤 中间宿主。
14、野猪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 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中间宿主为 蚯蚓 ,治疗猪后圆线虫病的药物可用 左咪唑 等药物。
15、刚地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是人和各种动物 ,终末宿主是 猫及山猫 ,治疗弓形虫病时可选用 磺胺嘧啶 等药物。
16、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的 红细胞 ,传播媒介是 微小牛蜱 ,治疗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时可选用 三氮脒 等药物。
17、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鸡的 盲肠 ,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药物可选用 莫能菌素(拉沙里霉素或马杜拉霉素等) 等药物,治疗该病可选 氨丙啉(尼卡巴嗪或地克珠利等) 等药物。
18、牛皮蝇蛆寄生于黄牛、牦牛等的 背部皮下组织 ,羊狂蝇蛆寄生于羊的 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 ,治疗蝇蛆病可选用 伊维菌素 等药物。
19、疥螨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 皮肤表皮层 ,痒螨寄生于动物的 皮肤表面 ,蠕形螨寄生于动物的 毛囊和皮脂腺 。
20、请写出三种寄生于鸡体的寄生虫 鸡蛔虫 、 异刺线虫 、 透明前殖吸虫 。
(三)单项选择题
1、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的( A )
A. 瘤胃 B.肺脏 C.胰脏 D.结肠
2、前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 B )
A.蚂蚁 B.蜻蜓 C.草螽 D.淡水鱼
3、矛形剑带绦虫的终末宿主是( D )
A.犬 B.猪 C.鸡 D.鹅
4、泡状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A )
A.猪 B.剑水蚤 C.甲螨 D.兔
5、羊仰口线虫寄生于羊的( C )
A.真胃 B.瘤胃 C.小肠 D.盲肠
6、毛首线虫的感染途径是( B )
A.经皮肤感染 B.经口感染 C.胎盘传播 D.接触传播
7、牛皮蝇蛆的宿主是( B )
A.猪 B.牛 C.羊 D.鸡
8、吉氏巴贝斯虫的终末宿主是( C )
A.微小牛蜱 B.蚊 C.犬 D.牛
9、沙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 B )
A.蠓 B.蚋 C.鸡 D.兔
10、雌雄异体的寄生虫是( D )
A.莫尼茨绦虫 B.孟氏迭宫绦虫 C.腔阔盘吸虫 D.日本分体吸虫
11. 脑多头蚴生于( A )
A. 黄牛、水牛、骆驼等的脑、脊髓中 B. 人的脑、脊髓中 C . 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 D. 犬、狐、狼等的脑、脊髓中
12. 若剖检时在猪的盲肠内见到外形如鞭状的乳白色线性虫体,且粪检见到大量椭圆形,棕黄色,呈腰鼓形,两端有卵塞结构的虫卵,则可以初诊为( D )
A.异刺线虫病 B. 毛细线虫病 C. 龙线虫病 D. 毛首线虫病
13. 不寄生于家畜肝脏的寄生虫的是( C )
A.肝片形吸虫 B.大片形吸虫 C.仰口线虫 D.华支睾吸虫
14. 不能寄生于鸡体的寄生虫是( C )
A.住白细胞虫 B. 组织滴虫 C. 鹿网尾线虫 D. 透明前殖吸虫
15. 胎生网尾线虫可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部位是( B )
A.肝脏 B.气管及支气管 C.大肠 D.肌肉
16. 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牛的( B )
A.肝脏 B.有核细胞和红细胞 C.心脏 D.肺脏
17. 疥螨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D )
A.经皮肤感染 B.经口感染 C.自体感染 D.接触感染
18. 下列不属于内寄生虫的是( A )
A.微小牛蜱 B.猪带绦虫 C.姜片吸虫 D.钩虫
19. 禽类组织滴虫可由( C )进行传播
A. 肝炎病毒 B. 大肠杆菌 C. 异刺线虫 D. 球虫
20. 牛皮蝇蛆病的主要危害是( C )
A. 影响采食和生殖 B. 影响采食和引入病原 C. 影响采食和引起皮肤受损 D. 神经症状和鼻腔炎症
21. 寄生于牛羊胰脏内的吸虫为( B )
A. 双腔吸虫 B. 阔盘吸虫 C. 肝片吸虫 D. 同盘吸虫
22. 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 B )
A. 小肠 B. 腹腔 C. 脑 D. 肌肉
23. 食道口线虫又名( B )
A. 结节虫 B. 鞭虫 C. 肺线虫 D. 胃线虫
24. 虱属于( C )
A. 内寄生虫 B. 蠕虫 C. 外寄生虫 D. 原虫
25. 包虫病的病原是( A )
A.棘球蚴 B. 多头蚴 C. 细颈囊尾蚴 D. 牛囊尾蚴
26. 下列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是( B )
A. 猪蛔虫病 B. 弓形虫病 C. 猪肾虫病 D. 猪肺虫病
27. 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A )
A. 淡水螺 B. 石蟹 C. 蚂蚁 D. 蜻蜓幼虫
28. 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体节的主要区别在于( B )
A. 节片长度 B. 体节间腺 C. 节片宽度 D. 有无子宫孔
29.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后,内含( B )
A.四个子孢子 B.四个孢子囊 C.二个孢子囊 D.二个子孢子
30. 引起鸡盲肠肝炎的病原体是( C )
A.住白细胞虫 B.鸡盲肠球虫 C.组织滴虫 D.异刺线虫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羊的寄生虫中,可寄生于羊肠道的寄生虫有( ACD )
A. 扩展莫尼茨绦虫 B. 猪囊虫 C. 羊仰口线虫 D. 小隐孢子虫
2. 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牛的双芽巴贝斯虫病的药物有( ACD )
A.贝尼尔 B.吡喹酮 C.黄色素 D.台盼兰
3. 下列寄生虫病中,可选用丙硫咪唑治疗的有( AC )
A.鸡蛔虫病 B.弓形虫病 C.肝片吸虫病 D.鸡球虫病
4. 下列药物中,对蜱螨等外寄生虫有效的药物是( AD )
A. 伊维菌素 B . 左旋咪唑 C. 丙硫咪唑 D. 双甲脒
5. 下列寄生虫中,属于内寄生虫的是( AC )
A. 肝片吸虫 B . 疥螨 C. 弓形虫 D. 蠕形螨
6. 姜片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要经过以下几个发育阶段( ABCD)
A. 胞蚴 B . 尾蚴 C. 囊蚴 D. 雷蚴
7. 寄生在牛、羊肝脏胆管的吸虫有( AC )
A. 肝片吸虫 B. 前后盘吸虫 C. 双腔吸虫 D. 阔盘吸虫
8. 蠕虫包括( ABCD )
A. 线虫 B. 绦虫 C. 吸虫 D. 棘头虫
9. 寄生在猫小肠内的寄生虫有( AC )
A.猫弓首蛔虫 B.犊新蛔虫 C.猫钩虫 D.犬恶丝虫
10. 饱和盐水漂浮法适合检查( AB )
A.蛔虫卵 B.各种动物的球虫卵囊 C.吸虫卵 D.棘头虫卵
11. 寄生在牛、羊真胃内的线虫有( ACD )
A. 捻转血矛线虫 B. 莫尼茨绦虫 C. 奥斯特线虫D. 马歇尔线虫
12. 用于驱除牛羊消化道线虫的药物,可选( C D )
A.贝尼尔 B.螨净 C.吡喹酮 D.丙硫咪唑
13. 属于兔球虫病病原的有( B C)
A.堆形艾美耳球虫 B.斯氏艾美耳球虫 C. 肠艾美耳球虫 D. 毒害艾美耳球虫
14. 可寄生于家畜肺脏的寄生虫有( ABD )
A.胎生网尾线虫 B.丝状网尾线虫 C.毛首线虫 D.棘球蚴
15. 下列寄生虫的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的有( AC )
A.日本血吸虫 B.猪蛔虫 C.肝片吸虫 D.食道口线虫
五、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饱和盐水漂浮法适用于检查粪便中的线虫卵、绦虫卵、吸虫卵和球虫卵囊。( × )
2. 猫弓首蛔虫寄生于猫等动物的肝脏中。( ×)
3. 日本血吸虫感染终末宿主的阶段为囊蚴。( × )
4. 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 √ )
5. 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肝脏、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 × )
6. 粗纹食道口线虫可寄生于反刍动物和猪的大肠。( √ )
7. 旋毛虫的幼虫和成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但完成生活史又必须更换宿主。( √ )
8. 蜱的生活史阶段包括卵—幼蜱—成蜱。( × )
9. 治疗火鸡组织滴虫病可选用甲硝唑。( √ )
10. 鸡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为蠓和蚋。( √ )
11. 鸡蛔虫的生活史像猪蛔虫一样,在体内具有复杂的移行过程。( × )
12. 猪囊虫病的生前诊断可采用粪便的饱和盐水漂浮法。( × )
13. 改掉吃生猪肉的习惯是预防人感染猪囊虫病和旋毛虫病的关键。( √ )
14. 吸虫、绦虫皆为雌雄同体,线虫为雌雄异体。( × )
15. 蜱的幼虫和成虫均有四对足。( × )
16. 曼氏迭宫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地螨。( × )
17. 猪蛔虫可引起猪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蠕虫性肺炎。( √ )
18. 椎实螺可作为东毕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 )
19. 似囊尾蚴为莫尼茨绦虫的中绦期形式。(√ )
20. 猪囊尾蚴的成虫是豆状带绦虫。( × )
21. 豆状带绦虫是细颈囊尾蚴的成虫。(×)
22. 姜片吸虫的生活史中需要2个中间宿主。( × )
23. 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 )
24. 日本血吸虫为雌雄异体的吸虫。(√ )
25. 多头蚴病为人畜共患的绦虫蚴病。( × )
26. 任何寄生虫一生都离不开宿主。( × )
27. 猪棘头虫寄生于胃。( × )
28. 囊尾蚴为牛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形式。(√ )
29. 火鸡黑头病的病原是组织滴虫。(√ )
30. 原虫属于单细胞寄生虫。(√ )
六、简答题
1. 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机理。
答:(1)夺取营养:寄生虫以宿主已消化和半消化的食物为营养、或以血红蛋白为食物或以宿主的组织液以及被它们破坏的组织为食物。(2)机械性损伤:虫体以吸盘、口囊等特殊器官附着在胃、肠等脏器的粘膜上,或幼虫移行穿透各组织,或在肠管、胆管及支气管等内聚集或压迫被寄生的脏器和周围组织。(3)毒素作用: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等可引起宿主的局部或全身中毒或免疫病理反应。(4)带入病原引起继发感染。
2. 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
答:(1)经口感染:寄生虫的虫卵、幼虫通过粪、尿等分泌物、排泄物排到外界,污染环境、饲料和饮水等,造成经口感染的机会。(2)经皮肤感染:一种为主动钻入皮肤,一种为经节肢动物传播。(3)接触感染: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同坐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寄生虫病原。(4)经胎盘感染:幼虫随怀孕动物的血液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体内。(5)自身感染。(6)经呼吸道感染。
3.进行动物驱虫时应注意的问题?
4.
答: (1)正确选用驱虫药物;(2)用药量要准;(3)保证驱虫的安全:大群驱虫之前,要先作小群驱虫试验,再推广;(4)防止病原扩散:驱虫后,粪便和虫体要进行生物热处理;(5)驱虫效果的检查:投药后应注意观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日本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答:(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对病人、病畜进行普查和同步治疗。(2)消灭中间宿主:采用物理法或化学法或生物法灭螺。(3)加强水、粪便管理:粪便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流行区,使用井水或经石灰处理的水源作为动物的饮水。(4)安全放牧:在血吸虫感染季节,禁止动物到有螺草洲、草坡放牧。(5)以机耕代替畜耕。
5. 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
答:(1)急性期:短时间内,随草食入大量囊蚴所致。患羊体温升高,食欲大减或废绝,精神沉郁,可视粘膜苍白,偶尔出现腹泻,触诊肝区敏感等,常在出现症状后3-5天死亡(3分)(2)慢性期:吞食中等量的囊蚴引起。患畜表现为精神沉郁,进行性消瘦、被毛粗乱、瘤胃膨气或驰缓,反复出现腹泻,后期颌下、胸前和腹下部出现水肿,可视粘膜呈瓷白色,扣诊肝脏浊音界扩大。后期,卧地不起,因恶病质而死亡。
6.猪弓形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答:高热、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在耳、鼻、下腹、股内侧等处出现淤血斑或发绀,后肢软弱无力,喜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严重的呼吸困哪,如犬坐势张口呼吸,甚至口流泡沫而亡。
7. 简述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答: 雌虫在血管内产卵卵随血液循环到达肝或于肠粘膜下发育为毛蚴(虫卵进入肠腔的过程)卵随粪便排出外界环境在外界环境中孵化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经过母胞蚴、子胞蚴、尾蚴阶段发育成熟尾蚴逸出螺体,进入水中经皮肤感染易感动物,最后定居在肝门静脉和肠细膜静脉中形成成虫。
8. 动物脑多头蚴的预防措施?
答:(1)防止犬吃到带有多头蚴的牛、羊等动物的脑和脊髓;(2)对犬定期驱虫,犬粪便无害化处理;(3)捕杀野犬、狐等野生肉食动物。
9. 动物莫尼茨绦虫病的预防措施。
答:(1)预防性驱虫:舍饲到放牧之前对全群牛、羊各驱虫1次。幼畜放牧后1个月内进行驱虫,间隔2-3周再次驱虫。(2)粪便处理:驱虫后的粪便集中做无害化处理。(3)控制中间宿主:结合牧场改造等。(4)轮牧:2年以上轮牧一次。(5)加强饲养管理:避开清晨、黄昏、阴雨天气,到潮湿的地方或未耕种过的荒地去放牧。
七、论述题
1. 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与预防措施。
答:(1)临床症状:感染后4—5天,鸡突然排泄大量血便,贫血明显,运动迟钝,呆立鸡舍角落呈假睡状。血便发生起1—2天内,鸡大批死亡,第7天多停止出血,第8天已不再有血便。存活的鸡则逐渐康复。
(2)预防措施:①药物预防:采用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合成药类药物,从鸡出壳开始添加抗球虫药物;②抗球虫药物的使用方案:为了防止长期使用抗球虫药物引起耐药性或推迟药物出现耐药性时间,添加药物时需要采用连续给药、穿梭用药、轮换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给药。③免疫学预防:用市售的球虫疫苗进行免疫鸡群。④一般的卫生消毒措施:雏鸡和成年鸡分开饲养;保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注意鸡舍及运动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鸡粪、垫料堆积发酵;给予全价饲料,增强鸡的抵抗力。
2. 动物疥螨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方法。
答:(1)剧痒:贯穿于整个病程的主要症状,病势越重,痒觉越剧烈。疥螨挖掘隧道,体表的刺、毛和鳞片,同时分泌的毒素,导致皮肤发痒。(2)患部皮肤形成痂皮: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下,皮肤出现炎性浸润。动物不断抹茶,导致水泡破裂,最后形成痂皮。(3)皮肤脱毛、增厚、弹性降低:多先发生于毛少皮肤柔软的地方,以后向全身扩展。(4)消瘦:病畜终日啃咬、摩擦和烦躁不安,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诊断方法:(1)病料采集:用消毒后的钝刀在患病部位与健康部位交界处,用力刮取皮屑,直至皮肤微有出血位置。(2)检查方法:A:活虫检查法:a直接涂片检查:50%甘油蒸馏水;b热源法。B:死虫检查法:a煤油浸泡法,b沉淀法(10%NaOH),c漂浮法:先沉淀再用60%Na2S2O3漂浮。
3.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的剖解特征和防治措施。
答:(1)剖解特征:白冠;全身皮下出血,肌肉尤其是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各内脏器官肿大出血,尤其是肾、肺出血最严重;胸肌、腿肌、心肌、脾等器官上有灰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针尖至粟粒大与周围组织有明显分界的小结节。
(2)防治措施:A. 消灭媒介昆虫: 在鸡舍及周围喷洒溴氰菊酯等药物;B. 药物预防: 根据当地以往本病发生的历史,在本病即将发生或流行初期,以泰灭净、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预防。
4. 火鸡组织滴虫病的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答:(1)剖解变化:主要局限于盲肠和肝脏,其他器官无异常。(1)盲肠双侧或单侧肿大,内容物干硬,横断面为黑色的凝血块,周围为干酪样坏死物,呈同心圆排列。急性病例见单侧盲肠呈出血性肠炎变化。(2)肝脏肿大,表明有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边缘隆起的坏死病灶。
(2)防治措施:a、治疗病禽:可选用呋喃唑酮或甲硝唑(灭滴灵);b、驱虫与消毒:定期对成年鸡进行异刺线虫驱虫;c、雏禽和成年禽分开饲养;d、在育雏期间,在饲料中拌入痢特灵或甲硝唑预防。
5. 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
答:(1)诊断方法:a、生前诊断:采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等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查;b、死后检验:目检法(将新鲜取膈肌脚撕去肌膜,用肉眼观察有无灰白色或浅白色的小白点)、镜检法(取膈肌脚小块肉样,撕去肌膜,放于2玻片间,用力适度捏住玻片两端轻轻加压,把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消化法(取肉样用搅拌机搅碎,加入胃蛋白酶后校花,取沉渣镜检)。(2)预防措施:a、以治灭源:发现病猪立即治疗,在猪出栏前、屠宰前治疗;b、以检堵漏:严格检疫,杜绝含旋毛虫的病肉上市。凡检出的感染肉品必须无害化处理;严重感染的肉品应销毁或作工业材料;c、加强卫生管理及宣传教育:改善养猪条件,实行圈养;养殖场等地灭鼠;潲水需煮沸后喂猪。
6. 动物痒螨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
答:(1)诊断方法:热源法,刮取动物体表干燥皮屑,放于培养皿或黑纸上,在日光下,或用热水或炉火等对皿底或黑纸底面给以加热,经30-40min后,移走皮屑,肉眼观察有无螨虫。
(2)防治措施:a、笼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不拥挤;动物体经常刷洗;治疗病畜; b、笼舍和饲具定期消毒;c、疫区定期采用药物进行药浴、淋浴及喷雾进行预防。
7. 猪蛔虫的生活史及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答:(1)生活史:蛔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刚产出的虫卵属单细胞期,随宿主粪便排至外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发育形成第一期幼虫,第一期幼虫经过蜕皮,变为虫卵第二期幼虫,再经过3~5周的成熟过程,形成感染性虫卵阶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液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进行第二次蜕皮,变为第三期幼虫后,又随血液经肝静脉、后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到肺部毛细血管,并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肺脏内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第四期幼虫,四期幼虫经细支气管、支气管及气管,随粘液到达咽部,再经食道、胃返回小肠,进行第四次蜕皮变为成虫(雄虫和雌虫)。
(2)防治措施:a、定期按计划驱虫。 b、避免猪粪污染。仔猪断奶后尽可能饲养在没有蛔虫卵污染的圈舍或牧场。 c、保持猪舍和运动场清洁 猪舍应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避免阴暗、潮湿和拥挤。猪圈内和运动场要勤打扫,勤冲洗,勤换垫草。定期消毒。场内地面保持平整,周围须有排水沟,以防积水。 d、猪粪的无害化处理 猪的粪便和垫草清除出圈后,要运到距猪舍较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以杀灭虫卵。 e、严格控制引入病猪 在已控制或消灭猪蛔虫病的猪场,引入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发现带虫猪时,须进行1~2次驱虫后再与本场猪并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