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的一例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1:29
文档

关于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的一例报告

一例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焦作市冶金职业技术学校王磊生摘要:本文对一例有学习焦虑的中学生进行咨询,作者主要采用了系统脱敏、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等理论及方法,使求助者改变认知倾向,重新建立自信,消除学习焦虑。关键词:焦虑情绪;系统脱敏疗法;心理测验一、一般资料李某,汉族,女,15岁,独生女,焦作市人;在校初一年级学生,家庭环境一般。日常活动较少;近期生活方式无重大变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亲是一名汽车司机,忙于生意,早出晚归,对孩子管教比较少,但方式简单粗暴,母亲为物业管理公司职工,工作较忙。家
推荐度:
导读一例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焦作市冶金职业技术学校王磊生摘要:本文对一例有学习焦虑的中学生进行咨询,作者主要采用了系统脱敏、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等理论及方法,使求助者改变认知倾向,重新建立自信,消除学习焦虑。关键词:焦虑情绪;系统脱敏疗法;心理测验一、一般资料李某,汉族,女,15岁,独生女,焦作市人;在校初一年级学生,家庭环境一般。日常活动较少;近期生活方式无重大变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亲是一名汽车司机,忙于生意,早出晚归,对孩子管教比较少,但方式简单粗暴,母亲为物业管理公司职工,工作较忙。家
一例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焦作市冶金职业技术学校 王磊生   

摘要:本文对一例有学习焦虑的中学生进行咨询,作者主要采用了系统脱敏、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等理论及方法,使求助者改变认知倾向,重新建立自信,消除学习焦虑。

关键词:焦虑情绪;系统脱敏疗法;心理测验

一、一般资料

李某,汉族,女,15岁,独生女,焦作市人;在校初一年级学生,家庭环境一般。日常活动较少;近期生活方式无重大变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亲是一名汽车司机,忙于生意,早出晚归,对孩子管教比较少,但方式简单粗暴,母亲为物业管理公司职工,工作较忙。家庭成员之间沟通较少。学习成绩比较差;平时不大参加集体活动。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个人成长史

足月顺产,幼儿时期身体健康。从小随父母生活,性格比较内向,胆小,非常听父母的话。因为害怕父亲,与父母亲交流不多。上小学时,李某成绩一直很好,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2006年9月13岁时升上初一年级,因贪玩和对新任教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习成绩直线下降,2007年转学并重新读初一年纪以求成绩有所好转,但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曾因学习问题让该生请家长,并受到家长呵斥,遂对学习产生紧张情绪并对老师意见很大,提出休学。2008年8月,家长和该生商议继续从初一年级就读,但该生提出不想再上学,担心上学考试成绩差,会招致老师讨厌、家长斥骂以及同学嘲笑。后经父母再三劝导勉强同意。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想起即将开学的事情便心跳加速、食欲差,睡眠较差近两个月。

个人陈述:近一个月多以来,晚上难以入睡,易醒,平时没有精神,易走神,有时心悸、胸闷。平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问老师,怕老师责难自己;也不敢问同学,怕同学嘲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敢与同学交流,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差,同学小看自己;回到家里,极少与父母交流在学校的情况,怕父母为自己操心,怕家长说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不争气;从来没有主动尝试过与父母交流,更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

想到这次是第三次读初一,自己已有了两次的失败经历,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潜力可挖了,加上父母期望又很大,即使比以前更努力,也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掉下来了怎么办?想到自己的成绩下降之后,同学会用冷漠的眼光看待自己、老师会瞧不起自己、父母会埋怨自己学习不努力就感到害怕、胸闷,四肢无力,前来寻求帮助。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一般印象

李某衣着整齐,神志清楚,面容憔悴,面部表情紧张,两臂夹紧,双手蜷缩,手和嘴唇微抖,声音微颤。

(二)精神状态

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感知觉未见异常,记忆力、思维状态正常,易分神。

2、情绪、情感表现:面部表情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

3、意志行为:自控能力基本完好,言行基本能保持一致。

4、人格完整性:性格内向,但是保持相对稳定。

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医。

(三)身体状态

失眠,胸闷、食欲不振、四肢发软等躯体异常感觉,曾经去医院看病,医学检查未见异常。

(四)社会交往

整天自己呆在家里,担心开学,不愿与人交往,父母不督促就不到亲戚及同学家里玩,社会支持系统不理想。

(五)家长及老师反映

家长反映,李某整个暑假都在家里,很少出去,没有精神,有时发脾气。

老师反映,李某上学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亦不好,有时还会缺交作业,但是无迟到早退现象。

(六)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检测结果:粗分55,标准分69分。

2.SCL-90测试结果:

总分:174;阳性项目数:48.

各因子得分如下表:

项目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
SCL-902.11.22.22.13.01.51.81.51.41.6
五、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该求助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待学习问题上存在认知偏差,总担心自己学习失败而产生焦虑情绪,缺乏自信,核心问题是存在自卑心理,担心自己不如别的同学。

李某已经达到了不能自行解决问题的程度,也未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及时帮助。李某知、情、意统一,能主动前来求医。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诊断,属于心理咨询范畴。

(二)诊断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焦虑情绪。

1.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的表现,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来看,该求助者的反应不甚强烈,反应只局限在学习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来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依据除外标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烈,反应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到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六、病因分析

(一)生物原因

本案例不存在明显的生物学因素。

(二)社会原因

存在负性生活事情,第二次上初一时因考试成绩较差受老师批评和家长呵斥,害怕成绩不好受辱;同时该求助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不理想,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三)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认为向老师请教知识,就会被老师责难、同学

们也会嘲笑自己;自认为老师会放弃成绩差的同学;担心父母责怪自己。

2、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的行为模式。

七、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一)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初步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共同确定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

消除求助者在学习对待学业紧张的心理状态。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来缓解焦虑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焦虑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咨询的原理和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①、放松训练、积极的自我暗示等方法帮助求助者学会放松技巧,构建焦虑等级,进行脱敏训练,减轻求助者考试焦虑的症状,增强求助者自信心。

(三)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向求助者介绍关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性质、作用、意义及局限性,让求助者明确在咨询中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及保密原则等。向求助者强调自我帮助与自我改变是可行的,激发求助者的改变动机。

(四)咨询的时间和费用

一般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左右。初步计划咨询7次。

收费标准:学校心理咨询不收费。

八、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的划分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的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2008年8月22日)

任务:通过摄入性谈话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立主要问题,并协商咨询目标。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询问求助者的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保密原则等有关事项。通过平等、真诚的交流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获得求助者的信任。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主要运用倾听技术、情感反应、共情等技术对求助者的焦虑表示理解,使求助者感到温暖,让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的合理宣泄。运用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具体化技术以及内容反应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用SAS和SCL-90进行评定,了解求助者的焦虑情绪状况;最后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布置咨询作业:找出自己的优点(不少于6个),并每天大声朗读五次。

第二次咨询(2008年8月29日)

任务:加深咨询关系、建立积极认知。

方法:会谈法、认知重建法、积极自我暗示法。

过程:就上次的咨询作业情况进行会谈,通过积极自我暗示法,使求助者自我探索自己的问题。

咨询会谈摘要:

咨询师:作业完成的情况怎么样?

求助者:找出自己不少于6个优点,还真有点难度。我只找到了三个,同学帮我一起找出来三个。

咨询师:与同学一起找自己的优点,有何体会呢?

求助者:同学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平时我总认为同学看不起我,总是觉得自己比他们差。

咨询师:觉得自己比他们差,真的是这样吗?

求助者:(沉默)学习......我身体不好,体育不如同学......还有音乐,我老走音......,反正都差,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一个没有前途的人。

咨询师:你平时总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吗?

求助者:是的。我父母也是这样评价我的。

咨询师:你经常用这种消极的方式来评价自己,导致自己的情绪不好,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你愿意改变这种状态吗?

求助者:我愿意呀,可是怎么改变呢?

咨询师:你想改变和减少焦虑情绪,应该认识到自我挫败思想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

求助者:……

咨询师:想像一个小时之后,你要与同学们进行一场歌咏赛,你对此有信心吗?

求助者:没有。我相信我会输的。

咨询师:比赛还没有进行,就给自己下结论了。是什么原因会导致你下这个结论的呢?

求助者:......我老走音,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咨询师:你想一想:你抱着这种态度去参加比赛,可能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心态上,这就是一种自我挫败思想。如果换成另一种思维模式,你可以怎么换呢?

求助者:......我愿意战胜我的对手,可是……。

咨询师:担心你的走音?其实你刚才的思维模式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增强的思想,但又要担心自己的不足。每当你意识到自我挫败思维出现时,就用自我增强的思想来代替自我挫败的思想。你会有新的感觉,对吗?

求助者:或许是,只是以前我没有试过。因为我总看到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咨询师:你的焦虑情绪与你的自评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当你认为你笨时”,用“其实我也很聪明,有好多别人不会做的题我也会做呀!”来代替。你的焦虑情绪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而且当你转到自我增强的内部对话后,你的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也会变得积极和自我增强起来,从而使自己行为中的焦虑成分减少。

求助者:我有点明白了。是不是当出现消极思维时,我就应该用积极的思维来代替?我应该多看自己的优点?

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我明白了。

布置咨询作业:坚持每天朗诵自己的优点五次 ,并继续找自己新的优点;你遇到问题不能自己解决时内心的想法、身体以及情绪变化,并记录下来,越细越好。

第三次咨询(2008年9月5日)

任务:巩固认知重建,构建焦虑等级、学会行为放松训练。

方法:会谈、行为放松训练。

过程:

与求助者就上次的作业进行交流。

摘要:

咨询师:看起来你今天的精神状态还不错,上次的作业你做了吗?

求助者:做了。我又找到了一个优点,父母也帮我找到了两个优点。

咨询师;你大声朗读自己的优点后有什么感觉呢?

求助者:感觉还不错,读了以后觉得心情愉快,发现原来我也有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 

与求助者商谈构建焦虑等级,共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0    想象你在教室里看书。

20   想象再过一周进行期末考试。

40   想象正在走进考场。

60   想象再过一周公布成绩。

80   想象正在宣布各科成绩。

100  想象宣布自己的成绩有明显的退步,同学、老师和家长正在评价自己。

行为放松训练:指导求助者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咨询师先做示范,让求助者放弃害羞的观念,全身心投入放松训练。 

    步骤:以舒适的姿势靠在沙发或躺椅上 首先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头部,把牙关咬紧,使两边面颊感到紧张,然后将牙关松开,咬牙的肌肉就会产生松弛感,逐次将头部各处骨头和肌肉一一放松。 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颈部,尽量使脖子的肌肉紧张,感到酸痛,然后把脖子的肌肉全部放松,觉得轻松为止。第三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两手上,将两手用力握紧,直至发麻、酸痛、两手开始放松,然后放置在舒服位置,并保持松软无力状态。第四步是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气,憋几秒钟,缓缓把气吐出,再吸气,如此反复,让胸部觉得轻松为止。 这样反复类推,将注意力集中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松,全身软软地处于轻松状态。按此法学会如何使全身肌肉放松,并记住放松的次序。 

咨询小结:放松训练的要点是要求求助者,全身心的投入放松训练中,掌握放松技巧,刚开始求助者不能掌握要领,体会不到放松的感觉,经过反复示范后,有所好转,还需要反复多次训练,为下次的咨询做好准备。 

布置咨询作业:

① 继续每天大声朗读5遍自己的优点,继续挖掘自己的优点。

②每天早晚做两次放松训练,每次15分钟(可平躺在床上做),并记录变化与感受。

第四次咨询(2008年9月12日)

任务:继续巩固行为放松训练,进行系统脱敏疗法

方法:系统脱敏法,会谈法

过程:询问作业完成的情况,以及放松训练之后的感觉。向求助者实施系统脱敏疗法。

让求助者想象等级层次中最低的那个项目,接着让求助者休息一会。然后让求助者做放松练习,之后给求助者再描述下一项并想象。当求助者感到焦虑时,举起右手示意,这个时候会让求助者停止想象,并进行放松。强调在想象进行的任何时候,只要求助者感觉到焦虑或不安,都要举起右手向咨询师示意。想象过程结束时,求助者还要告诉咨询师想象中焦虑的主观感觉尺度。利用这种方式通过1-2个等级。

布置咨询作业:继续大声朗诵优点并积极体会;做1-2想象等级,并做放松训练。

第五次咨询(2008年9月19日)

任务:巩固咨询效果;继续消除学习焦虑情绪。

方法:会谈、系统脱敏。

过程:让求助者按要求完成了1-2级的情境想象,能保持放松;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完成3-4三个等级想像、放松训练。

布置咨询作业:继续每天做第 3、4焦虑等级的情境想象,在感到焦虑时做放松训练。

第六次咨询(2009年9月26日)

任务:巩固咨询效果;继续消除学习焦虑;

方法:会谈、系统脱敏。

过程:让求助者按要求完成了3-4级的情境想象,能保持放松;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完成5-6级想像、放松训练。

布置咨询作业:继续每天做第 5-6焦虑等级的情境想象,保持放松;尽量做到考试不感到紧张。

第七次咨询(2008年10月3日)

任务:巩固咨询效果,继续放松训练,指导求助者学会自我监控,结束咨询。

过程:结合咨询目标,通过与求助者交流,引导其对咨询过程回顾和总结,谈接受咨询的体会与收获,使求助者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思维和分析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能学会灵活地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使自己逐渐走向成熟。从半年后的随访追踪看,他比以前开朗很多,有了自信,处理人际关系成熟了很多,也不再担心学习失败的事情。

九、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及班主任的评价:

求助者的自我评价:“现在我的睡眠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课的精神比以前好多了,对老师的提问我也不再害怕”;“面对考试,我也有了一定的信心”;“能与同学、父母进行一定的沟通,感觉不错。”

班主任说: “他对学习有了信心,整个人都精神多了”;“也显得愉快了”。

2.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李某消除了学习焦虑,改善了自己的认知偏差,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十、不足之处

1、由于本案例是本人在上级咨询师的督导下首次使用放松训练与系统脱敏疗法,所以使用技巧还很不娴熟,仍有待在今后的相关案例中多加实践,不断提高。

2、未能抓住求助者的青春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

3、经过本次的咨询,本人觉得自己与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很多有关的方法的运用与实施上仍有待提高,因而本人决心通过在往后的努力学习与更多的实践中,在上级心理咨询师和前辈的指导下,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出版

(2)汪道之编著《心理医生》,中国商业出版社。

(3)[美]G erald 著 、石林等译.心理咨询师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1版,P165~166

(4)[美]Sherry Cormier,Paula S.Nurius 著 、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1版,P485~497、 P612~638

文档

关于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的一例报告

一例学习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焦作市冶金职业技术学校王磊生摘要:本文对一例有学习焦虑的中学生进行咨询,作者主要采用了系统脱敏、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等理论及方法,使求助者改变认知倾向,重新建立自信,消除学习焦虑。关键词:焦虑情绪;系统脱敏疗法;心理测验一、一般资料李某,汉族,女,15岁,独生女,焦作市人;在校初一年级学生,家庭环境一般。日常活动较少;近期生活方式无重大变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亲是一名汽车司机,忙于生意,早出晚归,对孩子管教比较少,但方式简单粗暴,母亲为物业管理公司职工,工作较忙。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