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练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1:30
文档

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练习

初二习题(平面镜成像专题练习)13、10、26一、填空题:1、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_______。2、桥在河水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成因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3、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_____这种性质,而平面镜成像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__来说明。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是由实际光线的_
推荐度:
导读初二习题(平面镜成像专题练习)13、10、26一、填空题:1、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_______。2、桥在河水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成因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3、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_____这种性质,而平面镜成像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__来说明。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是由实际光线的_
初二习题 (平面镜成像专题练习)13、10、26

一、填空题:1、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_______。

2、桥在河水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成因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

3、日常生活中, 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_____这种性质, 而平面镜成像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__来说明。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实际光线会聚, 而是由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交会聚而成的_____像。

4、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____________ 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__________cm.

5、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

6、把手指贴在玻璃镜面上,手指与它的像相距8cm,则镜子厚度为_________。

7.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当一小球在镜前某一高度自由落下, 则它在镜中的像沿__________运动.

8、一人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若此人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向镜面移近,镜中像以______米/秒的速度相对于人移动,2秒钟时像距人______米。若此人不动,平面镜以0.5米/秒的速度向人移近,镜中的像以__________米/秒的速度向人移近。

9、⑴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 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m;若涪江水再上涨0.5 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m。

10、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_;乙:______。

二、选择题:、1、如图7所示,物体A B高1.6 m ,平面镜C D高0.6 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

2、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3、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5、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图中的()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7、宇航员在太空举目四望,看到的天空背景 ( )A.特别明亮  B.一片黑暗    C.呈灰白色  D.呈蔚蓝色

9、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有几个() 

A.2个              B.3个                C.4个               D.无穷多个 

三、作图题:1、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3m。现在人面前2m处竖直立一块平面镜MN,如图所示。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求出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2、如图示,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试根据成像规律画出 虚像S' 和光源S的位置。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作出图中物体ABC 的像。

4、图中一点光源S发出的某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通过B点,画出光路图并找出入射点的位置。

5、己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题图                         3题图                          4题图                              5题图

6、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7、如图,平面镜前有A、B两个发光点.试用作图法确定人眼沿什么方向观察时,可以看到A、B的像在同一直线上.

8、如图,A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后,眼位于镜前E处,作图说明要使眼睛看不到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把镜的哪一部分挡住.

四、探究实验题: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_______作为平面镜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前面的蜡烛A,用眼睛观察。在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为了比较物体和像 _____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和像___________关系

(3)在像的位置换上光屏,________(能,不能)接收到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 如图15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4)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5)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五、“平面成像实验”其他有关问题:

1、实验中对选择的两支蜡烛,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2、实验中用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实验装置放在明处好还是暗处好?

3、实验中若用两枚相同的棋子代替蜡烛,发现棋子的像不太清楚,你该怎么做?

4、如图1是某一个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点燃A蜡烛。

(1)小明小心地移动B蜡烛,发现它能与A蜡烛的像为重合,“重合”说明_______;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时,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在实验中小明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

5、图2中甲图为刘军和其他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刘军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刘军重新做实验,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

(3)若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刘军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有四个同学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3所示。则正确的是_____。

6、小宇在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7、实验中,某同学猜想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请你说出验证的方法。

8、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9、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实际是由于光的_____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成的虚像。

10、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应该选用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_____,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2、当把B蜡烛移到A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________。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13、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选填 “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玻璃板.

14、如何证明像的大小与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文档

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练习

初二习题(平面镜成像专题练习)13、10、26一、填空题:1、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_______。2、桥在河水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成因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3、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_____这种性质,而平面镜成像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__来说明。穿衣镜所成像处并没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是由实际光线的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