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五年级(下)期末数学抽考试卷 |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五年级(下)期末数学抽考试卷
一、我来填空,我能行!
1.把﹣6、﹣2、2、0、+3.6、﹣、﹣3.5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 .
2.把一根长3米的彩带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_________ 米,每段占全长的 _________ .
3.(2006•民乐县)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_________ .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_________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_________ 倍.
5.有6张数字卡片,上面分别写有“2”、“3”、“4”、“5”、“6”、“7”,任意抽出一张是质数的可能性是 _________ .
6.0.375== _________ ÷4.
7.的分数单位是 _________ ,它有 _________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 _________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8.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总棱长是 _________ ,表面积是 _________ ,体积是 _________ .
二、我是小法官.
9.一桶大豆油约5L. _________ .(判断对错)
10.如果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 _________ .(判断对错)
11.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_________ .(判断对错)
12.将1枚一元硬币抛出地面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_________ .(判断对错)
13.因为、意义不相同,所以分数值也不同. _________ .(判断对错)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4.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的倍数是b,那么a和b的关系是( )
A. | a<b | B. | a>b | C. | a=b |
15.有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为96厘米.它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 )厘米.
A. | 7 | B. | 9 | C. | 5 |
1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已知口袋中的红球是3个,则袋中一共有( )个球.
A. | 12 | B. | 15 | C. | 20 |
17.下面3个平面图形中(每个格是正方形),不能折成是正方体的是( )
A. | B. | C. |
18.比较2个地区近几年的雨水降水量变化的情况,采用( )比较合适.
A. | 复式条形统计图 | B. | 单式折线统计图 | C. | 复式折线统计图 |
19.(2012•城厢区)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A. | 8 | B. | 15 | C. | 24 |
四、我会做.
20.
比较大小.
25 _________ | 0 _________ ﹣ |
_________ | _________ . |
22.单位换算
470立方厘米= _________ 升
3560毫升= _________ 升= _________ 立方分米.
9.08立方米= _________ 立方米 _________ 立方分米.
2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
25.解方程.
x+=
x﹣=
﹣x=.
五、填一填,画一画.
26.(1)图中,少年宫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_________ .李林家的位置是(2,3),学校的位置是(3,2),请在图中标出李林家和学校的位置.
(2)数对(x,5),表示的可能是哪里?
27.根据下面的要求自己绘制平面图;
a、市在广场正西方向,距离广场300米.
b、电信大楼在广场西偏北45°方向,距离广场350米.
c、工人文化宫在广场东偏北60°方向,距离广场200米.
d、科技大厦在广场西偏南30°方向,距离广场500米.
e、银行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距离广场250米.
六、解决问题.
28.春天到了,熊大和熊二要给森林里的小树浇水,熊大浇了,熊二浇了,兄弟俩人一共浇了多少?熊大比熊二多浇了多少?
29.少年宫修建了一个长18米,宽15米,深3米的露天游泳池.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2)准备在游泳池的周围和底面抹一层水泥,需要抹多大面积?
(3)少年宫的游泳池水深2.5米,游泳池里有多少升水?
30.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期末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
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 _________ 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 _________ 的反思时间少一些.
(2)甲、乙反思的时间各占他们学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
31.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米,另一根长32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不许剩余,一共可分几段?每段最长几米?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五年级(下)期末数学抽考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我来填空,我能行!
1.把﹣6、﹣2、2、0、+3.6、﹣、﹣3.5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6>2>0>﹣>﹣2>﹣3.5>﹣6 .
考点: | 正、负数大小的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数的认识. |
分析: | 正数与负数以0为分界点,正数、0都比负数大;负数与负数比较大小,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小,这个负数反而越大;反之,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 |
解答: | 解: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3.6>2>0>﹣>﹣2>﹣3.5>﹣6. 故答案为:+3.6>2>0>﹣>﹣2>﹣3.5>﹣6 |
点评: | 此题考查了学生正、负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只要掌握方法就很好解答.但要注意,在负数与负数比较大小时,不要认为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越大. |
2.把一根长3米的彩带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考点: |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分数和百分数. |
分析: | 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 |
解答: | 解:每段长的米数:3÷4=(米), 每段占全长的分率:1÷4=. 答;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故答案为:,. |
点评: | 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
3.(2006•民乐县)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2 .
考点: | 最简分数;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菁优网版权所有 |
分析: | 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找出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就是最简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最简分数就是最简真分数,把它们加起来求和,据此解答. |
解答: | 解: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有:,,,, +++=2; 故答案为:2.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最简真分数的意义即分子小于分母的最简分数就是最简真分数. |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25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125 倍.
考点: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积的变化规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根据正方体表面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平方,体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立方,列式计算后再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
解答: | 解: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5倍,则表面积扩大5×5=25倍,体积扩大5×5×5=125倍. 故答案为:25,125. |
点评: | 考查了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正方体棱长的关系,是基础题型. |
5.有6张数字卡片,上面分别写有“2”、“3”、“4”、“5”、“6”、“7”,任意抽出一张是质数的可能性是 .
考点: |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菁优网版权所有 |
分析: | 有6张数字卡片,根据质数的含义: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含其它因数的数是质数;可知:质数有2、3、5、7四个质数,求任意抽出一张是质数的可能性,根据可能性的求法: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在这6个数字中,质数有4个,可能性为:4÷6=; 答:任意抽出一张是质数的可能性是; 故答案为:. |
点评: | 解答此题应根据可能性的求法: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进而得出结论. |
6.0.375== 1.5 ÷4.
考点: |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综合填空题. |
分析: |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375,把0.37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除以2就是1.5÷4. |
解答: | 解:0.375==1.5÷4. 故答案为:8,1.5. |
点评: | 本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
7.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 9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考点: |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合数与质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
分析: | 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据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为2,2﹣=,里有8个,所以再加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
解答: | 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所以再加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7,9. |
点评: | 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其就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带分数除外). |
8.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总棱长是 厘米 ,表面积是 166平方厘米 ,体积是 140立方厘米 .
考点: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表面积公式:s=(ab+ah+bh)×2,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
解答: | 解:棱长总和: (5+4+7)×4 =16×4 =(厘米); 表面积: (5×4+5×7+4×7)×2 =(20+35+28)×2 =83×2 =166(平方厘米); 体积: 5×4×7=140(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表面积是166平方厘米,体积的14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厘米,166平方厘米,140立方厘米.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
二、我是小法官.
9.一桶大豆油约5L. √ .(判断对错)
考点: | 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
分析: | 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桶豆油的体积,应用体积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升”做单位;据此解答. |
解答: | 解:由分析可知:一桶大豆油约5L; 故答案为:√. |
点评: |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
10.如果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 |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数的整除. |
分析: | 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求解. |
解答: | 解:a=2×3×5, b=2×2×3, 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最小公倍数是2×3×5×2=60≠90. 故答案为:错误. |
点评: | 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
11.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判断对错)
考点: | 长方体的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由此解答. |
解答: | 解:一般情况,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因此,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不一定是正方体,所以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点评: |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
12.将1枚一元硬币抛出地面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 .(判断对错)
考点: |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可能性. |
分析: | 硬币落地时,只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情况,所以求掷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就是求1是2的几分之几,列式为:1÷2=;据此解答. |
解答: | 解:1÷2=; 答: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故答案为:√.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求解,即用可能性=所求情况数÷总情况数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
13.因为、意义不相同,所以分数值也不同.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 |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分数和百分数. |
分析: | 看分母,去理解意义与分数单位,比较两个分数,首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即可比较大小,由此判定即可. |
解答: | 解: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6份,取其中的6份;所以意义不相同正确,但是利用分数的性质,通分后==,分数值相同. 故答案为:错误. |
点评: | 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来解决问题.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4.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的倍数是b,那么a和b的关系是( )
A. | a<b | B. | a>b | C. | a=b |
考点: |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数的整除. |
分析: |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自己,最小的倍数也是自己,因此的解. |
解答: | 解: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a=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b=这个数; 所以a=b. 故选:C. |
点评: |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白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自己. |
15.有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为96厘米.它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 )厘米.
A. | 7 | B. | 9 | C. | 5 |
考点: | 长方体的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
分析: | 根据长方体的特征,12棱分为互相平行(相对)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用棱长总和÷4=长、宽、高的和,再减去长和宽即可求出高. |
解答: | 解:96÷4﹣(10+5), =24﹣15, =9(厘米); 答:高是9厘米. 故选:B.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的特征,根据求棱长总和的方法解决问题. |
1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已知口袋中的红球是3个,则袋中一共有( )个球.
A. | 12 | B. | 15 | C. | 20 |
考点: |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菁优网版权所有 |
分析: |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红球的个数正好是3个,也就是说正好是3的对应分率,据此,可以求出总球数. |
解答: | 解:3÷, =3×5, =15; 答:袋中一共有15个球. 故选:B. |
点评: | 对于这类题目,红球的数量是已知的,红球占总球数的分率也是已知的,可以直接根据部分量÷对应分率=总量计算即可. |
17.下面3个平面图形中(每个格是正方形),不能折成是正方体的是( )
A. | B. | C. |
考点: | 正方体的展开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
分析: | 图A横排的四个正方形能折成正方体的四个面,另外两个正方形在这四个正方形的两旁,能折成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面,能折成正方体;图B纵排的四个正方形能折成正方体的四个面,另外两个正方形在这四个正方形的两旁,能折成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面,能折成正方体;图C上面的一个正方形能折成正方体的一个面,横排着五个正方形,折成正方体的四个面只需要四个正方形,剩下的一个正方形不能折成正方体的一个面,不能折成正方体. |
解答: | 解:图A和图B能折成正方体;图C不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C. |
点评: | 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
18.比较2个地区近几年的雨水降水量变化的情况,采用( )比较合适.
A. | 复式条形统计图 | B. | 单式折线统计图 | C. | 复式折线统计图 |
考点: | 统计图的选择.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
分析: | 首先要清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选择即可. |
解答: | 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要比较2个地区近几年的雨水降水量变化的情况,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选:C. |
点评: | 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
19.(2012•城厢区)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A. | 8 | B. | 15 | C. | 24 |
考点: | 分数的基本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比和比例. |
分析: | 首先发现分子之间的变化,由5变为(5+15)=20,扩大了4倍,要使分数的大小相等,分母也应扩大4倍,由此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 |
解答: | 解:原分数分子是5,现在分数的分子是15+5=20,扩大4倍,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应扩大4倍, 原分数分母是8,变为8×4=32,即分母增加了32﹣8=24. 故选:C. |
点评: | 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问题,先观察分子或分母之间的变化,发现规律,再进一步通过计算解答问题. |
四、我会做.
20.
比较大小.
25 > | 0 > ﹣ |
< | < . |
考点: | 分数大小的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 |
专题: | 分数和百分数. | |
分析: | 利用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 |
解答: | 解: 25> | 0>﹣ |
< | <. |
故答案为:>,>,<,<. | |
点评: | 注意0大于所有的负数. |
22.单位换算
470立方厘米= 0.47 升
3560毫升= 3.56 升= 3.56 立方分米.
9.08立方米= 9 立方米 80 立方分米.
考点: | 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
分析: | (1)低级单位立方厘米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2)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升与立方分米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 (3)9.08立方米看作9立方米与0.08立方米的和,把0.08立方米乘进率1000化成80立方分米. |
解答: | 解:(1)470立方厘米=0.47升; (2)3560毫升=3.56升=3.56立方分米; (3)9.08立方米=9立方米80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0.47,3.56,3.56,9,80. |
点评: | 本题是考查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
2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
考点: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定律及简算. |
分析: | (1)利用加法交换律同分母分数相加,使得计算简便; (2)利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先把同分母分数相加,使得计算简便. |
解答: | 解:(1)++ =++ =1+ =1; (2)+++ =+++ =1+ =1. |
点评: | 计算注意抓住数字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
25.解方程.
x+=
x﹣=
﹣x=.
考点: |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简易方程. |
分析: | (1)x+=,方程两边同时减便得解; (2)x﹣=,方程两边同时加即可; (3)﹣x=,方程两边同时加上x,然后两边同时减去即可. |
解答: | 解:(1)x+= x x=; (2)x﹣= x x=; (3)﹣x= x=. |
点评: |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步骤. |
五、填一填,画一画.
26.(1)图中,少年宫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5) .李林家的位置是(2,3),学校的位置是(3,2),请在图中标出李林家和学校的位置.
(2)数对(x,5),表示的可能是哪里?
考点: | 数对与位置.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图形与位置. |
分析: |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
解答: | 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少年宫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4,5); 李林家的位置是(2,3),是在第2列第3行; 学校的位置是(3,2),是在第3列第2行;在平面图中表示如下: (2)数对(x,5),表示的是上图中蓝色线段上的任何一个点. 故答案为:(4,5). |
点评: | 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
27.根据下面的要求自己绘制平面图;
a、市在广场正西方向,距离广场300米.
b、电信大楼在广场西偏北45°方向,距离广场350米.
c、工人文化宫在广场东偏北60°方向,距离广场200米.
d、科技大厦在广场西偏南30°方向,距离广场500米.
e、银行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距离广场250米.
考点: |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图形与位置. |
分析: | 先从图上看出1厘米代表100米,再解决一下问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及题中所提供实际距离,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电信大楼、工人文化宫、科技大厦、银行到广场的图上距离,画出即可. |
解答: | 解:a、300÷100=3(厘米) b、350÷100=3.5(厘米) c、200÷100=2(厘米) d、500÷100=5(厘米) e、250÷100=2.5(厘米) 根据数据作图如下,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线段比例尺和已知的实际距离求得图上距离结合方位进行标注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及动手量得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的运用. |
六、解决问题.
28.春天到了,熊大和熊二要给森林里的小树浇水,熊大浇了,熊二浇了,兄弟俩人一共浇了多少?熊大比熊二多浇了多少?
考点: |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
分析: | 根据题意,把森林里小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和”问题用加法解答;根据求“两数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解答. |
解答: | 解:+==; 答:兄弟俩人一共浇了. ﹣=﹣=; 答:熊大比熊二多浇了. |
点评: | 此题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进而根据加、减法的意决问题. |
29.少年宫修建了一个长18米,宽15米,深3米的露天游泳池.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2)准备在游泳池的周围和底面抹一层水泥,需要抹多大面积?
(3)少年宫的游泳池水深2.5米,游泳池里有多少升水?
考点: |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1)求占地面积,即底面积,根据“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进行解答即可; (2)求抹水泥的面积就等于水池的表面积减去上口的面积,水池的长、宽、高已知,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S=(ab+bh+ah)×2,即可求解. (3)求水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进行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1)18×15=270(平方米); (2)(18×15+15×3+3×18)×2﹣270, =(270+45+54)×2﹣270, =738﹣270, =468(平方米); (3)270×2.5=675(立方米)=675000(升); 答:这个游泳池占地270平方米,抹水泥的面积是468平方米,游泳池里有675000升水. |
点评: | 解答此题应弄清要求的是什么,进而根据面积公式和体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
30.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期末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
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 甲 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 乙 的反思时间少一些.
(2)甲、乙反思的时间各占他们学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
考点: | 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统计结果的解释和据此作出的判断和预测.菁优网版权所有 |
分析: | (1)在折线统计图中,线变化幅度较大的成绩提高的快;在条形统计图图中,直条短的反思时间少一些; (2)分别求出它们学习的总时间,用反思的时间除以总时间就是反思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3)根据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的效果来回答. |
解答: | 解:(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甲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乙的反思时间少一些. (2)甲: 3÷(5+4+3), =3÷12, =; 乙: 2÷(5+5+2), =2÷12, =; 答:甲的反思时间占总时间的,乙的反思时间占总时间的. (3)我喜欢甲的学习方法,因为甲的方法用于反思的时间较长一些,更利于找出不足,容易提高成绩,学习效果较好. |
点评: | 本题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通过坐标轴以及图例等读懂本图,根据图中所示的数量解决问题. |
31.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米,另一根长32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不许剩余,一共可分几段?每段最长几米?
考点: | 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
专题: | 约数倍数应用题. |
分析: | 要使一根长18米,另一根长32米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求每段最长可以是几米,只要求出18和32的最大公约数,即可得解. |
解答: | 解:18=2×3×3, 32=2×2×2×2×2, 所以18和32的最大公约数是2, 即每段最长可以是2米; 18÷2=9(段), 32÷2=16(段), 9+16=25(段); 答: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米,另一根长32米.现要把他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可以是2米,一共可以截成25段. |
点评: | 灵活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求解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姜运堂;杜爱占;李斌;忘忧草;王庆;旭日芳草;王亚彬;wl;73zzx;71ssk;chenyr;彭京坡;zcb101(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