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3
三、总体部署…………………………………………………………3
(一)、生产区
(二)、办公区
四、具体施工措施……………………………………………………5
五、人员机械安排……………………………………………………9
六、安全保护措施…………………………………………………...10
七、质量保护措施……………………………………………….......10
八、环境保护措施…………………………………………………...11
九、文明施工措施…………………………………………………...11
一十、土地复耕措施…………………………………………………...12
十一、计算书……………………………………………………….…13
XXX标拌和站临建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济祁高速公路建设驻地标准》;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三)、《混凝土拌和站现场检测组验收标准》
(四)、《XX10标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为满足济祁高速XX10标桥梁工程、路基工程、以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砼需求量8万m3左右,需建2台主机型号规格为HZS90型拌合站一处。里程桩号为K75+200,供应范围主线K74+375-K77+095及互通立交内所有混凝土工程。
三、总体部署
生产办公一体化,为满足拌合站生产需要,内部共分为两个区:办公区和生产区。
(一)、生产区
1、拌合站周围用红砖砌筑围墙,靠近左侧设置一个进出口,进出口附近50 m范围设置车辆出入标牌。
2、场地全部硬化,料场划分为2存砂区、6个存碎石区。
3、道路建设,拌和站设置两条便道,在拌合站及办公区中间设置一条混凝土罐车进出便道,专供混凝土罐车进出。在拌和站及磅房中间设置一条原材料运输便道,供各种原材料运输车辆使用。道路设专人指挥交通并设置道路行驶导向牌,运输车辆行驶井然有序。
4、拌合站主机建设,基础硬化加强基础处理满足主机对混凝土基础承载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计算后附)。相关备套设施如下:
a.8个储料罐 、 b.5个储料仓、 c.2组滚轮传送带、 d.2套气泵、e.2座拌合楼主机控制室。
5、场内排水系统规划,因拌和站场地原为农田地,场地硬化后雨水沿地势直接排往场地之外,因此在院墙外侧设置浆砌排水沟一道,将场地内汇水通过排水沟排往外侧污水沟内。
6、电力备套供应输入,站内安装1台630kVA变压器,供拌合站生产,照明使用。
7、环境质量保护,在围墙周围安装遮雨棚,防止储料区内原材料受到污染,当地附近绿化,有力保护了地方环境。
8、安全施工用电,本拌合站施工用电主要引自附近供电电网,站内架设1台电力变压器,容量为500KVA,电压6.6KV/380/220V。为避免附近供电电网不能常期连续性供电导致拌和站停电,站内需备置满足生产需要的柴油发电机一台其输出功率为200KW。
(二)、 办公区
1、筹建拌合站驻地实验室,配备相关实验检测人员,驻地实验室设有如下部室:
a.实验办公室、 b.筛分室、c.砼力学室、 d.化学分析室、e养护室.
2、计量器具地磅最大称重量为150吨,设置于备料区入口处,场内主干道右侧,相应建立地磅房1座。
3、拌合站夜间生产值班室,供拌合站生产人员,实验人员办公休息使用。
4、治安保卫巡逻室,供保卫人员,保卫拌合站及相关人员生命财产办公,轮岗休息使用。
5、机械调度室,统一调配协调机械的使用,合理配置机械,有效管理机械设备。
6、另外还应配置相应的后勤保障措施:
职工食堂、宿舍、浴室等相关生活方面的保障后盾。
四、具体施工措施
(一)、拌合站四周围墙按照标准化采用砖砌。
(二)、场地硬化,采用30cm厚4%灰土+10cm碎石垫层+25cmC25砼硬化,采用C20现浇混凝土做为储料区的隔离墙,墙厚30cm,高250cm。每个储料区的大小为11.5m×40m。
(三)、拌合站,运输主干道设为双车道,宽8m;路面采用30cm4%灰土+10cm碎石找平层+ 25cm厚C25混凝土。
(四)、 拌合站主机基础地坑,均采用砖砌兼C30混凝土浇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础硬化处理。所有基础下都设置有足够强度的钢筋网片。
1、100T水泥罐基础墩采用C30砼预制并预埋钢板600*600-20mm;螺纹钢-φ20*1500;按墩基中心间距2m布置水泥仓墩基础,每座水泥仓共有4个墩基。粉煤灰罐基础墩同水泥罐相同。一个主机对应3个水泥罐、一个粉煤灰罐,本拌合站配备两套主机。螺旋输送机的长度9m 。
2、主机基础墩采用C30砼预制并预埋钢板600*600-20mm;螺纹钢16-φ20*1000;按墩基中心间距横向5.303m;纵向2.127 m间距布置。
3、主机控制室基础墩采用C30砼预制并预埋钢板10*240*240;螺纹钢8-16φ*400;按墩基中心间距横向2.12m;纵向3.05 m间距布置。
主机控制室基础示意图
4、滚轮传输带皮带基础墩采用C30砼预制并预埋钢板16*500*500;螺纹钢16φ*400;共有4排墩基第1排墩基具墩基中心间距1.8m;第2排墩基中间距1.2 m; 第3排墩基中间距1.08m; 第4排墩基中间距1.08m。纵向间距从第1排到第5排依次间距为:2.052 m;2.85m;2.85m;2.052m。
传输带基础示意图
5、料斗基础采用砖砌,每个料斗长3.25m;宽4.1m,一边分置4个料斗,共计8个。另外蓄水池与外加剂储料仓均采用砖砌而成,建成后要满足拌合站生产需求,水容量不小于60立方。
6、站内用电临地建设,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本拌合站配电采用工作零线(N)和接地保护零线(PE)分开使用的TN-S系统,(见附图1)以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供电方式对用电设备送电。从变压器室总配电柜各分路漏电保护开关出线采用聚氯乙烯绝缘BV铜芯线埋入地下0.7米,部分地段穿阻燃塑料管进行保护。由分配电箱至固定设备开关箱间线路仍采用穿硬质塑料管埋地敷设的方式,开关箱至固定设备的距离不小于3m,电缆同样以穿管的方式敷设,移动式机械设备电缆明设。TN-S系统组成型式:
7、 拌合站内的驻地建设,各部室均建成彩钢房,基础采用砖砌形式,彩钢房其规格为:3.m*5.46m。
五、人员机械安排
主要施工组织人员安排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备注 |
1 | 牛会铁 | 站 长 | |
2 | 黄珏 | 质量负责人 | |
3 | 侯建成 | 安全负责人 | |
4 | 周洪涛 | 机械负责人 | |
6 | 张学才 | 试验 | |
7 | 胡乐红 | 机电维修 |
表a: 拌和站设备台帐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
1 | 混凝土拌和机 | HLS90 | 套 | 2 | |||
2 | 装载机 | JDM750 | 台 | 2 | |||
3 | 变压器 | 500KVA | 台 | 1 | |||
5 | 砼输送车 | SY5290GJB | 台 | 2 | |||
6 | 柴油发电机 | 200KW | 台 | 1 | |||
7 | 地磅 | 150吨 | 台 | 1 | |||
8 | 振动筛 | 台 | 1 |
(一)、 工人进入拌合站临建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他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教育。
(二)、 临时用电要必须有专业电工统一布控和施工时用电时安全检查,做到工地现场处处安全,用电处处有保障。
(三) 、各种机械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应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修,施工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作业。
(四)、 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机械车辆安全行驶,安全作业,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
七、质量保证措施
(一) 、场地硬化时,确保现场没有弹簧出现,压路机碾压时要达到相应的压实效果,
(二)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及时做好混凝土养生,确保混凝土养护期。
(三)、 现场施工到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现场使用的材料是合格的。
(四)、 严格要求工人按照施工工艺操作,不懈怠,不放松 ,严把质量关,确保施工质量。
八、环境保护措施
(一)、 在机械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土等污染。以保障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
(二)、 对场地的表层腐植土,砍伐的荆刺等废料,要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废弃;生产及生活垃圾应用封闭运土车运走,不得随处遗撒。
(三)、 施工前要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四)、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针对现场施工特点,对下属施工队提出施工过程中环保要求,定期检查。
九、文明施工措施
(一)、 对施工现场场地,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保证行人安全。
(二)、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有权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甚至处罚。
(三)、施工现场的临时设计,包括施工机具设备,运输车辆,停放位置要布置整齐。
(四)、 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没用完或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清理。
(五)、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板报专栏等,及时报道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及知识。
十、土地复耕措施
按照“谁使用、谁复垦”的原则,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工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等土地复垦相关法律法规,将在竣工后全面启动复耕工作,将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首先利用专业的混凝土破除设备破除砼基础。汽车运输、挖机装运,并将破损混凝土废渣运输到指定弃土场位置。清除基础部分,对周围原土地进行平整与疏松,疏松厚度为0.3m,然后,用汽车运输,挖机装运,将存放的复耕土回填补充与平整耕作层土壤。最后用挖机疏松土壤,疏松土壤厚度不小于0.3米,再整平原样与周围土地地貌顺接。
其次,在复耕期间工区指定专人现场卡控每道环节,每进行一步都邀请国土局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待最终验收通过与国土局办理复垦验收与移交手续,签订土地移交协议。
第三,在复耕工作中,重视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在施工中要求设备操作规程悬挂于设备上,现场配备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纠正不安全行为;在场地恢复期间,禁止闲杂人等进入,并安排洒水车每天定时在场内尘土较多的地方洒水,保护环境
计算书
一、水泥罐单腿受力示意图:
二、基本设计资料
1.国家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计算形式:
基础类型:锥形柱下基础 计算形式:验算截面尺寸
3.已知几何尺寸:
B1 = 2300 mm, B2 = 2300
A1 = 3000 mm, A2 = 3000 mm
H1 = 3000 mm, H2 = 0 mm
B = 800 mm, A = 800 mm(A、B为预埋钢板尺寸)
基础埋深d = 3000 mm
钢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离as = 70 mm
4.作用在基础顶部的荷载值:
(1)标准值荷载
Fgk = 500.00 kN Fqk = 0.00 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 = 1.20
(2)基本组合荷载
F = γg×Fgk+γq×Fqk = 600.00 kN
5.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fc = 11.90 N/mm2 ft = 1.27 N/mm2
钢筋强度等级: HRB335
fy = 300.0 N/mm2 钢筋弹性模量Es = 200000 N/mm2
6.基础底面几何特性:
底面积:S = (A1+A2)(B1+B2) = 6.00×4.60 = 27.60 m2
绕X轴抵抗矩:Wx = (B1+B2)(A1+A2)2/6 = 4.60×6.002/6 = 27.60m3
绕Y轴抵抗矩:Wy = (A1+A2)(B1+B2)2/6 = 6.00×4.602/6 = 21.16m3
三、计算过程
1.修正地基承载力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180 kPa
2.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pk = (Fk+Gk)/A (5.2.2-1)
Fk = Fgk+Fqk = 500.00+0.00 = 500.00 kN
Gk = 20×S×d = 20×27.60×3.00 = 1656.00 kN
pk = (Fk+Gk)/S = (500.00+1656.00)/27.60 = 78.12 kPa
pk = 78.12 kPa ≤ fa = 180.00 kPa
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
3.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不存在偏心荷载作用,无需验算地基承载力。
4.基础抗冲切验算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Fl ≤ 0.7·βhp·ft·am·h0 (8.2.7-1)
am = (at+ab)/2 (8.2.7-2)
Fl = pj×Al (8.2.7-3)
pjmax,x = F/S+M0y/Wy = 600.00/27.60+0.00/21.16 = 21.74 kPa
pjmin,x = F/S-M0y/Wy = 600.00/27.60-0.00/21.16 = 21.74 kPa
pjmax,y = F/S+M0x/Wx = 600.00/27.60+0.00/27.60 = 21.74 kPa
pjmin,y = F/S-M0x/Wx = 600.00/27.60-0.00/27.60 = 21.74 kPa
pj = pjmax,x+pjmax,y-F/S = 21.74+21.74-600.00/27.60 = 21.74 kPa
(1)柱对基础的冲切验算:
Ho = H1+H2-as = 3.00+0.00-0.070 = 2.930 m
X方向:
B1+B2 ≤ 2 × Ho + B,X方向不需要验算抗冲切。
Y方向:
A1+A2 ≤ 2 × Ho + A,Y方向不需要验算抗冲切。
5.柱下局部受压验算
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Fl ≤ 1.35·βc·βl·fc·Aln (7.8.1-1)
局部荷载设计值:Fl = 600.00 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n = B×A = 0.80×0.80 = 0. m2
混凝土受压时计算底面积:Ab=min{B+2A, B1+B2}×min{3A, A1+A2} = 5.76 m2
混凝土受压时强度提高系数:βl = (Ab/Aln)0.5 = (5.76/0.)0.5 = 3.00
Fl = 600.00 kN ≤ 1.35·βc·βl·fc·Aln
= 1.35×1.00×3.00×11900.00×0. = 30844.80 kN
基础受压验算满足要求。
四、主结构风载荷、地震烈度技术要求
1.主结构风荷载
W=rV2/2q计算,
W-风荷载(KN/m2);r-空气重度(12.KN/m3);V-本地最大风速;q-重力加速度9.8N/Kg
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数据,本地最大风速为25米/秒,空气重度为最大风荷载为W=25*25/1600=0.39(KN/m2)。水泥大罐水平制动力(N2)按竖向力(N1)的10%计算。
下面按一个储料罐空罐时进行验算:
风力F1=W*S=0.39*50.24=19.59(KN)
储料罐水平制动力N2=N1/10
N2=储料罐重力+基础自重=(11+114)/10*9.8=122.5(KN);
N2>F1,说明储料罐抗风能力符合要求。
2.地震烈度
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不考虑抗震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