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1:54
文档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一中卢明周谢龙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南昌、八七会议、秋收、开创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等知识。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适时地提高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党的斗争历程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要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使学生认识
推荐度:
导读《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一中卢明周谢龙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南昌、八七会议、秋收、开创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等知识。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适时地提高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党的斗争历程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要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使学生认识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一中 卢明周 谢龙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南昌、八七会议、秋收、开创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等知识。

能力目标:

在掌握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适时地提高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党的斗争历程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要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使学生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二、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三、教学策略

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再现、设疑讨论、图示法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提问: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谁发动了反政变导致大失败?

播放右派蒋介石、汪精卫政变视频。

提问:面对血腥,党人该怎么办?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对策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加强情感体验,唤起学习热情
新课教学

(一)

(一)南昌与“八七”会议

1.南昌

过渡:首先让我们走入南昌,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请观看视频,说出南昌的原因、时间、领导人?播放“南昌”视频

出示南昌油画要求学生辨认领导人,并编谐音“刘爷煮粥喝”帮助学生记忆

提问:(1)为什么说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

(2)南昌在中国党的历史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引导学生把意义概括为“一两开始”

过渡:南昌爆发后不久,为总结大失败的经验教训,党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

2.八七会议

出示八七会议目的、时间、地点、内容、影响表格

过渡: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党在各地发动秋收。其中领导的湘赣边秋收是最重要的一次

3.秋收

出示“南昌、秋收示意图”,提问:秋收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提问:(1)与南昌相比,秋收公开打出工农军旗号,说明了什么?

看图说明南昌和秋收的相同之处

两次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

补充材料:秋收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在文家市对军的讲话)──摘自《秋收》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过渡:最终选择了敌人力量薄弱的哪里?

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南昌的原因、时间、领导人等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填写表格

 

学生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发表看法

形象直观的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综合整理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习记忆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两次及其教训。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基础

新课教学

(二)

(二)根据地

1.井冈山根据地

1928年上半年,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根据地。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背景、领导人、地点、地位、发展等内容

井冈山会师

出示“南昌、秋收示意图”,边指图边讲解经过

链接到井冈山会师经过及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补充材料:中国名称变化

过渡:井冈山根据地在中华大地就如星星之火,当然最终势必形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15个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

根据地的发展

出示“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看图说出有哪些根据地,其中最大和第一个根据地在哪里?

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根据地的多种因素

(1)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

(2)想一想,中国党领导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

过渡: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讲解:武装斗争是中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根据地和进行土地;土地是中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和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的成果就无法保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过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土地,随着农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广泛开展起来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填写表格

 

 

 

 

 

学生看图概括归纳

 
新课教学

(三)

根据地的土地

土地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材料,填写表格:目的、内容、分配原则。

提问: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在根据地,中国党还进行了建立全国性质政权的尝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阅读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提问:①时间?②地点?③?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 
课堂小结

(5分钟)

出示板书讲解:面对血腥,英勇的党人没有被吓倒,在实践上发动南昌和秋收,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理论上召开八七会议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在中国党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实行民主选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根据地也得到了壮大和发展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南昌和“八七”会议,第二部分讲井冈山根据地,第三部分讲根据地的土地改革,知识点繁多,学生难以掌握,因此该教案围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进行设计,从蒋介石反政变导入,引发党人在实践上发动南昌和秋收,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在理论上党召开八七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确立“土地和武装的方针”、提出“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后来进一步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教学时补充该思想的内容为武装斗争(主要斗争形式)、土地(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战略基地)。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实行民主选举,根据地得到了壮大和发展。通过“实践—理论—实践”这一哲学原理,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更清楚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文档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一中卢明周谢龙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南昌、八七会议、秋收、开创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等知识。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适时地提高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党的斗争历程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要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使学生认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