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 - 副本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4:32
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 - 副本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单选)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和平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单选)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和平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

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和平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7.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9.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的实施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3.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14.“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15.中国相继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1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7.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A.中美关系改善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交

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9.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成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B.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行不结盟运动

20.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1.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2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23.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24.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 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5.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理论”的活动

C.某工厂因为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27.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请回答以下问题:(8分)

(1)我国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谁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 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各国不分大小,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讲话摘录

(1)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外交原则?这一原则最早由谁提出?

(2)请说出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材料二中提到的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 

(4)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29.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厌倦和无赖的感觉。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七夕,端午节,中秋节”,还有曾经最令人向往的“春节”似乎越来越淡离于我们视野,……如此看来,中国人是不是在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百度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3)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同时,请结合材料三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3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2)和平后,在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 

(4)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

31、

材料一: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中国国家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他们在会晤中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请回答:

(1)200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多少周年? 

(2)材料一反映中美两国关系达到怎样的新起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华经历过一系列挫折,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历史已今非昔比,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 

文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附答案 - 副本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单选)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和平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