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的制作加工作业指导书
△一、钢筋调直与污锈清除。钢筋表面应洁净,泥尘、油渍、漆皮、鳞锈以内感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否则应进行调直。
二、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弯心直径大于5d,若不能采用双面焊,则单面焊接缝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双面焊不小于5d。
三、钢筋网的绑扎,钢筋的交叉点用扎丝绑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须在钢筋与模板间,钢筋网之间设置砼垫块或短钢筋支撑,垫块必须用铁丝与钢筋扎紧,支撑钢筋则须焊牢。
四、钢筋加工和安装后,必须按《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验收,见表1和表2。
五、预应力钢材的加工
下料:预应力钢筋的下料长度,除考虑孔道长度外,仍需考虑锚圈垫板和工作长度,钢筋下料只能用砂轮锯或切断机。
六、高强钢丝编束、保管和运输
高强钢丝编束应梳理顺直,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绞。编束后的钢材应妥善保管,防止生锈和污染,在运输、存放、安装过程中不得被压、砸碾等造成表面伤痕;单根钢丝的弯曲半径不小于1米,成束后的弯曲半径不小于2米。
七、钢材制安工艺流程
熟悉施工图纸
计算下料长度、考虑弯起、弯钩加长
编制配料单
取样送检合格
调直、除锈
制作
制作半成品验收通过
标识半成品
成型安装
垫块
质量验收合格
下道工序
△钢筋网片和骨架成型允许偏差 表1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mm)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范围 | 点数 | |||||
1 | 网片 | 长度 | ±10 | 每 片 网 片 或 骨 架 | 2 | 用尺量 |
宽度 | ±10 | 2 | ||||
网格尺寸 | ±10 | 4 | 用尺量,量取纵、横方向各3-5个网格 | |||
网片两对角线之差 | 10 | 1 | 用尺量 | |||
2 | 骨架 | 长度 | +5 -10 | 每 片 网 片 或 骨 架 | 3 | 用尺量 |
宽度 | +5 -10 | 3 | ||||
高度 | +5 -10 | 3 |
△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 表2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范围 | 点数 | ||||||||
1 | 受力钢筋 | 间距 | 梁、柱、板、墙 | ±10 | 每 个 构 筑 物 或 构 件 | 4 | 在任意一个断面连续量取钢筋间(排)距,取其平均值1点 | ||
基础、墩台 | ±20 | 4 | |||||||
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的排距 | ±5 | 4 | |||||||
2 | 箍筋及构造筋间距 | ±20 | 5 | 连续量取5档,其平均值计1点 | |||||
3 | 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 | 焊接 | 不大于50% | 观察 | |||||
绑接 | 不大于25% | ||||||||
4 | 保护层厚度 | 墩、台、基础 | ±10 | 6 | 用尺量 | ||||
梁、柱、桩 | ±5 | ||||||||
板、墙 | ±3 |
1、电焊机
2、钢筋切断机
3、钢筋调直机
4、钢筋弯曲机
5、对焊机
九、施工记录
1、钢筋出厂合格证
2、钢筋(原材料、焊接)试验报告(表19)
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9)
4、工序质量评定表(表12)
5、钢筋工程验收记录表(补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