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长工chánɡ 魂牵梦萦yínɡ 熹微xī 慎思shèn
B . 纂集zuǎn 蹒跚pán shān 魅力mèi 惆怅chóu chànɡ
C . 羯鼓jié 一峰半壑hè 寒濑lài 岑寂cén
D . 咆哮páo xiào 龌龊wò chuò 水门汀dīnɡ 瞥过piē
2. (2分) 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腻繁 疑惑 造化 揣摩
B . 羡慕 自曝自弃 领略 笑吟吟
C . 虚里 橄榄 闺阁 穿凿
D . 翡翠 画缯 翻腾 精血诚聚
3. (2分) (2018·十堰)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欣赏丹江水的浩渺,便想武当山的灵秀;探寻野人谷的神秘,就思五龙河的清幽。十堰风光美如画,怎能不让人见异思迁?
B . 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有学生用一纸空文为自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画上句号。
C .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 . 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
4. (2分) (2017八上·惠安月考) 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
B .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C . 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D . 既然天气很冷,你也要多穿点衣服。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8·锦州)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立德树人 明礼至善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7八上·巢湖月考) 诗文默写填空。
(1)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 (1分) (2017七上·成都月考) 在本文中,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_____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8. (11分) (2017九上·石景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故事,将苏东坡或苏小妹的回文诗抄写在答题卡上。
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忽然有人送来苏小妹的丈夫秦少游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竟是一首怪诗(图一)。苏小妹立即悟出其中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苏氏兄妹才思敏捷,当即提笔各写了一首回文诗(图二,图三),派人送与秦少游。
图一 | 图二 | 图三 |
9. (3分) 阅读王勃的《山中》一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②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此诗为王勃客居巴蜀时所作。②高风:秋风。
(1)
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B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A . 恬淡超脱
B . 壮志难酬
C . 忧国忧民
D . 旅思乡愁
(3)
请对“山山黄叶飞”一句作简要赏析。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10. (16分) (2017八下·江阴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始童儿时,从师学,有相工历观诸生,指僧珍谓博士曰:“此有奇声,封侯相也。”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在同类中少所亵狎,曹辈①皆敬之。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②,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③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④到其宅,不以为耻。
【注】①曹辈:侪辈;同伙。②叨越:非分占有。③廨(xiè):官署。④卤薄:侍从,仪仗。
(1)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策之不以其道
B . 以其境过清
C .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 . 以土砾凸者为丘
(2)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吕僧珍虽然出身低微贫寒,但是有个相面的人认为他有奇声,能封侯相。
B . 吕僧珍到任为官,不为自己亲侄子求官开后门,刻画了吕僧珍公平对待属下,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性。
C . 吕僧珍不答应乡人迁拆督邮署的建议,可见他不是假公济私的人。
D . 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侍从到住在平民区的姊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事:________ ②不私亲戚:私:________
③但当速反葱肆耳: 反:________ ④小屋临路:临:________
(4)
翻译句子。
①在同类中少所亵狎,曹辈皆敬之。
②督邮,官廨也。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11. (20分) (2017七下·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后面小题。
文段一: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便于北上伐齐,开通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邗沟,用来运兵运物资。此后,秦、汉等朝都整治改造过运河。所以,隋统一全国后,为调和南北物资差异,同时解决调兵速度缓慢的问题,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2000多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文段二:由于各段河道水位、水流等有很大差别,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水位高度差的问题。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形成了达40米的水位落差,船行进的动力不够,无法直接通过。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工们摒弃了河道直上直下的设计,而将运河修成“之”字形的弯道。因为弯曲的河道可以拉长船只航行的距离,减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船只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这种科学的设计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文段三: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
(1)
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夫差与隋炀帝开凿运河有哪些相同的目的。
(2)
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阅读文段三,请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
①“罪在当代”:________
②“功在千秋”:________
(3)
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①________、沟通五大水系、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作用巨大等方面的特点。
12. (16分) (2017七下·徐州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拜见母亲大人
七堇年
拜见母亲大人是需要谨慎的.
扎起马尾,露出额头——她喜欢看我一直保持着十几年前的中学生模样,不管我现在已经多少岁。
挑选一件十分显胖的衣服——她永远嫌我瘦,每次见到我便立刻皱着眉头打量,鉴定结果是我又瘦了,然后她开始问:“是不是又过得不好了,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衣服不仅要显胖,还一定要是亮色,不能穿深色——她永远嫌弃我黑色衣服太多,用她的话来说,“别一天到晚穿得黑黢黢的”。白色也不太好,她会说,“白色不经脏的,怎么洗谁给你洗的啊,看这都发暗了”。所以要选红色,红色经脏,又显得面色红润,气色好。
一定要化妆,但又必须是裸妆那类,气色鲜润就好,千万不能妆太浓。但不化妆的话,显得不够精神,她又会说,“怎么都不收拾一下自己”。
总之,我会把自己收拾成——穿着少女时代的红毛衣、扎马尾,学生味儿十足的样子。这样我就不会露出任何一点破绽,让她忧心忡忡地打开话题:“你是不是过得不好”。
时间差不多了,掐着表,准时去接母亲。把车靠边,远远地,看见她站在人群的边缘。她穿着那一件我很熟悉的旧风衣,一双不相配但便干走路的体闲鞋,背着我当年上学用过的那个阿迪迭斯的双肩包,包的侧面很实用地装着一只水壶。
把母亲接到,她像个孩子一样,乖乖上车,坐后排座位。因为她是典型的“副驾驶控制狂”,一旦她坐我旁边,就会保持高度紧张,大声指挥我怎么开车,碰到路边闪出一辆电动车,她会尖叫,把我吓一跳;不然就是高声指挥我:“按喇叭!”“打灯!”“啊!小心那个人!”……我快崩溃了,我都有8年驾龄了,视力5.2,早就是老油条司机了,而她视力明明很差,开车更是彻头彻尾的菜鸟,每次还要这么指挥我。每当这时候,我恨不得分给她一个喇叭捏在手里,任她自己随便按。
但有一次,我与母亲一起,坐上了一位阿姨的车。我很紧张,因为阿姨的车开得实在太菜鸟了。奇怪的是,母亲在副驾驶座一路安安静静地坐着,什么都没说,更没有指挥人家,偶尔很轻松地和“菜鸟阿姨”聊个天。
下车后我问母亲:“为什么你不指挥别人开车,只指挥我开车?”
“别人我不管,你是我女儿啊。”她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后来,我都让母亲坐后排。这样对大家都好。
接到母亲,带她去了餐厅。坐下来点菜。我点了她喜欢吃的清淡的菜,然后点了一个豆腐青菜汤,叫“一清二白”。点完菜,服务生向我们重复一遍菜名,报完最后一个“一清二白”,我点头确认,示意可以了。
服务生走后,母亲欲说还休,最后非常不安地问我:“一千二百这顿饭就要一千二百啊!”
我哭笑不得地看着她,窗外的阳光,把母亲零星的白发,一根一根地扯了出来。
母亲看上去比较年轻,所以我一直没发现她的衰老——我一直认为她还年轻着,永远不会老。就像她以为,我一直还是那个中学生的样子,停在那几年,永远不会长大。但时间容不得我们的幻觉。她现在老了,渐渐变成了我的孩子。现在,我要像一个母亲照顾孩子那样,给她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
少年时与母亲的种种怨怼,已经渐渐释然。那会儿叛逆时,动辄会想:“我要是当妈,我才不会……”现在才知道,做一个好母亲实在太难,她已经尽力了。
如今,轮到我,其实我也只能说,我尽力。
(《读者》2015年第21期)
(1)
第三段中两个划线的“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
第七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
第十五段划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窗外的阳光,把母亲零星的白发,一根一根地扯了出来。
(4)
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将与母亲相见称为“拜见”,是母女关系显得遥远而生硬,属于用词不当。
B . “我”在于母亲见面前精心打扮,是因为想让母亲见到自己能够放心,也符合其自身的审美标准。
C . 加入一位开车很“菜鸟”的阿姨的情节,是用对比的手法凸显出母亲对“我”的深切关心。
D . 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做一个好母亲实在太难,她已经尽力了”这句话表明“我”虽然深爱母亲,但内心对她还是有着许多不满。
九、 作文 (共2题;共6分)
13. (5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一颗善感的心;有人说,生活中处处有爱,缺少的是一颗善于体会的心……请以“_______就在身边”为题作文。
题目二:在想象的世界里,后羿具有射日的神力,孙悟空能七十二变,超人能在天地间自由飞翔……假如有一天,你也拥有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你的生活将会怎样呢?请以“奇妙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所选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目一,须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14. (1分) (2017九上·保定期中) 写作,任选一个题目,按照要求或提示作文。
(一)你最欣赏某句诗文,或许是因为它的哲理,或许是因为它的优美……你最欣赏某个人,或许是因为他的美德,或许是因为他的睿智……你最欣赏某种动植物,或许是因为它的美丽,或许是因为它的不凡……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总是会欣赏每一寸阳光、每一滴甘露。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我最欣赏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二)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参
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5-1、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6-1、
6-2、
6-3、
6-4、
6-5、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7-1、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8-1、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9-1、
9-2、
9-3、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10-1、
10-2、
10-3、
10-4、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2-4、
九、 作文 (共2题;共6分)
13-1、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