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1)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2:22
文档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1)含答案

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1)含答案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推荐度:
导读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1)含答案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1)含答案

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

①                                  ;  ②                                   ;

③                                                                          。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方       案

现  象  和  结  论

2、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出氧气。

(1)检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本题奖励4分。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右图是铜陵铜工艺品中著名的四喜娃娃,小明找到了分别用纯铜、青铜(Cu、Sn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四喜娃娃及用于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

(1)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这两种四喜娃娃?

区分纯铜和青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喜娃娃为什么生锈了?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够和空气中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你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断,铜变成铜绿时,空气中的O2、_______、_________参加了反应。(填化学式)

(3)哪种四喜娃娃更容易生锈?

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四喜娃娃中,青铜娃娃身上的锈斑比纯铜的多,他据此得出结论:青铜比纯铜更容易生锈。

他的这种推理方法是否科学?___________。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

(4)青铜四喜娃娃的铜绿中为什么会有褐色的锈斑?

由于有的青铜中含杂质较多,尤其是含铁,故在铜绿间还会有斑驳的、呈褐色的氧化铁。现有一些这种含褐色的锈斑粉末,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锈斑粉末中含有铁元素。

                                                                                                 

4.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 的两集气瓶中,

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  

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溶

液检验CO2的原因                                            ;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          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

5.某同学研究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关系问题时,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两个试验:

(1)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关系,请你提出二点假设:

①                             ②                             

(2)实验验证:①将实验1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纪录数据后取下。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醋酸跟草木灰反应原理为:K2CO3+2CH3COOH=2CH3COOK+CO2↑+H2O)

实验完毕,再进行称量,记录数据。

②将实验2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纪录数据后取下。将两种溶液混合,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完毕,再进行称量,纪录数据。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实验结论:                              。

(4)实验分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结论进行解

释                                 。

6.学校附近的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明显有酸味,几位同学想探个究竟,经调查它们怀疑废水中有大量的盐酸。

(1)为证明它们的推测,几位同学接着应进行的探究活动为(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2)为帮助工厂治理废水的酸性,几位同学分别设计了方案,其中有:

A.向废液中加入废铁;B.向废液中加入火碱;C.向废液中加入石灰石;D.向废液中加入生灰石。

请你分别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方案4:                                   。

7、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 ,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观察与问题】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 ①鸿鸿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

      ②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         。

【实验与事实】 依据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验证猜想的①方案取少量水垢于试管,滴加稀盐酸,  

在试管口用燃烧着木条检验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                 中

                      
【解释与结论】 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请写出: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

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                                           。

8、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①废弃定影液立金属混合物 + 溶液A

  ②金属混合物  Ag + 溶液B

  请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

1.⑴Ca(OH)2;CaCO3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⑵放热(1分);①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②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④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

(3)Ca(OH)2 和CaCO3的混合物;

方       案

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步骤②: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①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

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

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

2、(1)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或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气体。

2H2O2══2H2O+ O2↑         (2)假设二:生成的氧气使溶液褪色。

方案二: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再通入氧气,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假设和方法合理均给分。本题的假设因素还可以是温度升高、指示剂变质、过氧化钠变质、水中含杂杂质、NaOH溶液浓度过大或容器内壁附着杂质等。

3、(1)在青铜和纯铜片上分别滴加稀盐酸。  (2)H2O、CO2

(3)不科学    因为两种四喜娃娃生锈未在同等条件(时间、环境)下进行比较。

(4)将CO通入盛有锈斑粉末的玻璃管中,加热。反应后取出管内物质,用磁铁悬吸,有固体附着,证明锈斑中含有铁元素。(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4.【现象结论】CO2+Ca(OH)2==CaCO3↓+H2O ;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NaOH无明显现象; 气球体积增大,溶液不变浑浊 ; 乙

  【思考评价】不正确,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形成的饱和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很小。

5.(1)实验1反应前后质量会发生变化(或增大、减小)(不变化也正确) 实验2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也正确)         (2)①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②有蓝色沉淀生成

(3)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4)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1)取少量样品,用pH试纸测其pH,看其是否呈较强的酸性;取样品过滤后向其中滴入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其推测。

(2)评价参考要点:         方案1:虽能除酸,但产生氢气,遇火有不安全隐患,成本高。

方案2:虽能除酸,但不易掌握终点,成本高。          方案3:能除酸,成本较低。

方案4:能除酸,但不易掌握终点,成本较石灰石高。

7. 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有气泡生成   木条火焰熄灭

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CaCO3+2HCl==CaCl2+H2O+CO2↑    Ca(HCO3)2CaCO3↓+ H2O + CO2↑

8、 (2)①乙 ; 铁粉和银粉能分离,而铜粉和银粉不能分离(或过量的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最后得不到纯净的银);2AgNO3+Fe=Fe(NO3)2+2Ag     ②(稀)盐酸(或稀硫酸);  Fe+2HCl=FeCl2+H2↑  (或Fe+H2SO4=FeSO4+H2↑) 

  (3)过滤;漏斗;FeCl2(或FeSO4)

  (4)用磁铁接触,看银粉是否被磁铁吸引(或取少量固体滴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放出)

文档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1)含答案

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1)含答案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