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2分)
1.五项古典假定中的第二条——随机扰动项的方差等于常数的假定被破坏,而其余四项古典假定均满足,则称出现了 。
2.通常若出现违反基本假定时,将数据先取对数再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因为对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可以减少 和 自相关的程度。
3.用来消除异方差的最小二乘法称其为 最小二乘法。
4.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估计模型,则参数估计值是 。
5.异方差性的对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方差的影响: 。
6.异方差性的对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无偏性的影响: 。
7.异方差性的对参数显著性检验的影响: 。
8.异方差性的对预测的影响: 。
9.怀特(White)检验是检验计量经济模型的 性。
10.哥里瑟(Glejser)是检验计量经济模型的 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
1. 异方差性;2. 戈德菲尔德-夸特(G-Q)检验法
3. White检验法4. 加权最小二乘法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更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 )
A.时序数据 B.平均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年度数据
2.在修正异方差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权最小二乘法 B.对原模型变换的方法
C.对模型的对数变换法 D.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3.Goldfeld-Quandt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发现各参数估计量的t值都不显著,但模型的或却很大,F值也很显著,这说明模型存在(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异方差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B.异方差产生的原因有设定误差
C.检验异方差的方法有加权是小二乘法D.修正异方差的方法有加权最小二乘法
6.在模型有异方差的情况下,常用的补救措施是( )
A.广义差分法 B.工具变量法 C.逐步回归法 D.加权最小二乘法
7.ARCH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8.线性模型Yi=β0+β1X1i+β2X2i+μi不满足哪一假定称为异方差现象?( )
A 、Cov(μi,μj)=0 B、Var(μi)=σ2C.、Cov(Xi,μi)=0 D、Cov(X1i,X2i)=0
9. White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10. Glejser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1、Goldfeld-Quandt检验法的应用条件是( )
A. 将观测值按解释变量的大小顺序排列 B. 样本容量尽可能大
C. 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D. 将排列在中间的约1/4的观测值删除掉
E、除了异方差外,其它假定条件均满足
2.异方差性的检验的方法有( )
A.图示检验法;B.戈德菲尔德-夸特(G-Q)检验;C.怀特(White)检验D.ARCH检验E戈里瑟检验
3.产生异方差性的主要原因是( )
A.模型中省略了某些重要变量;B.模型设定误差;C.测量误差的变化;D.截面数据中总体各单位的差异。
五、判断题(判断下列命题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
1.在异方差性的情况下,若采用Eviews软件中常用的OLS法,必定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误。
2.如果存在异方差,通常使用的检验和检验是无效的;
3. 如果存在异方差,参数的估计仍具有无偏性,但不具有最小方差性。
六、解答题
1.试比较说明模型存在异方差时,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2.异方差性的后果是什么?
3.产生异方差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异方差性的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七、计算分析题
1. 由表中给出消费Y与收入X的数据,试根据所给数据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估计回归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和,并写出样本回归模型的书写格式;
(2)试用Goldfeld-Quandt法和White法检验模型的异方差性;
(3)选用合适的方法修正异方差。
Y | X | Y | X | Y | X |
55 | 80 | 152 | 220 | 95 | 140 |
65 | 100 | 144 | 210 | 108 | 145 |
70 | 85 | 175 | 245 | 113 | 150 |
80 | 110 | 180 | 260 | 110 | 160 |
79 | 120 | 135 | 190 | 125 | 165 |
84 | 115 | 140 | 205 | 115 | 180 |
98 | 130 | 178 | 265 | 130 | 185 |
95 | 140 | 191 | 270 | 135 | 190 |
90 | 125 | 137 | 230 | 120 | 200 |
75 | 90 | 1 | 250 | 140 | 205 |
74 | 105 | 55 | 80 | 140 | 210 |
110 | 160 | 70 | 85 | 152 | 220 |
113 | 150 | 75 | 90 | 140 | 225 |
125 | 165 | 65 | 100 | 137 | 230 |
108 | 145 | 74 | 105 | 145 | 240 |
115 | 180 | 80 | 110 | 175 | 245 |
140 | 225 | 84 | 115 | 1 | 250 |
120 | 200 | 79 | 120 | 180 | 260 |
145 | 240 | 90 | 125 | 178 | 265 |
130 | 185 | 98 | 130 | 191 | 270 |
四川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费支出 单位:元/人
时间 | 农村人均纯收入X | 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Y | 时间 | 农村人均纯收入X | 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Y |
1978 | 127.1 | 120.3 | 1990 | 557.76 | 509.16 |
1979 | 155.9 | 142.1 | 1991 | 590.21 | 552.39 |
1980 | 187.9 | 159.5 | 1992 | 634.31 | 569.46 |
1981 | 220.98 | 184.0 | 1993 | 698.27 | 7.43 |
1982 | 255.96 | 208.23 | 1994 | 946.33 | 904.28 |
1983 | 258.39 | 231.12 | 1995 | 1158.29 | 1092.91 |
1984 | 286.76 | 251.83 | 1996 | 1459.09 | 1358.03 |
1985 | 315.07 | 276.25 | 1997 | 1680.69 | 1440.48 |
1986 | 337.94 | 310.92 | 1998 | 17.17 | 1440.77 |
1987 | 369.46 | 348.32 | 1999 | 1843.47 | 1426.06 |
1988 | 448.85 | 426.47 | 2000 | 1903.60 | 1485.34 |
19 | 494.07 | 473.59 |
(1)求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对人均纯收入的样本回归函数,并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
(2)选用适当的方法检验模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
(3)如果模型存在异方差,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异方差性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