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Zn-65 H-1 S-32 O-16
一.我会选(共40分. 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号下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啤酒
3.t℃时,20g某物质溶解在20g的水里恰好饱和,此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是
A.100g B.20g C.40g D.1g
4.下列对20%的氯化钠溶液的理解无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1∶5 B.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20g
C.该溶液100g水中溶有溶质20g D.该溶液中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5
5.下列方法可使钾溶解度增大的是
A.增加溶质 B.增加溶剂 C.升高温度 D.搅拌
6.将60℃时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溶液中不变的是
A.溶液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液浓度
7.下列四个家庭实验不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8.实验室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瓶、玻璃棒、蒸发皿 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C.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试管 D.量筒、烧杯、托盘天平、蒸发皿
9.有关溶液(溶质为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0.下列条件下的Ca(OH)2 溶液,取等质量时,吸收CO2最多的是
A.10℃的不饱和溶液 B.10℃的饱和溶液
C.30℃的不饱和溶液 D.30℃的饱和溶液
1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12.现有50g质量分数为10%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增大1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掉一半的溶剂 B.蒸发掉25g溶剂
C.加入6.5g食盐 D.加入50g10%NaCl溶液
13.现有一接近饱和的Ca(OH)2 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CuO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5.某同学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制造一个不用电的小“冰箱”,他的原理是用两种物质一混合就产生低温,你认为其中一种物质应该是
A.NaOH B.NaCl C.NH4NO3 D.Ca(OH)2
16.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17.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同种溶质 ④加溶剂 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
18.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19.用60%浓硫酸A与20%稀硫酸B来配制30%硫酸溶液,所用溶液A、B的质量比为
A.2:1 B.1:2 C.3:1 D.1:3
20.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二.我会填(共28分.除注明外, 每空2分)
2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编号 | 溶 液 | 溶质化学式 |
① | 澄清的石灰水 | |
② | 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 |
③ |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 |
④ | 通山黄沙苦荞酒 | |
⑤ | 硫酸溶液 | |
⑥ | 医院消毒用的碘酒 |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23. 20℃时,钾的溶解度是31.6 g,其含义是 。
24.从下列混合物中, 识别出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 并用短线连接.(共3分)
(1)在做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 病人服用的 “钡餐” 溶液
(2)农业生产上用来选种的食盐水 乳浊液
(3)“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同学们每天喝的牛奶 悬浊液
25.如下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 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加反应), 说明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弹簧测力计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 弹簧测力计读数 ;
(2)如果加入蒸馏水, 弹簧测力计读数 ;
(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 弹簧测力计读数 .
三.我会探究(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27分)
26.小英同学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
⑴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
.(3分)
27.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
(2)由右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两条即可)
28.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2)若其它操作正确(1g以下用游码), 则这位同学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实际为 克.
(3)如果配制的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条)
①
②
③
四.我会计算(共5分)
29. 将10克不纯的锌粒(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且不参加反应)投入到10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得到了0.2克气体. 试计算:
(1)锌粒的纯度; (2)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3)反应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九)
一.我会选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B | A | B | C | B | B | B | C | B | C | B | C | A | C | D | A | B | D | C |
21—24 略
25.(1)不变 (2)变大 (3) 变小
三.我会探究
26.(1) 因素①: 食盐颗粒的大小 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因素②: 搅拌 搅拌使溶解速率加快
因素③: 温度 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等等
(2)略
27.(1) 50克
(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以下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小(或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得快; 甲和乙如混在一起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它们等.
28. (1)试剂瓶的瓶塞没有倒放; 托盘天平中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2) 2
(3)称量时使氯化钠质量偏小; 用量筒量水体积时偏大; 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还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解完等.
四.我会计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