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统计学》期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4:51
文档

《统计学》期中试卷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序号:密封线浙江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考核方式: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共五大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A.50个职工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C.每一个职工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
推荐度:
导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序号:密封线浙江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考核方式: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共五大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A.50个职工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C.每一个职工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序号:   

密                                                           封                                                      线

浙江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题  号

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共五大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      )

A.50个职工                         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                                                     (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    (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                                          (     )

A.520              B.510           C.500              D.490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属于                                                      (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      )

A.降低2.75%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2.83%

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                                              

A.减少20%       B.增加20%        C.不变化         D.增加40%

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      )                                              

A. 

B. 

C. 

D.      

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若产量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      )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15.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

A.某商品平均价格              B.某地区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    

C.某企业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D.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

16.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计算条件不同                B.指标意义不同     

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计算结果不同

17.已知某企业7月、8月、9月、10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200人、1250人、1208人和1230人。则该企业三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       )

A.                 B.     

C.                      D. 

18.累计增长量是                                                       (      )

A.本期水平减固定基期水平         B.本期水平减前期水平    

C.本期逐期增长量减前期增长量     D.本期逐期增长量加前期逐期增长量

19.如果动态数列指标数值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同,可拟合                    (      )

A.直线      B.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双曲线

20.某企业2007年第二季度A商品销售额为150万元,根据前三年分季资料测算,二、三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85.62%和155.38%,则第三季度的A商品销售额的预测值为

(      )

A.82.66万元     B.104.万元    C.199.55万元   D.272.21万元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全国人口普查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      )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的年龄是变量值

E.人口的性别比是统计指标

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

A.性别            B.出勤人数     C.产品产量    

D.八级工资制      E.文化程度

3.一时调查可以有                                                  (       )

A.定期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4.中位数是                                                        (       )

 A.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某变量值        B.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      

C.在组距数列中不受开口组的影响      D.位置平均数    

 E.各变量值加总平均的

5.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

A.黄金储备量                         B.在校学生数  

C.利税总额                           D.土地面积

E.婴儿出生率

6.变量数列中                                                      (        )

A.各组频率大于0           B.各组频率大于1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总次数一定时频数与频率成正比

E.频数越大该组标志值起的作用越大           

7.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系数    E.标准差系数

8.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时发现,甲的标准差大于乙的标准差,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由此可推断                                                        (        )

A.乙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

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

C.甲单位的工作均衡性好于乙单位

D.乙单位的工作均衡性好于甲单位

E.甲单位的标准差系数比乙单位大 

9.下列平均指标,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                                (        ) 

A.第一季度职工平均月工资      B.企业产品单位成本

C.“十五”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

D.某企业某年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E.“十五”期间某企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量

10.动态数列水平分析法的指标有                                     (        )

  A.平均发展水平           B.增长量           C.增长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E.平均增长量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五个变量值。                            (      )

2.单位产品成本数值大小与其研究的范围大小有关。                        (      )

3.典型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      )

4.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     )

5.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但其组限可采用重叠和不重叠组限两种表示方法。(     )

6.当变量值存在极端小值时,次数分布曲线形成右偏型分布。                 (     )

7.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变量的集中趋势。  (     ) 

8.某班6名工人的产量(件)分别为5,7,9,11,13,15,则这个数列中的众数为10。(     )

9.选择某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突出了总体在这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差异。(     )

10.偶数项移动平均所得数列项数为原数列项数减移动项数加1。               (     )

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举例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异、变量。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

     年龄(岁)

人数(人)
18以下

12
18-30

50
30-50

68
50以上

40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

(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 (保留两位小数)

2.已知某企业2009年前七个月的产值和人数变动如下表

月   份

1234567
产值(万元)200220210200230220195
月初人数50525456545054
求:(1)上半年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

(3)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3.已知某市某产品消费量05年比04年增长8%,06年比04年增长15%,07年比05年增长20%,08年比06年增长25%,09年比05年增长40%,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下表,并求这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保留一位小数)

年    份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定基发展速度(%)

100108
环比增长速度(%)

8.0
4.某地区2004~2009年粮食产量的资料如下:                      

年    份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产量(万吨)

累计增长量(万吨)

环比发展速度(%)

500

-

-

110

200

350

108

115

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取整数);

(2)计算该公司这期间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量;

(3)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5年的销售量。

(提示:后面可附白纸,并装订)

文档

《统计学》期中试卷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序号:密封线浙江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考核方式: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共五大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A.50个职工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C.每一个职工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