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4:44
文档

201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201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越来越宽广②国力越来越强盛③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④封建政权得到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西周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建制度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A.都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阶层B.西周的士和西欧的骑士均处于社会最低层C.在不同的等级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D.农民、奴隶和平民
推荐度:
导读201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越来越宽广②国力越来越强盛③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④封建政权得到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西周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建制度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A.都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阶层B.西周的士和西欧的骑士均处于社会最低层C.在不同的等级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D.农民、奴隶和平民
201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越来越宽广  ②国力越来越强盛  ③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  ④封建政权得到巩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西周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建制度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A.都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阶层    B.西周的士和西欧的骑士均处于社会最低层

   C.在不同的等级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D.农民、奴隶和平民处于金字塔社会的最底层

3、伯尚是生活在春秋之前的一个奴隶,当时他耕种的土地是

   A.自己的      B.地主的      C.国家的      D.部落首领的

4、春秋以来,很多的奴隶主逐渐转化成封建地主,其主要原因是

A.土地比奴隶更容易管理      B.奴隶主不愿再用残酷的奴隶制度,剥削和压迫奴隶

   C.商鞅变法的结果            D.奴隶主把新开垦出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6、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使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7、魏晋以来,大多是由地方官史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推荐产生的,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是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科举制度的实行使人才脱颖而出,这是隋唐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说明

①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  ②科举制度的出现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科举制度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据查,小华的祖上是我国的第一个状元,你想想小华的祖上应是生活在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贞观时期        D.开元时期

9、必须通过考试,合格者才能做官的选官方法,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0、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即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知道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在何时?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11、右图是唐初名相房玄龄,他虽出身寒门,却通过科举考试,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为唐的繁荣做出极大贡献。从房玄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实现后

①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真才实学做官  ②国家和皇帝可以得到治国人才,是最大获益者  ③使选拔官史的权力集中到  ④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唐朝在科举制度发展中的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完善,具体措施包括

①扩充国学规模,扩大考生来源  ②增加考试科目  ③丰富考试内容  ④严格考试制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从唐太宗的语气中我们可以判断出

   A.唐太宗的骗术极其高明         B.科举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封建皇帝

  C.进入金殿的人都被严密监视控制起来了  

D.进入金殿的人都是英雄豪杰,国家栋梁

14、朱元璋虽然出身贫苦,但称帝后在治国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为了加强自己的君主权力,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三司  ②废丞相  ③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八股取士  ⑤迁都北京  ⑥削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5、明太祖实行“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A.他更信任六部                 B.实行分部负责制后,可以调动的积极性

  C.接受前朝教训,防止相权威胁       D.丞相办事不利,撤职以示警戒

16、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

   A.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B.设置特务机关,便于及时了解民情

  C.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做官后,能忠于皇帝

D.巩固了明王朝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

17、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大部分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君权的加强,反映了

   A.明朝统治者在设立国家制度方面具有创新精神      B.我国的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C.明朝的统治日趋巩固                            D.现代国家管理思路日益成熟

18、左图是清朝雍正、乾隆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右图是清朝的最高机关军机处的办公室。一边是巍峨高耸,一边是简陋朴实。从建筑物的状况可以看出

   A.军机处是隐藏在皇帝背后的权力机关          

B.军机大臣具有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

  C.军机处是决定国家大事的重地,肃杀威严      D.军机处是皇帝的附庸,没有实际权力

19、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20、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采纳了哪一位思想家的建议?

A.王充         B.张骞         C.司马迁         D.董仲舒

21、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

①收归铸币权  ②收归土地所有权  ③收归盐铁经营权  ④抵制商业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霍元乙的祖上曾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将领,当时他们作战的主要对手是

A.匈奴    B.秦朝的残余    C.北魏鲜卑族    D.北方契丹

23、乾隆皇帝逼迫满洲贵族议政大臣放弃议政权力,撤销议政王大臣议会,从而

   A.将国家权力全部收归自己,加强了封建君主集权

B.将一切工作揽在自己身上,治国不辞劳苦

  C.保证了政令的畅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24、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25、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二、综合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2)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30、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的形成、地位的确立、内容的演变,构成了一部中国文化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秦汉统治者对儒家学说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在近代中国,儒家的传统地位有什么变化?

(4)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谈谈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参: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5  DDCDD       6~10  DACAB      11~15  DDBAC     16~20  DBDDD     

21~25  AAADA    

二、综合试题参:(50分)

29、(25分)

答:(1)改革或变法主张 

(2)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3)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 ;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其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0、(25分)

答:(1)孔子。提倡“仁政”,反对苛政。(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辛亥和新文化运动使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4)例如:儒家的尊老、尊师、诚实、守信等思想,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提倡。

文档

201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2010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越来越宽广②国力越来越强盛③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④封建政权得到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西周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建制度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A.都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阶层B.西周的士和西欧的骑士均处于社会最低层C.在不同的等级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D.农民、奴隶和平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