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拈轻拍重 沾沾自喜 抢占地盘 B.耽于幻想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C.脍炙人口 咫尺天涯 纸上谈兵 D.滥竽充数 推波助澜 一览无余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新颖 咬文嚼字 锱铢必校 B.温馨 行云流水 弄巧成拙
C.蜷缩 迎刃而解 畅快淋漓 D.踟蹰 刀耕火种 豪放恣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当班主任二十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B.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C. 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名诗人;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D.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安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该书的出版把“名人”出书热又掀起一个高潮,同时也引来对“名人”出书热的更严厉的批评。
B.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开滦,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产量增加了两倍,使一个开滦变成了两个开滦。
C.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
D.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以及卫星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博古架上较合适。
5.选出对诗句出处说明有误的一项 ( )
①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②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 ①陶渊明《饮酒》 B.王勃《滕王阁序》 C.辛弃疾《念奴娇》 D.鲁迅《自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节选自《三国演义》)
6. 上面的选文属于《三国演义》中的那个故事? ( )
A.桃园结义 B.三顾茅庐 C.初出茅庐 D.如鱼得水
7. 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编撰者为罗贯中。
B.《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替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
C.《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文中的刘皇叔刘邦就是其中之一。
D.清代毛宗岗评三国人物形象时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诸葛亮的“智绝”。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临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查尔斯认为,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因环境的不同,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人类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另一种认为,人类最早 起源于非洲,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人类生活在热带时,毛皮不利流汗散热,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8. 对第二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9.查尔斯认为人类的祖先是“高纬度地区进化来的”。不能作为依据的一项是 ( )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腿毛的原因是两性喜好的选择
C.人类祖先北迁后腿毛 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发生了变化
10.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查尔斯认为,人类出现不同肤色,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
B. 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人类起源理论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1.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壁:军营的围墙,这里指军营、军垒
B.歌数阕,美人和之 和:读作hè,跟着唱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读作wàng,让……做王
D.吾为若德 德:名次作动词,做好事、送人情
12.分析加横线的词,选出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 ( )
A.①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②若非吾故人乎
B.①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B.选文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涉及四面楚歌、无颜见江东父老、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多个典故。
C.项羽既有勇猛善战的英雄气质、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又有刚愎自负、多愁善感的特点。
D.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即指项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1分)
四、(21分)
1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1)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3分)
(2)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3分)
15.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诗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1分) ,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颔联中“坼”“浮”二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3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 故曰:至人无己, , 。(庄子《逍遥游》)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3) 呜呼! ,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杜牧《阿房宫赋》)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7—21题。
父亲的救援
⑴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多年腰疼的病,农忙之余帮人跑起了长途货运。这年父亲已46岁。
⑵正是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亲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所有的细节。
⑶那天正好是寒露,阴历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着雨的时候,父亲从外地跑车回来。刚一进村,就看见村支书迎头挡在车灯前面,朝父亲一个劲儿地摆手。父亲赶紧刹车。支书一脸焦急地说:“快!你娃出事了!”原来他刚刚从电视里插播的紧急通告里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市一院,司机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钱,另有一本学生证,望家人紧急联系。学生证上写着我的名字,所以支书便急吼吼地来找我父亲。
⑷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他蹲在车下先抽了两分钟烟,然后抬头问支书:“你家里还有多少钱?”支书说:“也不太多。”父亲说:“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亲身上还装着代收的几千元货款。
⑸父亲不敢让我母亲知道,家也没回,当即发动车,准备直奔市一院。车开到镇子上,不敢再开了,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就从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战友,帮忙驾车直扑市里。从小镇到市区仅八十公里,一个小时后就到了。
⑹主治医生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缴钱:“伤情非常严重,需立即手术,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联系不到家人,双腿将很难保住。”
⑺父亲再也隐忍不住,眼泪哗一下倾倒了满脸。他跌跌撞撞地赶紧往缴费处跑。从缴费处回来,父亲不顾护士的拦阻,硬闯进急诊室。
⑻父亲看到的是一张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过去。父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发现这个小伙并非他儿子——也就是说,并不是我。父亲从里面退出来,反复端详从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张学生证,学生证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没有错呀。父亲迷惑了。
⑼这时来了几名,告诉父亲,这个小伙的身份刚刚弄清了,原来是一名小偷,之前在公交车上偷了几个学生的东西,被人发觉后就跳车狂奔,他做贼心虚,已经把所有追赶的人都甩掉了,还是不停地飞跑,结果就跑到了一个车轮下了。
⑽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得一身大汗,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这时,父亲的战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儿子,你缴的住院押金怎么办?”
⑾父亲说:“当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儿子,还害得差点吓死我,哪能再给他白扔钱?”
⑿父亲就到收费处去退钱。收费处让父亲找主治医生开退费说明。主治医生几笔就开好了。
⒀父亲却犹豫起来,说,算了,这钱我不退了,你们接着给他治吧,长得那么漂亮的小伙子,要是少了两条腿多可惜呀,他家里应该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会疼得心慌。
⒁小伙的手术顺利进行。
⒂此时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亲想来学校找我,又怕打搅我睡觉,就和战友在车里胡乱挤了一宿。第二日早上才来学校,看见我后,冲上来就紧紧抱了我一下。父亲一贯性格刚强,平时很少流露感情,这次拥抱,还是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
⒃那小伙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恢复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阳光灿烂。他寻到我家,给我父亲磕了仨响头,非要认我父亲为干爹。
⒄我父亲担心他再学坏,就让他跟自己学开车。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已成为本市运输业非常叫得响的一位老板,去年,还被市里评为“年度最具爱心十大人物”之一。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内容。(3分)
18. 指出第⑽段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3分)
19.第⒀段写到“父亲却犹豫起来”,父亲“犹豫”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概括写出父亲的形象特点。(3分)
21.联系全文,指出小说标题“父亲的救援”的含义。(3分)
六、(15分)
22.请把下面的词(词组)组合还原成一副七言对联,并按提示用楷体写出来。(4分)
气味 文辞 真比 还同 丰年玉 幽壑兰
23. 分析下列句子中宾语的位置特点,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4分)
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在?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唯利是图⑦余是以记之⑧微斯人,吾谁与归?
24.根据下面提供的三种交谈的语境,改写“我不知道老张是从那个学校毕业的”这个句子。要求:不改变句子内容,句式要有区别。(3分)
(1)你真主观, (2)你问谁? (3)你问什么?
25.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民政部的明确态度和理由,不超过30个字。(4分)
(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5月26日电)城市路牌上的地名为什么要用汉语拼音标注,可否改成英文?民政部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地名标志是领土主权的象征,用汉语拼音标注地名,事关国家领土主权和尊严,用英文等外文拼写地名标志,在中国是禁止的。
七、( 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一大群动物在塔下观看比赛,为
参赛者加油。
旁观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够爬到塔顶。“哎呀,这太难了!他们永远无法爬到塔顶。”“他们根本没机会成功。塔太高了!”
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那些步伐稳健的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
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
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塔项。
原来,那只登顶的青蛙是个聋子。
要求:①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答题纸
题号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得分 |
四、(21分)
14.(6分)
(1)
(2)
15.(6分)
(1)
(2)
(3)
16.(9分)
(1) (2) ____________
(3) (4)
(5) (6) (7)
五、(15分)
17.(3分)
18.(3分)
19.(3分)
20.(3分)
21.(3分)
六、(15分)
22.(4分)
上联 | |||||||
下联 |
24.(3分)
25.(4分)
26. 作文(60分)
600 | |||||||||||||||||||
800 | |||||||||||||||||||
1000 | |||||||||||||||||||
一、(21分,每小题3分) 1.B 2.A 3.D 4.C 5.C 6.B 7.C
二、(9分,每小题3分) 8.A 9.B 10.A
三、(9分,每小题3分) 11.A 12.A 13.B
四、(22分)
14.(6分,每小题3分)
(1)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2)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武器与敌兵交战。
15.(6分,1小题1分,2小题2分,3小题3分)
(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之情。
(3)“坼”字,是说广阔无边的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是说洞庭湖几乎包容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这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分说各1分,总说1分)
16.(9分,每空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天下也(4)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5)别有幽愁暗恨生(6)千古风流人物(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五、(15分)
17.(3分)父亲决然救援一个偷了自己儿子钱出车祸的小偷,并使他走上正途。(大意对即可)
18、(3分)准确地写出了大白后父亲的表现,(2分)显示出惊人的打击和惊人的狂喜给父亲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变化。(1分)
19.(3分)父亲想到了小伙子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就得失去两条腿,他的未来要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想到小伙子的父母如果知道小伙子的遭遇也会疼得心慌。(答一点得2分,答两点得3分)
20.(3分)父亲是一个勤劳、宽容、善良且富有爱心的人。
21.(3分)一指父亲用借来的钱救了小伙子的生命;二指父亲用他的宽容和爱心拯救了小伙子的灵魂(精神)。(答一点得2分,答两点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
六、(15分)
22.(4分)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组合正确2分,写对上下联1分,书写1分)
23.(4分)文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文言
文中,用“之”“是”作标志,前置宾语;文言文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用介词(以、与)前
置宾语(每条1分)
24.(3分)①我怎么知道老张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②老张?我不知道老张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③老张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我怎么知道?(每句1分,符合要求即可)
25.(4分)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尊严,禁止用英文等外文拼写地名标志。(理由、态度各2分)
七、(60分)26.(60分)见高考评分标准(立意提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做事要永不言弃,坚持到底;相信自己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