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正确认识系统思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4:56
文档

正确认识系统思考

正确认识系统思考讲师:邱昭良一、系统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的整体。2.系统的构成要素实体系统是由若干个实体构成的,就如同听觉系统中的耳廓、耳垂、听小骨等。连接实体是相互连接的,如果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不能连接,不能协调运动,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整体为了达到特定的功能或目标,各个实体最终要构成一个整体。很多人对系统存在认知误区,第一重误区是过于注重实体而忽视了连接和整体,研究系统时把重点放在的实体上,最后才发现影响系统最关键的因素是实体之间的连接。因此
推荐度:
导读正确认识系统思考讲师:邱昭良一、系统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的整体。2.系统的构成要素实体系统是由若干个实体构成的,就如同听觉系统中的耳廓、耳垂、听小骨等。连接实体是相互连接的,如果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不能连接,不能协调运动,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整体为了达到特定的功能或目标,各个实体最终要构成一个整体。很多人对系统存在认知误区,第一重误区是过于注重实体而忽视了连接和整体,研究系统时把重点放在的实体上,最后才发现影响系统最关键的因素是实体之间的连接。因此
正确认识系统思考

讲师:邱昭良

一、系统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的整体。

2.系统的构成要素

 实体

系统是由若干个实体构成的,就如同听觉系统中的耳廓、耳垂、听小骨等。

 连接

实体是相互连接的,如果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不能连接,不能协调运动,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整体

为了达到特定的功能或目标,各个实体最终要构成一个整体。

很多人对系统存在认知误区,第一重误区是过于注重实体而忽视了连接和整体,研究系统时把重点放在的实体上,最后才发现影响系统最关键的因素是实体之间的连接。因此,要想掌握系统思考,首先要把关注点聚焦到实体上,其次再转移到实体之间的连接上。注重实体之间的连接是系统思考的基本要求。德内拉·梅多斯在《系统之美》一书中提到系统有三个特性:适应性、自组织性、目的性。

3.常见的系统分析

以向杯子里倒水为例,这件事就是一个系统:实体有杯子、水、饮水机、人的动作等。实体之间的连接有很多种,比如,人渴了才会向杯子里倒水,饮水的需求是人与水之间的连接;装水需要容器,杯子与水之间有连接;水快接满时要关掉水龙头,这也是一种连接。

对于一头大象来说,它的鼻子、耳朵等各器官都是实体;血液、皮肤、肌肉等是实体之间的连接;大象的功能和目标是生存、成长、繁衍后代等。对于一群大象来说,每一头大象都是实体;大象之间的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是实体之间的连接;整个系统的目标是一起生活和交往。

由此可见,大系统可以被细分成很多小系统,系统越大,联系就越复杂且微妙。

二、系统的特性

本课程所讲的是动态复杂系统,是由社会的、能动的、有活性的实体构成的。

动态复杂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研究系统思考时不能机械地采用线性思维,单纯地把系统分成若干个实体,研究完每一个实体就认为得到了系统,这是不正确的。系统思考必须用整体视角,重视实体之间的连接与互动,“跳出画面看画”,这是系统思考的重要原则。

2.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传统教育使得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都想找到标准答案,但是动态复杂系统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两个实体相互影响会有无限的可能,很难有唯一的答案,比如一支笔、一只手和一片地面构成一个最简单的系统,如果松手,笔就会掉在地上,谁也不能准确预测这支笔的落点。所以,学习系统思考,首先要破除的观念就是寻找正确答案,要学会容忍多种可能性,这会使人的思维变得更有柔性和弹性,从而去应对不同的情景和变换。

3.因果互动

实体之间的连接会产生很多因果互动。这里有一个要破除的误区,即人们习惯使用机械思维,认为有因必有果。实际上在系统中,因果是非常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从简单的线性思维走向环型思维。

4.反馈

没有反馈就没有连接,反馈是系统非常重要的特征和标志之一,也是让系统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

比如,足球队的实体包括球员、教练员、队医、裁判、观众、球场、球门、球等,球队的目标是战胜对方,队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对手之间要拦截破坏,这些都是实体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中有很多反馈,如球员看见球来后要决定是否上前争抢,并以声音和动作示意队友。试想,如果把运动员的眼睛蒙上、耳朵堵上,每个人都收不到外界的反馈,连接被阻断,比赛也就无法进行。

5.目的性

6.动态稳定性

系统有自适应性,能维持动态的稳定,而非绝对的静止。

7.结构影响行为

很多企业用绩效考评员工,绩效考评的指标和奖惩的行为都是设定的结构,这些结构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比如,公司要求员工上班打卡,迟到的员工就会想些其他的“办法”,避免被发现上班迟到。

再比如,物业在小区中间铺了一片绿地,绿地中间有一个喷泉,周围有供居民散步的砖石路,但道路铺设得不合理,几乎每栋楼的居民去看喷泉时都要绕远,所以很多人为了节约时间就直接从草坪上走过。物业为了阻止人们践踏草坪,就在草坪外种了一圈半米高的冬青,但居民还是会从密密麻麻的冬青中间走过去。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该小区物业应该顺应“结构影响行为”的规律,设计人性化的道路。

8.边界

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边界,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搞不清系统的边界,解决问题时发现越是思考,问题就越大。事物的确是普遍联系的,但对于系统来说,必须要划分合理的边界。

三、什么是系统思考

1.系统思考的定义

系统思考就是从整体上进行思考,即对影响系统行为的各种力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思考。系统思考从本质上讲,就是怎样认清系统结构,通过调整系统结构来引导系统行为改变,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彼得·圣吉曾说过,“系统思考是让我们看见整体的一项,它能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不是单一的事件,看见变化的形态而不是转瞬即逝的一幕”。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同的本质。

2.实现系统思考的方法——思维魔方

彼得·圣吉给系统思考设计了一个金字塔,但这个金字塔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设定的,不太适用于中国人。从本质上讲,中国人的思维是整体思维,是生成性的哲学,看待事物缺乏严谨的、细致的和结构化的工具与方法。所以,中国人要学习系统思考,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这种工具与方法。基于这个观点,可以把系统思考的方法概括为一个思维魔方,如图1所示:

图1  思维魔方

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拆解和分析:

 X轴:时间

X轴表示时间。从动态系统的角度来讲,系统思考要求人们看到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变化的趋势。思维的状态是首先看到眼前,其次思考眼前这种状态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要素,要素之间如何互动,最后将会产生何种结果。也就是说,要思考问题的起因、内在的结构,以及未来变化的动向。

 Y轴:深度

Y轴表示深度。有些人只看到事情的表面现象,就事论事,机械应对,没有深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内在结构。从深度的角度来讲,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把这些相互关联的事件放在一起就能看到一种模式或一种趋势,透过这种模式或趋势就能看到产生这种模式或趋势的原因。

 Z轴:空间

Z轴表示空间。系统思考要求人们在看到“我”(自己的局部)的同时,向前一步看到“我们”(自己的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再向前一步看到系统的整体。

四、学习系统思考要实现的四重转变

系统思考的四重转变分别是深入思考、动态思考、全面思考和整体思考,其中前三个转变是X轴、Y轴、Z轴的变化,最后一个转变是从机械还原论到整体生成论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靠前面三个思维的转变再配上一些工具方法不断地练习,最终落地。

1.深入思考

所谓深入思考,是让人们从专注于个别事件转变为洞悉系统结构。

2.动态思考

所谓动态思考,是让人们从机械的线性思维转变为透视事物之间关系的环形思维。

3.全面思考

所谓全面思考,是让人们从局限于本位转变为关注整体。

4.整体思考

所谓整体思考,是让人们从机械还原论转变为整体生成论。

(责任编辑:段红艳、唐莹)

文档

正确认识系统思考

正确认识系统思考讲师:邱昭良一、系统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的整体。2.系统的构成要素实体系统是由若干个实体构成的,就如同听觉系统中的耳廓、耳垂、听小骨等。连接实体是相互连接的,如果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不能连接,不能协调运动,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整体为了达到特定的功能或目标,各个实体最终要构成一个整体。很多人对系统存在认知误区,第一重误区是过于注重实体而忽视了连接和整体,研究系统时把重点放在的实体上,最后才发现影响系统最关键的因素是实体之间的连接。因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