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相关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新会计准则中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价格是关
于股份期权公允价值的最好证据,
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不发达,实
证研究结果表明其尚为弱势市场甚
至无效市场,因而,公允价值的推行
具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国际会计准
则中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比较详
细全面,可以对我国会计准则的运
用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由于企业
自由选择估值模型会给企业带来较
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因此必须明确
规定可供企业选择的估值模型,以
及每种模型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企
业可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
实际进行选择;同时继续要求企业
在附注中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
确定方法,以此压缩利润调节空间,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度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
程不断加快,新的会计交易和事项不
断出现。《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
—
股份支付》的制定对于规范统一会计
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同时也弥补了之前企业会计
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均未对股份支
付有明确规范的不足。尽管该准则的
制定经过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考虑,但
与时代发展依然存在一些差距。因此
在执行时依然要关注以上问题和措
施,以使股份支付会计更好地为市场
经济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编辑思思
一、准则变革起因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冲击世界经济和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在规则层面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暴露出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具有顺周期现象以及过于复杂
等诸多问题,给会计准则提出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在金融危机咨询组、G20
伦敦峰会的敦促下,2008年底,IASB
和FASB联手启动了“金融工具确认
和计量”改进项目,旨在降低金融工
具会计复杂性,改善财务报告质量。
该项目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具体
包括:(1)重新考虑金融工具的确认
和计量;(2)解决金融工具减值和套
期会计相关问题;(3)增进在金融工
具会计上的趋同。IFRS9的出台标志●傅颀许盈盈/文
■提要:2009年11月,IASB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以下简称
IFRS9),旨在通过简化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要求提升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效性。本文从
变革起因和变动内容等方面探寻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从IAS39到IFRS9的历史演进历程,
并综合考察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以期对我国在IASB中赢得话语权,让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
程充分考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有所裨益。
14
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5·13期着第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金融工具准则的最新进展
2009年11月12日,IASB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以下简称IFRS9)。金融工具准则的改进项目准备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IFRS9的发布表明旨在取代IAS39的替代计划的第一阶段分类与计量已经完成。对于拟定的替代计划的第二阶段,即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资产减值准则,IASB已于2009年11月对外公布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阶段已于2010年6月20日结束。而拟定的替代计划的第三阶段套期保值会计,其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制订过程中。
对比IAS39、IFRS9和一系列征求意见稿,在金融工具分类标准、计量基础、减值方式、公允价值保留权等方面存在以下主要变化:
(一)分类及计量
IFRS9规定,所有债务工具需经过基于资产组合的业务模式测试和基于单个金融工具的金融资产特征测试,以确定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或以公允价值计量。IFRS9确定金融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必须采用以摊余成本来计量:(1)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持有;(2)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导致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支付的本金及为未付本金支付的利息。所有其他债务工具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IASB认为这两条标准将确保摊余成本能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此外,现行IAS39中可供出售以及持有至到期的类别已从IFRS9中删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将不再受IAS39中所规定的“感染条款”的约束,而且将采用单一的减值模型。
满足上述两项标准的债务工具
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前提
是该指定将消除或显著减少以摊余
成本计量该工具时所产生的会计不
匹配(等同于现行IAS39针对会计不
匹配的公允价值选择权)。如果一项
债务工具不满足以摊余成本计量的
标准,则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损益。
(二)减值方式
IASB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
了ED/2009/12《金融工具:摊余成本
和减值》。该征求意见稿是IASB取代
IAS39项目的下一个阶段,适用于所
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并描
述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目标。IASB
明确表示不同意采用美国青睐的以
公允价值模型确认减值的方法,也不
同意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欧盟倾
向采用经济周期动态减值法来确定
减值准备的概念,而是决定采用预期
损失模型来确认减值。根据建议的计
量原则,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的初始账面余额,应以其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为基础,并考虑对未来信用损
失的预期(预计损失模型)来确定。该
方法旨在通过考虑以摊余成本计量
的金融资产在存续期内的预计未来
信用损失,来实现损失的提前确认。
此后的每个计量日需要对预计现金
流量的估计进行修正,由此产生的金
融工具账面金额的调整应(在初始确
认时或以寿命期内分摊的方式)计入
损益。
(三)简化了嵌入衍生工具的会
计处理
IFRS9简化了嵌入衍生工具的
会计处理,没有保留IAS39中混合合
同的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因此,由
于并非与金融资产主合同紧密相关
而按照IAS39应单独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嵌入衍生工
具,将不再进行分离。取而代之的是,
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应作为整
体进行评估,并且如果金融资产的任
何现金流量不代表IFRS9所述的本
金和利息付款额,则该资产整体应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这
将意味着那些包含嵌入衍生工具特
征的混合金融工具,都将适用同一种
分类方法,即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
之间作出选择,而不再分拆处理。
(四)所有权益性投资以公允价
值计量
IFRS9提出所有权益性投资一
律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取消了当某项
金融工具属于非上市工具或其公允
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不以公允价值
计量这一例外。为了提高可比性,征
求意见稿提议要求在应用新的指南
时采用追溯调整法,如果已经采用了
新指南,要求重述IFRS财务报表中
的所有信息。任何债务工具只要不能
满足其中一项测试,则按公允价值计
量。所有的权益工具将被分类为以公
允价值计量及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五)公允价值选择权
2010年5月,IASB发布了ED/
2010/4《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
权》,提出了它对运用公允价值选择
权进行指定的金融负债利得和损失
进行列报的建议。该征求意见稿主要
涉及两个领域:(1)主体自身信用风
险变动的影响的列报;(2)删除了通
过交付无标价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
衍生负债可按成本计量的豁免。这意
味着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将金融负
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损益的主体将无法在损益中列
报,而因主体自身信用变动产生的利
得和损失将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
(六)套期会计
套期会计是替代IAS39金融工
具:确认与计量的第三阶段,目前仍
处于委员会的讨论过程中,在2010
15
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5·13期
Commercial Accounting 2011·5·13期
:储备粮兴隆直属库
年9月的意见稿中主要涉及以下主题:对于净头寸的套期会计;套期会计表述;套期会计披露的范围;测量套期的无效性。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为响应G20峰会的倡议,我国于
2009年9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
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将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完成时间确定为2011年,而IASB 对金融工具项目的修改也定于2011年完成,因此,当前是持续全面趋同的关键时期。持续关注与跟踪研究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进展情况,深入研究金融工具会计有关问题和探讨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为进一步赢得我国在IASB 中的话语权,让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充分考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应该说,IFRS 9的出台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金融工具国际准则的改革对我国会计准则修订和金融企业的积极应对存在以下启示:
(一)重分类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进行分类,这将影响到国内相关金融企业资产的分类、估值以及损益的确认。金融资产的分类依赖于企业对于业务模式的判断。取消可供出售类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盈利模式,若将相关资产归入公允价值计量,需要承担市价下跌对损益表的不利影响,若归入摊余成本则无法赚取价差收益。
IFRS 9对不同业务模式并没有给出
明确定义,因此,对银行现有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的判定,需要管理层做出审慎界定。
国内证券公司以投资业务为主,
保险公司为提高资金的投资收益也可投资于权益性和债权性工具,不同类别金融资产的比重不一。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目前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初始分类和新增资产的分类将对企业的收益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但从长期看,IFRS 9能将当年利润的会计结果和投资操作进行隔离,使得目前平滑利润的方法可操作空间大为降低,将有利于提高相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二)预期损失模型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
预期损失模型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为基础,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为时限,在相关减值迹象发生之前,预先估计并确认损失和提取相应准备。这一模型试图消除延迟确认损失的弊端和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根据各期对损失估计的变化调整减值,可使损失确认和各期利润更为平滑,同时在收入与损失的配比方面也比较合理。但该方法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主要因素皆由报告主体自行确定,因此易被用于盈余操纵。一旦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可以说对我国金融行业将形成很大挑战。首先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对定价要有一个初始的确认。这种模型要求银行具有自主的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但我国的利率尚处于较为严格的管制状态。并且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建立,信用数据还处于积累阶段,企业内部评级体系也不完善,远远无法提供预期损失模型所要求的保证。另外,对于定期估计未来的预计损失,即便是完全依靠巴塞尔协议系统,现有金融机构也很难完成,因为一年和产品的一个寿命周期并不相同,这里的挑战就是要求银行自行研发针对预期损失的模型,然后让它系统化,以便定期根据模型计算出应计提的减值损失,这关乎建立模
型需花费的成本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IFRS 9大大简化了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和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降低了金融工具报告中的复杂性,但准则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尚存在没有充分考虑新兴市场特殊性的情况,例如权益工具全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我国目前产权市场欠发达的转型时期运用存在较大困难,并且对IFRS 9中提出的金融资产减值预期损失模型的适用性表示质疑。
面对为期不远IFRS 9的强制执行日2013年1月1日,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在密切跟踪国际动态,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和紧密同步,并争取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项目的修订工作。同时,我国企业尤其是受IFRS 9影响较大的金融企业也需要在信息系统改造、风险控制和优化投资组合等方面做好积极应对,不断提高估值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促使本企业更深入地参与
国际金融市场竞争。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责任编辑春霞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