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或主题)名称 | 欧姆定律 | |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或主题)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 初三物理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并且电学在中考总分中占38分,是初中物理的核心部分,因此初三物理越发重要了,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 ||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 欧姆定律 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4、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重、难点:1、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2、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第二节、电阻的测量 知识目标: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钨的特性。 重、难点: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掌握电阻的特性。 | ||
1.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 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 ||
2.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品德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知识目标:了解欧姆定律、电功率等核心的有关知识,熟记相关计算公式,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素养和探索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以实验为载体的,因此一年来我会尽力为学生营造亲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动手能力和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
3.学习重点难点 1、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2、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3.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掌握电阻的特性 | ||
4.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 ||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 ||
教师活动1二.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1)用同一个小灯泡分别用二节干电池和一节供电,为什么用二节时较亮?当电阻一定,电流跟电压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2)用同一节电池分别对2.5V和3.8V小灯泡供电,为什么2.5V小灯泡较亮,当电压一定,电流跟电阻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 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 分析交流 | |
环节二: | ||
教师活动2 1、保持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画出电路图 讨论:实验设计有没有不足,怎样改进?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 | 学生活动2学生猜想 (1)导体学生猜想 (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2)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2)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 |
活动意图说明 | ||
环节三: | ||
教的活动3结论:保持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保持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 画出电路图 为了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怎样操作?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 结论:保持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注意点:(1)公式中的I、U、R使用的单位都要国际单位。(2)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的物理量,不能张冠李戴. | 学生:分组实验 | |
活动意图说明 |
7.板书设计 | ||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导体的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越大 ( ) ②导体的电阻在电流减小时,会增大 ( ) ③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会越小 ( ) 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 ( ) ⑤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流越大 ( ) ⑥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 ) ⑦导体中的电阻减小到零时电流非常大 ( ) 2、在电阻两端加30伏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2安.电阻为 欧姆,若要使通过的电流为3安,则应在它两端加 伏的电压,这时它的电阻是 欧姆;当没有电流通过时,它的电阻是 欧姆。 | ||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 ||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