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4:20
文档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教材中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
推荐度:
导读《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教材中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

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五.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七.教具准备:

1.仪器、药品

学生分组:小蜡烛(2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棉花、小石子、小木条、小刀、试管、。

教师演示:白磷、红磷、碳酸钠(固体、浓溶液)、盐酸(1:4、浓)、导管、烧杯(500 ml1只、1 000 ml3只)、铜板、吸耳球、酒精灯。

2.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燃烧的定义及特征引入新课【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7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自从有了火以后,人类就开始吃熟食.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火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观看】

【思考并回答】

燃烧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复习回顾交流幻灯片展示碳,硫,磷,铁丝,蜡烛等 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试着总结燃烧的共同特征。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燃烧具有什么特征?

 

【提问】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

【交流汇报】举例:学习中:碳,硫,磷,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的燃烧

生活中,煤气燃烧,木材烧菜,奥运圣火等

【思考并回答】发光,放热并且都有氧气的参与.

 

【思考并回答】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1、参与学生的实验活动并指导学生实验。

2、与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活动与探究】:(约8 min)1、学生演示实验(1)在酒精灯上分别点燃小木条和玻璃棒。

(2)取两根小蜡烛并点燃,一根放在空气中让其燃烧,另一根用烧杯罩住。

(3)比较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容易还是煤块容易。

 

1、通过简单的实验,从活动中思考并悟出燃烧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总结交流

1、【小结】初步总结燃烧的条件。

2、过度:刚才我们初步总结了燃烧的条件,燃烧是否同时需要这三个条件?燃烧还需要其他的条件吗?下面我们通过课本128页的实验来验证一下。

1、看课本128页的探究实验。

2、【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的确需要前面的三个条件且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
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实验探究【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2、引导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看课本128页的探究实验。

【观看并思考】

1、 观察实验现象

2、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 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 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在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会有什么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 综上所述,燃烧的三个条件   ?

此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较严重,且较危险,所以老师演示给学生观察,目的在于证明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实验探究 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通过该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组合作能力及推理能力,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小组活动】幻灯片出示一根点燃的蜡烛,请同学们讨论用不同的方法将其熄灭并思考灭火的原理。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分析归纳】略

 

 

 

 

【观看并思考】略

【思考并回答】略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应

 

分析小结练习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1)炒菜的锅起火了;

(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4)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

(5)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

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

3.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演示实验:简易灭火器灭火

【思考并回答】略

 

 

 

 

 

1.自学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2.观察思考简易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

 

2.以提问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

3.根据教材步骤,观察完成灭火实验,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喜悦。

回顾总结回顾总结【小结】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回顾总结】

 

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与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播放录像【创设情景】播放录像:《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和自救》【观看并思考】略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灾现场的自救方法。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结束语师生一起庄重承诺: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八.板书设计:

 

一、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九.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燃烧的现象. 利用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活学活用教材使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又能灵活运用它们,在设计问题时,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求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实现探究目的,做好实验是基本要求,用好实验是关键。利用实验,层层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景,实验探究、课件等可用手段,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层层深入.学生的兴趣较高.

文档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教材中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