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 林 景 观 植 物 种 植 设 计
毕业论文(设计)
学 生 姓 名: 吴昱萱
指导教师: 李 烨
专业名称: 园林技术
班 级: 2012级2班
所在学院: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 11 月 25 日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评审书
论文概要(由作者填写)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及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加强对城市的绿化,但由于设计施工管理控制不当,或者是设计施工标准不严格,造成了植被死亡率高,病虫害对植被损害大,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就必必须从植物的种类,园林植被的色彩,层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得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能够更为合理。但是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也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配置上,比如植物配置单一,或者是配置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设计的效果,因此,加强对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问题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应用,措施等进行分析。 | |
指导教师评语(含观点、内容、文字表达方面的评价)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 |
评审小组意见及成绩: 评审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答辩小组意见及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毕业论文成绩: | |
备注: |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精神追求也日益迫切,对所居住的周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同时,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想要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就不能简单的提高绿地覆盖率和堆砌绿量,而是要加强城市绿化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对其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组合,从植物群落的韵律、节奏、色彩、层次、多样性等多角度出发,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环境。当然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可植物配置的却是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因素,做好植物的配置是进行园林设计的重要工作。植物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特定的体貌形态和生理特征,我们可充分利用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运用各种艺术设计手法,搭配组合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基于此,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重要性、应用
目 录
第一章 所谓植物配置 3
1.1植物配置的概念 3
1.2植物配置的意义 3
第二章 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3
2.1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感受 3
2.2植物景观有建造、环境和观赏的作用 3
2.3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
2.3.1适地适树原则 4
2.3.2遵循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原则 4
2.3.3科学选择植物物种原则 4
2.3.4物种多样性原则 4
2.3.5美学原则 5
2.4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5
2.4.1加强对比和衬托艺术手法的应用,形成整体的均衡协调 5
2.4.2运用植物背景的协调性,形成一种调和韵律 5
第三章 植物配置的应用 6
3.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产生的效益 6
3.1.1生态效益 6
3.1.2社会效益 6
3.1.3经济效益 6
3.1.4观赏效益 6
3.2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 6
3.2.1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 6
3.2.2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7
3.2.3园林景观植物的趣味配置 7
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第一章 所谓植物配置
1.1植物配置的概念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1.2植物配置的意义
园林植物配置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近年在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态安全,人们开始认识到地面绿色植被的重要性,把发展草坪与地被植物作为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消除裸地的有力措施之一。各大城市为了摸清当地的地被植物资源,研究和筛选适宜当地栽培和应用的地被植物优良品种,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能够更好地利用野生地被植物无疑使我们城市绿化更进一层楼、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第二章 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2.1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感受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2.2植物景观有建造、环境和观赏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2.3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3.1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通俗地说,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即是按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树种,从而使树木生态习性和园林栽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艺术功能。因此,适地适树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首要基本原则。在近几年各大城市的园林建设工程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其基调树种均以乡土树种为主,例如南宁市以扁桃、芒果、盆架子等作为市政基础行道树种等等,这是在适地适树原则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经典例子。
2.3.2遵循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原则
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首先应充分研究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要求,并围绕这些性质和要求开展设计。如街道绿化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市容、蔽荫、交通,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需要保证美化市容、解决蔽荫的同时,考虑疏导交通的作用。城市综合性公园,根据其多种功能的性质出发,需要设置有供集体活动的大草坪,有供人们遮荫休息的乔木,有供人们欣赏的艳丽成片的花灌木,有供人们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
2.3.3科学选择植物物种原则
园林景观工程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结合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及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好物种。例如行道树满足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因此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绿篱的植物要求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种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衬托山景,可选择观花、观叶、观果、观形、耐旱的物种。
2.3.4物种多样性原则
植物大致可分为春花、春叶、夏花、夏果、秋叶、秋果、秋花、冬叶、冬果、冬枝干、三季彩叶、树形奇特、等多种类别。园林景观工程中,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应科学的进行选择,分别从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综合选择,从平面构图、立体层次等多角度、多方面丰富预期景观效果。实践证明,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越高,配置出来的效果越好,景致越富于变化,预期景观效果的实现度也越大。
2.3.5美学原则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植物材料在形体、体量、色彩、线条、质感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为配置的统一性,但是过于统一也会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如果过于多样而缺少统一,又会显得杂乱无序。所以,在植物配置中必须遵循“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准则。基调树种,由于种类少,数量大,形成植物景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种类多,但数量少,起到变化作用。在园林景观的平面和立面布局中,只有做到均衡和稳定才能给游人以安定感,进而得到美感和艺术感受。在植物配置时也应考虑均衡与稳定,均衡分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庄严的陵园以及雄伟的皇家园林中,给人庄重严整的感觉。自然式均衡常用于公园、风景区等一些较为自然的环境中。
2.4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2.4.1加强对比和衬托艺术手法的应用,形成整体的均衡协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植物的特征与形态,形成花形花色对比、姿态高低对比、叶形叶色对比,完美体现艺术构思、有效衬托植物景观。对于树从的配置与组合,尤其要注意其相互间的协调性,最适宜地办法就是将姿色形态差异不大的树种进行组合,另外,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比较合适的是体型大小的对比、水平面与垂直对比、色彩明暗对比。对于不同的植物,其形态姿势各个相同,比如:松树,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动态美,又如杜英,其形态规整,体现出一种静态美。因此,配置植物时,追求的是植物与植物以及景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和谐,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季节变化,形成相互之间的平衡状态。
2.4.2运用植物背景的协调性,形成一种调和韵律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避免景观的单调性,注意调和景观背景,一般而言,比较适合作为背景的植物多为乔木类,根据这一点,要对植物进行分层配置,其顺序一般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植物花色花期的配置,构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通常情况下,前景树要低于背景树,植物密度要适宜,最佳的配置就是构成绿色屏障,加强衬托作用。所谓韵律的协调,就是要做到高低搭配,此起彼伏,空间变换,避免布局呆板,形成节奏韵律感。其中,最容易体现植物韵律感的地带就是狭长形地带以及道路的两旁。
第三章 植物配置的应用
3.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产生的效益
3.1.1生态效益
城市园林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产生生态效益。从某种角度讲,园林植物总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城市的绿地量,而城市的绿地量决定生态效益的大小。因此,园林植物的配置形成的植物群落,有效地增加了植物的数量与层次,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了城市环境,从而达到很好的生态效益。
3.1.2社会效益
所谓社会效益,一方面包涵了通过各项社会文体活动的开展,吸引各地游客,另一方面还包涵了符合了生态园林的特点,使得城市建设回归自然,也是人们走入自然的第一课堂。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教育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强化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意识,同时,也启迪了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
3.1.3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园林植物的养护,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与物力。而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强化城市园林的稳定性,提高园林植物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一方面可以将减少资金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树叶转化为植物原料,进而减少了养护工作,促进了物质与能源的循环利用,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3.1.4观赏效益
丰富多样的植物,构成了植物群落的层次性,提高了植物的透视率,创造了更加优美的观赏效果,可以说,植物群落比植物个体更具有观赏价值。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其多样的姿态,构成了多彩的群落,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求,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都得到舒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
3.2.1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
游人在园路上步行, 左顾右盼, 视线可及的地方种植的树木可使人历历在目, 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因此设计者要按视线的来源安排植物,正像商店的橱窗一样,使过路的顾客能清晰看见里面陈列的商品, 但是植物的根是长在地下的, 不能像橱窗里的商品可以悬挂, 因此必须按它们的高矮排列, 高的离视线远点, 种在后面, 矮的种在前面, 离视线近点, 才不致互相遮挡,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设计手法:
(1)视线通透及封闭: 在远处有“景” 可赏的, 这个景包括山、水、植物、顽石及其他人工的花坛、喷泉、雕塑等, 我们四周的360 度视线内是不可能全部有景可赏的, 有景的部分可使视线通透, 无景的地方可以封闭, 树木是最理想的自然封闭材料, 可以把单独欣赏的景物与四周隔开, 也可遮掩不良的环境, 求得安静的处所, 为园林景观增添曲折多变的逸趣, 达到“曲径通幽” 或“豁然开朗” 的园林效果;
(2)视线的引近及引远: 引近的手法多用于道路曲折, 远景未到之前, 利用乔灌木的搭配, 吸引游人的视线, 慢慢去寻幽揽胜, 而引远的目的则相反,利用植物单一的设计手法, 诱使游人视线落于尾端景物, 加速前进, 到达景点。
3.2.2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 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艺术要领。设计植物景观时,要注意植物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的差异和变化,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同时还要保持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关注各种植物之间的联系与配合,遵循调和原则,使人获得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如果所配置的植物在体量、质地上存在差异,就要按照均衡原则,保证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这样游人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
3.2.3园林景观植物的趣味配置
园林景观中引起各种自然趣味的主角应该是植物,园林设计是否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能否用山石花木这些分散而看似平淡无奇的元素, 构建出如同绘画作品那样在造型、色彩、空间透视等等方面都具有艺术匠心的可观之处, 植物渲染的趣味有:
(1)野趣、乡趣:在仿造自然地形、自然水景很成功的地方, 善用植物可以表现出如置身乡郊野外的趣味, 例如采用当地自生自灭的野生花卉, 一年不间断的野花会使园林景观增添不少自然气息, 而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 形态天然, 乔灌木错杂相间, 追求天然野趣, 那园林景观就会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审美效果;
(2)异国情趣: 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都尽量仿照异国的情趣, 满足游园人们的好奇心, 增加一种异国旅游的感受。
结论
由于时间有限,以及我的编程水平和经验不足,此次设计很多界面做得比较粗糙,部分程序做起来比较吃力这些问题使我认识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还需要更加勤奋的学习。
致谢
在这里首先感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全体老师特别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大学期间来对我的教育,指导和关心。感谢同学们,感谢他们大学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邵洋、谷宇 、何旭洪编著,Visual Foxpro数据库系统开发事例导航 (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8月第2版 229-231
附录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规范
为了加强对我院毕业生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通知如下。毕业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的格式,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一、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样表,宋体四号字输入信息。
二、毕业论文评审书:使用学校统一样表,宋体小四输入信息。
三、目录: 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宋体四号字,格式见样表。
四、前言:简要说明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
五、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毕业生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正文内容应该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符合学科、专业的有关要求。论文中的用语、图纸绘制、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符合各专业国家标准。正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略语应采用本专业学科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
六、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但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七、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论文末。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
另外,要求每篇论文至少有8篇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至少有3篇以上为近期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的文章。
八、附录: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零件图、装配图等。
备注:毕业论文要求打印输出(学生可运用Word知识打字、排版)。页面设置要求:纸型:A4/ 上、下、右页边距2厘米,左页边距3厘米/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居中(1、2….),二级标题小四黑体左对齐(1.1、1.2…..),前言/ 三级以下标题和正文字体:小四宋体/ 字间距:标准/行间距:1.5倍行距/ 页眉五号字[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页码在下侧居中,由引言开始/ 左侧装订,论文装订顺序:按照“论文封面、毕业论文评审书和毕业论文”的顺序装订在一起。
一式三份(一份装学生档案、一份指导教师存档、一份系部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