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本文试论企业信息化的意义、现状与不足、实现途径与未来展望。
Summary:Informatization refers to the training, development in computer based intelligent tool as a representative of new productivity,and make the benefit of the social historical process. This paper try to talk about the meaning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hortage, realization way and the outlook for the future.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内涵意义 现状不足 实现途径 未来展望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意义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
二、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不足
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之一就是建设企业核心的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
但是,企业信息化既受到企业内部资源的,同时也受到企业外部基础设施的制约。从硬件资源看,CCID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中台式机、打印机的拥有率几乎为100%,服务器的拥有率也超过了50%。从软件资源看,目前,企业所拥有的软件资源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系统维护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财务软件等基础软件上。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首先是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观念先进,对外交流畅通,企业信息化进程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以及企业的认知度等方面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中:南京、沈阳、上海、深圳、重庆、武汉等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其次是行业差异明显。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行业特点、目前及入世后将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有关。第三是大中小企业差异明显。总体而言,企业拥有电脑数量的多少、网络建设情况、企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平均拥有量、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与未来参与的可能性等方面都和企业的规模成正比,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三、企业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 ,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众多 ,在每个相对的领域里 ,又有众多的技术方案和产品可供选择。尽可能地企业的现实需求 ,发掘潜在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 ,是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首先考虑的关键点。
1.企业信息网络硬件平台的建设
企业信息网络硬件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平台,搭建合理稳定的企业局域网、广域网,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稳定运行的必备基础。需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及行业特征,即要满足支持各个点之间应用软件有效完整的数据互访,又需保证生产连续性。
2.软件供应商的选择
企业应关注自身需求和应用系统的不断成熟,选择相对稳定的模式。根据企业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系统规划,信息化投入预算,对软件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分析、评估。最后选择其中最适合企业自身需求和有特点供应商。
3.系统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称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组成员必须高度重视,亲自挂帅成立项目小组,做好建设管理跟进工作。项目组成员,还须物色对企业生产管理流程非常熟悉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各方面建设工作,作为企业与系统供应商桥梁,以增强软件系统的行业适用性。系统建设重点解决各方面数据信息的真实、完整,这是系统成功的基础。
四、企业信息化的未来展望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和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企业必须要随时根据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势态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和改造。它不仅包括对产品和生产流程的重整,还要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管理流程。现有的ERP系统一般是以一种预先固定好的模式提供给用户的,这种结构与功能制约了企业的动态重整过程。
参考文献:
唐伟.用信息技术改造现代物流.中国物资流通,2001.
商品混凝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与实现途径,李俊森.
物流与企业信息化.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