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VRP5.3操作手册 系统分册06-第6章 系统维护配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4:22
文档

VRP5.3操作手册 系统分册06-第6章 系统维护配置

目录第6章系统维护配置.............................................................................................................6-16.1简介.........................................................................................................................
推荐度:
导读目录第6章系统维护配置.............................................................................................................6-16.1简介.........................................................................................................................
目录

第6章系统维护配置.............................................................................................................6-1

6.1 简介...................................................................................................................................6-1

6.1.1 路由器软件升级......................................................................................................6-1

6.1.2 维护调试.................................................................................................................6-1

6.1.3 信息中心.................................................................................................................6-4

6.1.4 参考信息.................................................................................................................6-9

6.2 重新启动路由器.................................................................................................................6-9

6.2.1 建立配置任务..........................................................................................................6-9

6.2.2 立即重启路由器....................................................................................................6-10

6.2.3 配置定时重启路由器.............................................................................................6-10

6.2.4 检查配置结果........................................................................................................6-10

6.3 升级路由器软件...............................................................................................................6-11

6.3.1 建立配置任务........................................................................................................6-11

6.3.2 下载系统软件........................................................................................................6-11

6.3.3 系统软件升级........................................................................................................6-11

6.3.4 检查配置结果........................................................................................................6-12

6.4 维护调试..........................................................................................................................6-12

6.4.1 网络连接的测试工具.............................................................................................6-12

6.4.2 系统调试功能........................................................................................................6-14

6.4.3 正则表达式的使用.................................................................................................6-14

6.5 配置信息中心...................................................................................................................6-16

6.5.1 建立配置任务........................................................................................................6-16

6.5.2 开启信息中心........................................................................................................6-17

6.5.3 命名信息通道........................................................................................................6-17

6.5.4 定义信息通道的内容.............................................................................................6-17

6.5.5 配置输出方向信息.................................................................................................6-18

6.5.6 设置发送日志信息的源地址..................................................................................6-18

6.5.7 设置输出信息中的时间戳格式...............................................................................6-19

6.5.8 设置显示终端........................................................................................................6-19

6.5.9 检查配置结果........................................................................................................6-19

6.6 配置举例..........................................................................................................................6-19

6.6.1 向控制台输出信息配置示例..................................................................................6-20

6.6.2 向日志主机输出日志信息配置示例.......................................................................6-21第6章系统维护配置

系统维护的目的是维护网络设备正常运行。包括软件升级、系统调试、信息中心维

护等。

下表列出了本章所包含的内容:

如果您需要……请阅读……

了解系统维护的基本概念简介

重新启动路由器配置任务:重新启动路由器

对软件进行升级配置任务:升级路由器软件

对设备进行维护调试维护调试

记录设备运行的日志信息时配置任务:配置信息中心

配置举例:配置举例

6.1 简介

本节介绍系统维护所需要理解的知识,具体包括:

z路由器软件升级

z维护调试

z信息中心

6.1.1 路由器软件升级

软件升级涉及程序下载和启动加载,其中,程序下载包括远程下载和本地下载。

不同的产品软件升级方式也不同,各产品软件升级请参见具体产品的操作手册。6.1.2 维护调试

1. ping和tracert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首先使用ping与tracert命令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工作。

ping命令主要用于检查网络连接及主机是否可达。

tracert 命令用于测试数据包从发送主机到目的地所经过的网关,它主要检查网络连接是否可达,以及分析网络什么地方发生了故障。

tracert 的执行过程如下:

(1) 首先发送一个TTL 为1的数据包。

(2) 到达第一跳时TTL 超时,第一跳路由器发回一个ICMP 错误消息,指明此数

据包不能被发送。

(3) 发送主机将TTL 加1,重新发送此数据包。

(4) 第二跳路由器返回TTL 超时。

以上步骤循环进行,直到到达目的地。这样,发送主机就能够记录每一个ICMP TTL 超时消息的源地址,得到IP 数据包到达目的地所经历的路径。

2. 调试功能

系统的命令行接口提供了种类丰富的调试功能,对于路由器所支持的各种协议和功能,基本上都提供了相应的调试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对错误进行诊断和定位。 调试信息的输出可以由两个开关控制:

z

协议调试开关,控制是否输出某协议的调试信息。 z 屏幕输出开关,控制是否在某个用户屏幕上输出调试信息。

二者关系如图6-1所示。

调试信息协议调试开关

图6-1 调试信息输出示意图

在输出的信息比较多时,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过滤显示输出的内容。

正则表达式是一种可用于模式匹配和替换的工具,在使用时,用户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构建匹配模式,然后将匹配模式与目标对象进行匹配。

为帮助用户灵活地构建匹配模式,正则表达式提供了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专用字符,也称为“元字符”(metacharacter),用来规定其它字符在目标对象中的出现模式。

表6-1是对元字符的使用描述。

表6-1元字符描述

元字符含义

\\ 转义字符

. 匹配除“\\n”之外任何单个字符,包括空格

* 之前的字符在目标对象中出现0次或连续多次

+ 之前的字符在目标对象中出现1次或连续多次

| 竖线左边和右边的字符为“或”的关系

^ 之后的字符必须出现在目标对象的开始

$ 之前的字符必须出现在目标对象的结束

[xyz] 匹配方括号内列出的任意字符

[^xyz] 匹配除了方括号内列出的字符外的任意字符(^号在字符前)

[a-z] 匹配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字符

[^a-z] 匹配不在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字符

{n} n是一个非负整数,匹配连续出现的确定n次

{n,} n是一个非负整数,匹配连续出现的至少n次

{n,m} m和n均为非负整数,n<=m。匹配连续出现的次数为n~m次。使用时注意,逗号与n和m之间不能有空格

例如:

^ip:匹配以字符串“ip”开始的目标对象。

ip$:匹配以字符串“ip”结束的目标对象。

最简单的正则表达式不包含任何元字符,例如,可以规定一个正则表达式hello,它只匹配字符串“hello”。

6.1.3 信息中心

1. 信息中心的功能

信息中心是路由器的信息枢纽,通过对系统输出信息进行分类和筛选,为网络管理员和开发人员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和诊断网络故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信息中心的工作过程如下:

z

接收各模块输出的日志信息(log )、告警信息(trap )和调试信息(debug )。 z

根据用户的设置,将不同重要程度的信息输出到不同的信息通道。 z 根据信息通道和输出方向的关联,将信息输出到不同方向。

概括来说,信息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将3种信息,按照8个严重等级,分配到10个信息通道中,再输出到多个方向。

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2. 信息的类型

信息中心可以接收和处理3类信息:

z

log 类:即日志信息 z

debug 类:即调试信息 z trap 类:即告警信息

3. 信息的严重等级

根据信息的严重等级或紧急程度,信息分为8个等级,信息越严重,其严重等级阈值越小。详细信息见表6-2。

表6-2 信息严重等级的定义 显示值 严重等级 描述

1 Emergency 设备致命的异常,系统已经无法恢复正常,必须重启设备。如程序异常导致设备重启,内存的使用被检测出错误等。

2 Alert 设备重大的异常,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如设备内存占用率达

到极限等。

3 Critical 设备重大的异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原因分析。如设

备内存占用率超过低界线,温度超过低温告警线,BFD 探测出设备不可达,检测出错误的消息(消息是由本设备内部

生成)等。

4 Error

错误的操作或设备的异常流程,不会影响后续业务,但是需

要关注和原因分析。如用户的错误指令,用户密码错误,检

测出错误协议报文(报文是由其他设备获得)。

显示值 严重等级 描述 5 Warning 设备的异常运转的异常点,可能引起业务故障的流程,需要

引起注意。如用户对关闭路由进程,BFD 探测的一次报文

丢失,检测出错误协议报文等。

6 Notice 用于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操作信息。如用户对接口的

shutdown 命令,邻居发现,协议状态机的正常跳转等。

7 informational 用于设备正常运转的一般性操作信息。如用户使用display 命令等

8 Debugging 设备正常运转的一般性信息,用户无需关注。

根据严重等级过滤信息时,仅输出严重等级阈值小于或等于所配置的严重等级阈值的信息,即,输出所配置级别和比所配置级别更严重的信息。

例如,当配置严重等级阈值为6时,仅输出严重等级阈值为1~6的信息。

4. 信息通道和输出方向

信息中心支持10个通道,其中,通道0~5有缺省通道名。并且,这6个信息通道缺省与6个输出方向分别关联。对于某些配备了硬盘或Flash 卡的设备,还支持通道9,即,共支持7个输出方向。见表6-3。

说明:

关于具体哪些设备上支持通道9(logfile ),请参考具体产品的操作手册。

表6-3 信息通道和输出方向 通道号 缺省通道名 输出方向 描述

0 Console console 本地控制台,可以接收日志、告警、调试信息。 1 Monitor monitor

VTY 终端,可以接收日志、告警、调试信息。方便远程维护。 2 Loghost loghost 日志主机,可以接收日志、告警、调试信息。信息

在日志主机上以文件形式保存,供随时查看

3 trapbuffer trapbuffer 告警缓冲区,可以接收告警信息。在路由器内部分配,用于记录信息。

4 logbuffer logbuffer 日志缓冲区,可以接收日志信息。在路由器内部分配,用于记录信息。

5 snmpagent snmpagent SNMP 代理,可以接收告警信息。

6

未指定 未指定 保留 7 未指定 未指定 保留

通道号缺省通道名输出方向描述8 未指定未指定保留

9 channel9

logfile 日志文件,可以接收日志、告警、调试信息。在设备的硬盘或Flash卡上以文件形式保存。

对该输出方向的具体支持形式,不同设备间存在差异,请查阅具体产品的手册了解支持情况。

通过为每个输出方向关联信息通道,信息将经过指定通道发送到对应的输出方向。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改信息通道的名称,也可以更改信息通道与输出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5. 信息格式

Syslog是信息中心(info-center)的一个子功能。Syslog使用UDP进行传输,使用端口号514将日志信息输出到日志主机中。

每条信息包含固定的组成部分,格式如下:

z中文格式:% 时间戳主机名模块名/级别/信息摘要:内容

z英文格式:% timestamp sysname module/level/digest:content

以上格式中的%、空格、斜杠(/)、冒号(:)是有效的、必须的。

各字段的详细说明见表6-4。

表6-4日志信息的格式说明

字段字段含义说明

% 信息类型为日志信息%与时间戳之间没有任何字符。

时间戳信息输出的时间时间戳有4种格式可供选择。

z boot型:相对时间类型。调试信息缺省采用boot 型时间戳。

z date型:系统时间类型。告警信息和日志信息缺省采用date型时间戳。

z short-date型:与date型的唯一区别是,short-date 型时间戳不含年份。

z none型:信息中不包含时间戳。

时间戳与主机名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主机名本机的系统名

(sysname)

缺省是“Quidway”。

主机名与模块名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字段字段含义说明

模块名产生该信息的模块名设备系统由众多的协议模块、单板驱动程序、配置模块构成,它们都可能输出信息。模块名请参见表6-5。

模块名与级别之间用一个斜杠隔开。

级别信息的严重等级

请参见表6-2。

级别与信息摘要之间用一个斜杠隔开。

信息摘要信息的内容大意信息摘要与内容之间用一个冒号隔开。

内容信息的具体内容各个模块实际向信息中心输出的信息。

目前支持的模块列表如表6-5。

表6-5模块名字段列表

模块名说明

AAA 认证、授权和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ACL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

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SPF 基于应用层状态的包过滤防火墙(Application Specific Packet Filter)ATM 异步传输协议(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BGP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

CFM 配置文件管理(Configuration File Management)

CHAP CHAP验证(PPP协议使用的一种验证方式)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ETH 以太网

FILTER 过滤式防火墙

FR 帧中继(Frame Relay)

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HWCM 华为配置管理(HuaWei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FNET 接口管理

IKE 因特网密匙交换协议(Internet Key Exchange)

IP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HC IP头压缩(IP Header Compression)

IPSEC IP协议安全扩展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extensions

ISIS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L2TP 二层隧道协议(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模块名说明

LDP 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SPAGENT LSP代理(Label Switch Path Agent)

LSPM LSP管理(Label Switch Path Management)

MODEM 调制解调器

MPLSFW 多协议标记交换转发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Forward MSDP 组播源发现协议Multicast Source Discovery Protocol

NAT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TP 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

OSPF 开放最短路由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PHY 物理层

POLICY-R 策略路由

PPP 点到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PPPOE 以太网承载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CL PPPoE的client端

QoS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RM 路由管理(Routing Management)

RSA RSA加密系统(Revest,Shamir and Adleman)

RTPRO 路由协议

SHELL 用户界面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OCKET 套接字

SSH 安全用户界面(Secure Shell)

STANDBY 备用模块

TELNET 远程登录

TUNNEL 通道

VLAN 虚拟局域网

VOS 虚拟操作系统

VRRP 冗余路由备份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VTY 虚拟用户终端(Virtual Terminal)6.1.4 参考信息

如果要更详细了ping、tracert和syslog的原理,请参考以下文档。

z RFC0792: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z RFC31:The BSD syslog Protocol

6.2 重新启动路由器

6.2.1 建立配置任务

1. 应用环境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系统升级,需要重新启动路由器使配置生效。

除了断电重启外,VRP还提供两种通过命令行重启路由器的方式:

z立即重启

z定时重启

2. 前置任务

在进行本节介绍的操作之前,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z路由器工作正常

z本地连接或远端连接正常

3. 数据准备

在配置定时重启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数据:

序号数据

1 路由器定时重启的时间

2 路由器定时重启的等待时间

4. 配置过程

序号过程

1 立即重启路由器

2 配置定时重启路由器

3 检查配置结果说明:

步骤1和步骤2是并列的,根据需要选择一种即可。

6.2.2 立即重启路由器

注意:

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reboot命令,它将导致网络工作在短时间内瘫痪。另外,在

重启路由器时,请先确认是否需要保存路由器配置文件。

步骤操作命令

1 立即重新启动路由器reboot

6.2.3 配置定时重启路由器

步骤操作命令

schedule reboot at hh:mm [ yyyy/mm/dd ]

1 启动路由器定时重启功能,并设定重

启的具体时间

schedule reboot delay { hhh:mm | mmm }

或启动路由器定时重启功能,并设定

重启前的等待时间

6.2.4 检查配置结果

步骤操作命令

1 查看路由器定时重启的参数设置display schedule reboot6.3 升级路由器软件

6.3.1 建立配置任务

1. 应用环境

当路由器旧主机软件版本不符合现有的工作需求,并已获得新版本的主机软件时,

即可进行软件升级。

2. 前置任务

在升级路由器软件之前,需完成以下任务:

z路由器正常工作

z路由器与PC通过Console口正常连接

3. 数据准备

在配置路由器软件升级之前,需准备以下数据:

序号数据

1 新版本的系统软件

2 软件存放目录

4. 配置过程

序号过程

1 下载系统软件

2 系统软件升级

3 检查配置结果

6.3.2 下载系统软件

对路由器升级时,通常首先需要下载系统软件到主机硬盘或flash中,具体请参见相

应产品的版本说明书。

6.3.3 系统软件升级

各产品的系统软件升级方式不同,请参见各产品的《操作手册系统分册》。

6.3.4 检查配置结果

步骤操作命令

display startup

1 查看本次及下次启动相关的系统

软件、配置文件名

6.4 维护调试

维护调试包括的内容有:

z网络连接的测试工具

z系统调试功能

z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6.4.1 网络连接的测试工具

1. ping

下列操作可在所有视图下进行。

步骤操作命令

1 执行ping测试ping [ ip ] [ -a source-ip-address | -c count | -d | -f | -h

ttl-value | -i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m time | -n | -p

pattern | -q | -r | -s packetsize | -t timeout | -tos tos-value | -v |

--instance -instance-name ] * host

以上ping命令只列出了部分参数,各选项及参数意义请参见《通用路由平台 VRP

命令手册》。

命令执行结果输出包括:

z对每一个ping报文的响应情况,如果超时到仍没有收到响应报文,则输出“Request time out”,否则显示响应报文中数据字节数、报文序号、TTL和

响应时间等。

z最后的统计信息,包括发送报文数、接收报文数、未响应报文百分比和响应时间的最小、最大和平均值。

ping 202.38.160.244

ping 202.38.160.244 :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 = 1ms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2 ttl=255 time = 2ms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 = 1ms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 = 3ms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 = 2ms

--202.38.160.244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2/3 ms

2. tracert

下列操作可在所有视图下进行。

步骤操作命令

Route tracert [ -a source-ip-address | -f first-TTL | -m max-TTL| -p 1 Trace

port | -q nqueries | --instance -instance-name | -w

timeout ] * host

以上tracert命令只列出了部分参数,该命令各选项及参数意义请参见《通用路由平台VRP 命令手册》。

# 下面是应用tracert分析网络情况的例子。

tracert 35.1.1.48

traceroute to nis.nsf.net (35.1.1.48), 30 hops max, 56 byte packet

1 helios.ee.lbl.gov (128.3.112.1) 19 ms 19 ms 0 ms

2 lilac-dmc.Berkeley.EDU (128.32.216.1) 39 ms 39 ms 19 ms

3 ccngw-ner-cc.Berkeley.EDU (128.32.136.23) 39 ms 40 ms 39 ms

4 ccn-nerif22.Berkeley.EDU (128.32.168.22) 39 ms 39 ms 39 ms

5 128.32.197.4 (128.32.197.4) 40 ms 59 ms 59 ms

6 131.119.2.5 (131.119.2.5) 59 ms 59 ms 59 ms

7 129.140.70.13 (129.140.70.13) 99 ms 99 ms 80 ms

8 129.140.71.6 (129.140.71.6) 139 ms 239 ms 319 ms

9 129.140.81.7 (129.140.81.7) 220 ms 199 ms 199 ms

10 nic.merit.edu (35.1.1.48) 239 ms 239 ms 239 ms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从源主机到目的地都经过了哪些网关。

tracert 18.26.0.115

traceroute to allspice.lcs.mit.edu (18.26.0.115), 30 hops max

1 helios.ee.lbl.gov (128.3.112.1) 0 ms 0 ms 0 ms

2 lilac-dmc.Berkeley.EDU (128.32.216.1) 19 ms 19 ms 19 ms

3 lilac-dmc.Berkeley.EDU (128.32.216.1) 39 ms 19 ms 19 ms

4 ccngw-ner-cc.Berkeley.EDU (128.32.136.23) 19 ms 39 ms 39 ms

5 ccn-nerif22.Berkeley.EDU (128.32.168.22) 20 ms 39 ms 39 ms

6 128.32.197.4 (128.32.197.4) 59 ms 119 ms 39 ms7 131.119.2.5 (131.119.2.5) 59 ms 59 ms 39 ms

8 129.140.70.13 (129.140.70.13) 80 ms 79 ms 99 ms

9 129.140.71.6 (129.140.71.6) 139 ms 139 ms 159 ms

10 129.140.81.7 (129.140.81.7) 199 ms 180 ms 300 ms

11 129.140.72.17 (129.140.72.17) 300 ms 239 ms 239 ms

12 * * *

13 128.121.54.72 (128.121.54.72) 259 ms 499 ms 279 ms

14 * * *

15 * * *

16 * * *

17 * * *

18 ALLSPICE.LCS.MIT.EDU (18.26.0.115) 339 ms 279 ms 279 ms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经过了哪些网关,以及哪些网关出现了

故障。

6.4.2 系统调试功能

注意:

由于调试信息的输出会影响路由器运行效率,请勿轻易打开调试开关,尤其慎用

debugging all命令。在调试结束后,应使用undo debugging all命令关闭全部调

试开关。

步骤操作命令

1 打开终端显示调试信息功能terminal debugging

2 打开终端显示信息功能terminal monitor

3 打开系统调试开关debugging { all | module-name

[ debug-option1 ] [ debug-option2 ] …}

debugging all timeout duration

4 打开全部调试开关,并设置调试开

关的持续时间

5 显示已经打开的调试开关display debugging[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module-name ]

6.4.3 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当有大量信息输出时,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来选择需要显示的内容,过滤掉不需要

的内容。

(1) 在命令中指定过滤方式进行过滤输出时,有三种类型的过滤可供选择,在支持正则表达式的命令中,这三种选择的表达方式为|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z begin:输出以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行开始的所有行。

z exclude:输出不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所有行。

z include:只输出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所有行。

(2) 在分屏显示时指定过滤方式

当输出的内容非常多,并采用分屏显示时,可以在分屏提示符“---- More ----”中指定过滤类型:

z/regular-expression:输出以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行开始的所有行。

z-regular-expression:输出不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所有行。

z+regular-expression:只输出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所有行。

例如:查看当前配置信息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sysname Quidway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0/0

description Don't change the configuration please

ip address 10.110.98.137 255.255.255.0

#

interface NULL0

当出现分屏提示符“---- More ----”时,用户可以手工输入正则表达式,对待显示的内容进行过滤,在本例中,指定只输出含有字符串“interface”的行:

---- More ----

+interface 由用户手工输入

filtering

interface LoopBack0

user-interface con 0

user-interface vty 0 146.5 配置信息中心

6.5.1 建立配置任务

1. 应用环境

需要记录设备运行时的调试信息、日志信息或告警信息,而且需要重定向输出到终

端界面、缓冲区或主机以备存储和查阅时,则可以配置信息中心。

2. 前置任务

在配置信息中心功能之前,需完成以下任务:

z路由器安装完毕并加电启动正常

z路由器与PC机连接正常

3. 数据准备

在配置信息中心功能之前,需准备以下数据:

序号数据

1 信息通道号channel-number

2 信息通道名channel-name

3 模块名module-name

4. 配置过程

序号过程

1 开启信息中心

2 命名信息通道

3 定义信息通道的内容

4 配置输出方向信息

5 设置发送日志信息的源地址

6 设置输出信息中的时间戳格式

7 设置显示终端

8 检查配置结果6.5.2 开启信息中心

步骤操作命令

1 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

2 开启信息中心info-center enable

缺省情况下,信息中心处于开启状态。

信息中心开启时,由于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输出,尤其是待处理信息较多时,对

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6.5.3 命名信息通道

步骤操作命令

1 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

2 将编号为channel-number的信息

通道命名为channel-name info-center channel channel-number name channel-name

6.5.4 定义信息通道的内容

说明:

同时有多个Telnet用户时,各用户之间共享部分配置参数,包括按模块过滤设置、

中英文选择、严重等级阈值,某一个用户改变这些设置时,别的用户端也有所反映。

步骤操作命令

1 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

2 向信息通道中添加记录info-center source { module-name | default }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

[ log { state { off | on } | level severity } * | trap

{ state { off | on } | level severity } * | debug

{ state { off | on } | level severity } * ] *

6.5.5 配置输出方向信息

步骤操作命令

1 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

2 配置向Console方向输出信息info-center console channel { channel-number|

channel-name }

3 配置向Telnet终端或哑终端输

出信息info-center monitor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4 配置向SNMP输出信息info-center snmp channel{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5 设置日志缓冲区的大小,设置向

日志缓冲区输出信息的通道info-center logbuffer[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size buffersize ] *

6 设置向日志主机输出信息的信

息通道以及其它参数info-center loghost ip-address [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facility local-number | language{ chinese | english } ] *

7 设置告警缓冲区的大小,设置向

告警缓冲区输出信息的通道info-center trapbuffer[ channel {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size buffersize ] *

8 设置向日志文件输出信息的通

道info-center logfile channel{ channel-number | channel-name }

说明:

各个输出方向的设置相互,但首先需要开启信息中心,设置才会生效。

系统最多可设置8个日志主机。

6.5.6 设置发送日志信息的源地址

步骤操作命令

1 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

2 设置发送信息的源地址info-center loghost sour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使用此配置,可以将发向日志主机的信息的源地址设置为某一接口的IP地址,从而

使日志主机能够通过源地址判断信息的来源,进行信息的归类管理。

例如,可用命令info-center loghost source loopback0,使本机发出的信息源地

址都采用loopback0接口的地址。

6.5.7 设置输出信息中的时间戳格式

步骤操作命令

1 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

2 设置输出信息中的时间戳格式info-center timestamp{ debugging | log |

trap } { boot | date | none | short-date }

6.5.8 设置显示终端

步骤操作命令

1 打开终端显示信息功能terminal monitor

2 打开终端显示日志信息功能terminal logging

3 打开终端显示告警信息功能terminal trapping

4 打开终端显示调试信息功能terminal debugging

如果要在控制台或VTY终端看到日志、告警、或调试信息,必须进行本节的配置,

将信息显示到终端。

6.5.9 检查配置结果

步骤操作命令

1 查看信息中心记录的信息display info-center [ statistics ]

2 查看日志缓冲区记录的信息display logbuffer [ level severity | size value |

slot slot-id ]* [ |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3 查看概要的日志缓冲区信息display logbuffer summary [ level severity |

slot slot-id ]*

4 查看告警缓冲区记录的信息display trapbuffer [ size size-value ]

6.6 配置举例

本节包含如下例子:

z向控制台输出信息配置示例

z向日志主机输出日志信息配置示例6.6.1 向控制台输出信息配置示例

1. 组网需求

如图6-2所示,PC机与路由器Console口相连。要求配置向控制台输出PPP模块

的调试信息。

PC Quidway

图6-2向控制台输出信息组网图

2. 配置思路

采用如下思路进行本例的配置:

(1) 首先,在路由器上开启信息中心功能。

(2) 然后,配置控制台日志输出并设置信息源。

(3) 最后,打开屏幕显示开关,显示调试信息。

3. 数据准备

规划数据如下:

z信息通道号

z允许日志输出的模块

z信息级别

4. 配置步骤

(1) 开启信息系统。

system-view

[Quidway] info-center enable

(2) 配置控制台日志输出,允许PPP模块的日志输出,严重等级为debugging。

[Quidway] info-center console channel console

[Quidway] info-center source ppp channel console log level debugging

(3) 退回到用户视图下。打开屏幕显示开关,显示调试信息。

[Quidway] quit

terminal monitor

terminal debugging

(4) 打开PPP模块的调试开关。

debugging ppp all6.6.2 向日志主机输出日志信息配置示例

1. 组网需求

如图6-3所示,要求配置向日志主机(UNIX工作站)输出各模块缺省的日志信息,

需要在路由器侧和日志主机侧分别配置。

Quidway loghost

图6-3向日志主机输出信息组网图

2. 配置思路

采用如下思路进行本例的配置:

(1) 首先在路由器侧进行配置:开启信息中心功能、指定日志主机、信息严重等级、

信息输出语言、允许输出信息的模块。

(2) 然后配置日志主机。

3. 数据准备

z日志主机的IP地址

z信息通道号

z允许日志输出的模块

z信息级别

z日志信息输出语言

4. 配置步骤

(1) 配置路由协议,使路由器和日志服务器之间有可达路由。(略)

(2) 配置路由器

# 开启信息中心。

system-view

[Quidway] info-center enable

# 将IP地址为202.38.1.10的UNIX工作站用作日志主机,设置严重等级阈值为

informational,输出语言为英文,允许输出信息的模块为PPP和IP,使用UNIX设

备Local4。

[Quidway] info-center loghost 202.38.1.10 facility local4 language english

[Quidway] info-center source ppp channel loghost log level informational

[Quidway] info-center source ip channel loghost log level informational(3) 配置日志服务器

路由器会产生大量的日志信息,而路由器本身的存储空间相对有限,就需要配置日志服务器实现对设备日志的收集。

日志服务器可以是安装UNIX或LINUX操作系统的主机,也可以是安装第三方日志软件的主机。

在安装UNIX或LINUX的操作系统的主机中,可以通过在系统中启用Syslog后,通过Syslog机制在主机中记录设备的日志信息,实现日志的收集功能。

以安装LINUX系统主机为例,进行配置举例:

z建立日志文件,在/var/log目录中通过使用touch loghost.info命令,来建立记录路由器信息的loghost.info文件。

z编辑配置文件,编辑etc/syslog.conf内容为:loghost.info /var/log/router.log,表示主机名称为loghost,把信息等级为info的日志记录到系统下的/var/log/loghost.log中。

z配置etc/sysconfig/syslog文件,将syslogd_options="-m o

z启动Syslog服务,使用命令service syslog restart来启动Syslog服务。

在安装第三方日志软件的主机中,可以通过在第三方软件中进行配置,实现对日志的收集功能。如华为网管软件HUAWEI iManager N2000,此软件中有设备日志管理的功能,可以实现对设备发送的Syslog报文信息进行接收、过滤、存储、转发、动作触发。

在华为网管软件HUAWEI iManager N2000上配置日志服务的过程,请参见《HUAWEI iManager N2000 DMS-组合包用户手册第一分册》。

文档

VRP5.3操作手册 系统分册06-第6章 系统维护配置

目录第6章系统维护配置.............................................................................................................6-16.1简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