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5:20
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读拼音,写词语。ɡāoɡē  lǜtǎn   róuměi  xuànrǎn  ɡōulè  dīyín qílì                                                                         huíwèi  sǎtuō  yūhuí  jíchí  mǎtí lǐmào  jūshù                                                        
推荐度:
导读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读拼音,写词语。ɡāoɡē  lǜtǎn   róuměi  xuànrǎn  ɡōulè  dīyín qílì                                                                         huíwèi  sǎtuō  yūhuí  jíchí  mǎtí lǐmào  jūsh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读拼音,写词语。

ɡāo ɡē        lǜ tǎn     róu měi     xuàn rǎn      ɡōu lè      dī yín  qí lì

                                                                          

huí wèi      sǎ tuō      yū huí     jí chí      mǎ tí     lǐ mào      jū shù

                                                                         

xiū sè     shuāi jiāo     tiān yá     qīnɡ xī     chā zuǐ      fēn  biàn  

                                                                          

fǔ mō      jiè shào      xīn  jiānɡ       xiàn  rù     rè hū hu  

                                                                         

 yí bì qiān lǐ      cuì  sè  yù  liú      jīn  piāo  dài  wǔ        hún  huánɡ  yì  tǐ 

                                                                         yín  zhuānɡ sù ɡuǒ        yán  zhèn  yǐ dài              shǐ liào  bù  jí

                                                                         

bēi  shuǐ chē xīn         fèi qǐn wànɡ  shí             měi  lún  měi  huàn

                                                                          

二、默写《浪淘沙》

作者       代诗人       

                             ,                               。

                            ,                                   。 

三、课文重点。

(一)《草原》——散文,作者是老舍,选自《内蒙风光》。

1、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句子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句子意思: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草原比作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句子运用比喻手法,把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写出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的情景。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二)《丝绸之路》

1、课文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2、句子理解。

 ①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句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②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3、理解词语。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三)《白杨》——袁鹰

1、文章写的是在通往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3、文章的表达方法——借物喻人、托物喻人

4、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抓住了爸爸的语言和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

 ①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

②第二次是“微笑”,因为听到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

③第三次是“严肃”,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

④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是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5、句子理解。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四)《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2、赞颂了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3、课文采用这样的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4、开凿风火山隧道主要遇到三点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

5、理解句子。

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句子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 

②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③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下马威”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筑路大军遇到的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难题。

 6、理解词语。

 银装素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

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

 劈头盖脸:从正前方正对着头和脸劈下来、盖下来。

 杯水车薪: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废寝忘食:顾不上吃饭,忘记了睡觉。形容勤奋专心。

四、书信格式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2、书信的格式:称呼——正文——祝福语——写信人姓名——日期。

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读拼音,写词语。ɡāoɡē  lǜtǎn   róuměi  xuànrǎn  ɡōulè  dīyín qílì                                                                         huíwèi  sǎtuō  yūhuí  jíchí  mǎtí lǐmào  jūsh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