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重要矿产地质找矿计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8:55:11
文档

中国重要矿产地质找矿计划

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国土资源部二○○九年九月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是国家以财政补贴形式组织开展的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的战略行动;是促进找矿新机制建立、推动与地方的分工协作、引导和拉动矿业企业加大矿产勘查开发投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加快地质找矿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勘查企业和矿业公司的有效措施。地质找矿计划周期为10年,财政加大投入,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增加一批资源储量,为大幅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
推荐度:
导读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国土资源部二○○九年九月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是国家以财政补贴形式组织开展的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的战略行动;是促进找矿新机制建立、推动与地方的分工协作、引导和拉动矿业企业加大矿产勘查开发投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加快地质找矿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勘查企业和矿业公司的有效措施。地质找矿计划周期为10年,财政加大投入,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增加一批资源储量,为大幅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
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

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九月

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是国家以财政补贴形式组织开展的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的战略行动;是促进找矿新机制建立、推动与地方的分工协作、引导和拉动矿业企业加大矿产勘查开发投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加快地质找矿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勘查企业和矿业公司的有效措施。

地质找矿计划周期为10年,财政加大投入,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增加一批资源储量,为大幅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资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近十五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消费超过历史总和的2倍,石油、铁、铜、铝等大宗矿产的进口量大幅攀升,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2008年主要矿产品消费量:煤炭27.4亿吨、原油3.6亿吨、钢材5.4亿吨、精炼铜538万吨、钾盐805万吨,石油、铁矿石、矿山铜、钾盐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1%、52%、71%、%,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未来二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需求将长时间保持高位态势。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重要矿产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国际矿产品价格暴涨,矿业垄断加剧(如“力拓案”),利用境外资源的风险急剧增大,重要矿产资源受制于人,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对于维护我国的资源安全、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资源需求和开发强度加大,而地质找矿工作相对滞后,可供开发的后备基地严重不足。虽然,近年地质大调查和危机矿山专项的实施,已经取得了重要找矿进展,增加了一批资源储量,但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立足国内,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大幅增加重要矿产资源可采储量,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降低对外依存度,改变资源格局,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可行性

我国地质工作程度整体偏低,矿产资源潜力较大。预测表明,重要矿产资源查明程度平均为35%,铁、铝等大宗矿产查明率为40%左右。在待查明资源中,铁、金等矿产资源仍有1倍的潜力,铜、铅锌、铝土矿等约有2~3倍的潜力。

截至2008年底,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1000亿吨,预测未查明资源总量16000亿吨,查明程度为42%;铀矿查明程度22%;铁矿查明资源储量607亿吨,预测2000米以浅资源总量1000亿吨,查明程度为38%;铜查明资源储量7157万吨,预测未查明资源总量15000万吨,查明程度36%;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29亿吨,预测1000米以浅未查明资源总量150亿吨,查明程度为16%;钾盐查明资源储量8.7亿吨,通过加勘查和综合利用研究力度,落实油钾兼探,加大钾锂硼特种盐湖和地下卤水的综合开发工程研究力度,有望大幅度提高钾盐产能。

1999年启动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一批重大找矿成果。新发现矿产地91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432处,铀、铁、铜、铝土矿、钾盐等重要矿产新增一批资源量。危机矿山找矿216个项目中,166个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成果证实我国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同时也为实施新一轮地质找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总体思路

实施“立足国内”能源资源战略,要坚持“找新区、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地质找矿方针,加强能源资源勘查,挖掘国内能源资源勘查开发潜力。

着力开拓新的资源接替基地。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充分调动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积极性,形成合力,组织全社会力量在重点地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按照重点突破、区域展开的原则,分三个层次部署。开展接替基地整装勘查,优选大型规模以上资源富集区,开展整装勘查,力争在三年内取得初步成效,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显著增长。开展勘查选区优选评价,全面进行异常查证和矿产检查,力争取得重大发现,提供一批整装勘查后备选区。开展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调查,查清重要远景区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发现找矿线索,圈定异常,提供勘查评价靶区,增加找矿后劲。

充分挖掘老基地资源潜力。依靠科技支撑,全面推进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强化攻深找盲,新增一批可采储量,稳定和扩大现有产能。

工作部署中,突出《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确定的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当前优先加强煤、铀、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紧缺矿种;优先安排三年能见显著成效的项目;优先考虑已建立部(局)省合作机制的省区;优先安排地方财政和企业能够落实配套资金的项目。

四、预期成果

通过方案的实施,力争取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新发现矿产地3000处。新增铀矿储量XX吨,显著提高核电发展的铀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新增铁矿储量300亿吨、产能4亿吨,铜储量4000万吨、产能75万吨,钾盐储量8亿吨、产能370万吨,自给率从现在的48%、29%、36%提高到70%、40%、65%。初步形成10~15处大型资源基地。

新增煤炭储量5000亿吨、铝土矿8亿吨、金5000吨。资源综合利用攻关示范盘活资源储量铁矿50亿吨、铜300万吨、铝土矿3亿吨。

五、实施方案

综述

(目的意义)

1.预期目标(本计划实现的目标、指标,2015年、2020年)

2.主要任务(工作部署)

3.技术路线(部署原则、技术方法手段及要求)

4.运行机制(运作方式、任务分工、作用)

围绕切实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地质找矿计划分层次按五个方面进行部署。

(一)接替基地整装勘查

以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紧缺矿种为重点,以大幅增加资源储量为目标,瞄准大型特大型矿产集中区,开展整装勘查。加大投入,加快勘查开发进程,大幅增加探明储量,引导矿业开发,新增产能,形成一批资源接替基地。“十二五”期间拟开展约50个矿集区的整装勘查(见附表、附图)。

1、铁矿勘查

(1)工作现状(工作基础及问题)

建国以来,经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奋战,我国铁矿勘查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现了2000多处铁矿产地,探明了辽宁鞍山、弓长岭、河北司家营、四川攀枝花、内蒙古白云鄂博等一批大型-超大型铁矿床,形成了鞍本、冀东、攀枝花等一批铁矿石原料基地,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对钢铁原料的需要。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富铁矿会战之后,铁矿勘查投入大幅度下滑,勘查规模萎缩。20世纪80年代,铁矿勘查钻探工作量年均16.3万米;90年代下降到年均1.68万米,其中1995年~2000年,年均钻探工作量不足万米,铁矿勘查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进入本世纪以来,铁矿勘查工作有所恢复,但与高速增长的需求相比,勘查工作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经过近60年的勘查,我国中、东部地区铁矿资源分布格局基本明朗,西部铁矿成矿远景初步掌握。但是,我国铁矿勘查程度较低,固体矿产勘查深度较浅,绝大部分矿床勘查深度在500米以浅。总体上讲,铁矿勘查程度东、中部高,西部低,浅部高、深部低。西部部分地区甚至是勘查空白区,东部500米以深还有很大找矿空间。

近年找矿实践表明,无论是西部还是东中部地区都有较大的铁矿找矿潜力。初步预测,我国1000米以浅未查明铁矿石资源远景1000亿吨,特别是在已知的重要铁矿集中区的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空间和潜力。

(2)预期成果

2015年目标:新增铁矿储量150亿吨,支持新增产能2亿吨,力争铁矿对外依存度从现在的52%降低到40%。

2020年目标:新增铁矿储量300亿吨,支持新增产能4亿吨,力争铁矿对外依存度从现在的52%降低到28%。

(3)技术路线

加强铁矿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大力推进铁矿成矿理论和铁矿勘查技术发展,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加强重要找矿远景区基础研究和高精度航空磁测,加大航磁异常查证力度,总结铁矿成矿规律,建立和完善综合信息找矿模式,开展深部隐伏矿床定位预测,筛选近期有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勘查区,根据“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采用综合方法,着力加强重点勘查,力争取得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4)工作内容

中、东部地区,主要开展重点成矿区带隐伏矿和深部矿找矿。在辽吉、晋冀、豫西、长江中下游等重点成矿区带,加大覆盖区航磁异常和低缓航磁异常验证,寻找深部和隐伏铁矿,对大型以上铁矿产地开展整装勘查,尽快探求较大资源储量。

西部地区,主要开展重要成矿区带新区找矿。在冈底斯、西昆仑、川滇黔相邻、天山—北山等重点成矿区带加强区域找矿,对大型以上铁矿产地开展整装勘查,力争形成资源接替基地。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部署在辽宁辽阳—本溪,河北遵化—滦南,四川攀西,河南舞阳—新蔡,阿吾拉勒、塔什库尔干,鲁西,安徽庐枞、闽西南等地区。其中以辽宁辽阳—本溪和河北遵化—滦南地区为重中之重,作为求取资源储量的主要目标区,2010~2013年基本完成整装勘查,探明资源储量100亿吨。其它地区后两年加大工作力度,探明资源储量50亿吨。

“十三五”期间,根据进展情况,“十二五”期间的一些重点部署区继续滚动续作,同时开拓一些新的整装勘查区。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主要实物工作量(2010~2015年):1∶5万航空磁测5万平方千米,钻探50万米。

经费概算(2010~2015年):100亿元。其中2010年12亿元。

2、铜矿勘查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部署在多龙—嘎尔穷、山南,云南香格里拉苏嘎,青海卡尔却卡,吐拉—鸭子泉、卡拉塔格、伊吾蒙西,江西九瑞等地区。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3、铝土矿勘查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部署在山西霍西、沁源、兴县—离石,河南渑池,重庆武隆—南川,贵州务川—道真,广西扶绥—龙州等地区。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4、钾盐勘查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富钾卤水和罗布泊盆地南部盐湖钾勘查。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5、金矿勘查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部署在甘肃岷县、崖湾—大桥,青海都兰县沟里、曲麻莱大场外围,陕西镇安等地区。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6、铅锌矿勘查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部署在亚贵拉—沙让,鄯善彩霞山,青海沱沱河、杂多然者涌—莫海拉亨,湖北黄陵—神农架,湖南花垣—凤凰,河南栾川等地区。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7、优势矿产储备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湖南锡田、赣南岿美山、肃南小柳沟等地区钨锡等优势资源勘查。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二)异常查证与勘查选区

以提供后备勘查基地为目标,以当代成矿理论为指导,加强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和找矿模式总结,充分依靠现代深部探测方法技术,综合应用大比例尺地物化手段,加大钻探验证力度,对矿产地进行系统全面评价,提供一批整装勘查选区。2010年首批启动500个勘查选区优选评价。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部署在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三)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调查

以发现新的矿产地为目标,以重要成矿区带为重点,以矿产地质、物探(包括航空物探)、化探、遥感、钻探等综合调查为主要手段,加强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和找矿模式总结,发现新找矿线索,圈定异常和靶区,深化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的认识,证实一批潜在资源。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重点部署在天山—北山、冈底斯、西南三江、大兴安岭、东昆仑、西昆仑、班公湖—怒江等19个重要成矿区带。2010年拟在当前实施的项目中优选较有前景的200个,加大异常查证和矿产检查力度,加快实现找矿新发现。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四)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1)工作现状

(2)预期成果

(3)技术路线

(4)工作内容

(5)工作部署

“十二五”期间,实施危机矿山找矿二期工程,开展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显著增加矿山后备资源储量,延长服务年限,稳定和扩大矿山产能提供资源基础,稳定矿山企业职工就业,促进矿业城市(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拟开展180座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

2010年优先安排经一期工程初步勘查预期新增资源储量达到大型规模的40座矿山找矿工作,同时启动“二期工程”40个矿山的找矿工作。

(6)主要实物工作量和经费概算

六、经费安排建议

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调查、异常查证与勘查选区和资源综合利用攻关示范由财政出资。接替基地整装勘查和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由、地方、企业共同出资。2010年首批启动财政资金50亿元安排建议如下:

接替基地整装勘查:钻探135万米,经费30亿元,占60%;

异常查证与勘查选区:钻探25万米,经费8.5亿元,占17%;

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调查:经费4.5亿元,占9%;

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钻探25万米,经费6亿元,占12%;

资源综合利用攻关示范:经费1亿元,占2%。

七、运行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地质找矿方案的实施由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共同领导,负责重大部署决策、相关制定、成果绩效考评等。

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加强宏观管理,做好规划、指导和监督,协调地方和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业务支撑作用,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立项建议、协调矿业权配置与外部关系,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经费管理和成果管理。

(二)创新矿产勘查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发挥宏观作用,坚持市场机制导向。财政加大投入、降低勘查风险,地方积极响应,协调矿业权、加大资金匹配,企业资金及时跟进,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加大后续勘查开发力度,加快勘查开发进程,尽快实现矿山产能。

促进地质找矿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相结合。探矿权配置优先向找矿业绩好、技术能力强的国有地勘单位配置,鼓励地勘单位与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合作,推进地勘单位向资源型勘查企业和探采一体化企业改革发展,促进地质找矿突破。

(三)加强项目管理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勘查新机制的要求,尽快制定专门的项目管理办法,明确部、局、省厅、地勘单位和企业的职责分工。严格项目承担单位的资质准入条件,择优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发挥专家指导作用,完善项目监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成果监管。

八、建议

地质找矿方案的实施是一项涉及、企业、勘查单位、科研院校和探矿权人等方方面面利益的系统工程。在突出国家目标、加强宏观的同时,要遵循市场机制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一)设立国家重点勘查规划区

经论证拟开展整装勘查的重点勘查区,由国土资源部核准设立国家重点勘查规划区,并向社会公告,暂停受理新的探矿权申请。严格规范规划区内已有探矿权转让,根据整装勘查的实施方案,鼓励原探矿权人自行加大投资,收益自享,同时还可得到相关的技术指导;对于找矿前景较为明朗的远景区,经专家论证,可以由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开展后续勘查工作。

规划区内矿业权空白区,根据实施方案,优先配置给承担勘查任务的国有地勘单位,鼓励地勘单位与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合作,推进地勘单位向资源型勘查企业和探采一体化企业改革发展,促进地质找矿突破。

(二)建立国家风险勘查财政补贴制度

地质找矿方案的实施作为建立国家风险勘查财政补贴制度试点,由国家财政承担矿产勘查风险,探明有进一步勘查开发价值的资源储量的,矿业权权益归探矿权人所有,国家不再收取矿业权价款。探矿权人属于国有(含国有控股)的地勘企业或矿业企业的,勘查投入转增国家资本金或返还国家投入;探矿权人属于民营企业的,由探矿权人返还国家投入。

(三)建立找矿激励机制

设立国家地质找矿奖,重奖对地质找矿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地质勘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矿产勘查项目收益分配制度,对承担国家出资的勘查工作的地勘单位,享受一定比例的项目收益。提高野外工作人员待遇。

(四)加大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中,要将资源基地的开发作为重要因素统筹考虑。国家加大资源开发基地相关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加大对开发利用禀赋较差大宗急缺资源矿山企业的财税支持,尽快新增一批产能。

资源接替基地整装勘查备选区一览表
序号整装勘查区预期成果

(333及以上资源储量)

2010年钻探

工作量

(米)

2010年度经

费概算

(万元)

备注
矿种计算单位数量
总  计

   1341000300000 
一、煤炭  153025000045000 
1东疆含煤盆地煤炭亿吨150020000040000 
2黑龙江省东部宝清地区煤炭亿吨30500005000 
二、铀矿  720000020000 
1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万吨3800008000 
2伊犁盆地万吨2600006000 
3内蒙古二连盆地中东部地区万吨2600006000 
三、铁矿  11534500086000 
1辽宁辽阳—本溪地区

矿石亿吨405000015000 
2河北滦南—遵化地区

矿石亿吨154000010000 
3四川攀枝花地区矿石亿吨153000010000 
4河南舞阳-新蔡地区矿石亿吨10300006000 
5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矿石亿吨53000010000 
6塔什库尔干地区矿石亿吨5150006000 
7安徽庐枞地区矿石亿吨5400006000 
8甘肃北山地区矿石亿吨5200005000 
9福建漳平洛阳—安溪剑斗地区

矿石亿吨5400006000 
10青海祁曼塔格野马泉地区矿石亿吨5200006000 
11山东龙王庙—河南商丘地区

矿石亿吨5300006000 
四、铜矿  130014600045000 
1多龙地区万吨5002500010000 
2山南地区万吨200150005000 
3云南香格里拉地苏嘎地区万吨100200005000 
4青新交界卡尔却卡地区万吨100180006000 
5吐拉—鸭子泉地区

万吨100180006000 
6哈密市卡拉塔格地区万吨100200007000 
7准东伊吾县蒙西万吨100100003000 
8江西九瑞武山—城门山地区

万吨100200003000 
五、铝土矿  411200015000 
1山西霍西成矿盆地铝土矿亿吨0.5150002000 
2山西沁源地区铝土矿亿吨0.5150002000 
3山西兴县—离石地区

铝土矿亿吨0.5150002000 
4河南渑池地区铝土矿亿吨0.5150002000 
5重庆武隆—南川地区

铝土矿亿吨0.5160002000 
6广西扶绥—龙州地区

铝土矿亿吨0.5160002000 
7贵州务川—道真地区

铝土矿亿吨0.5100001500 
8云南鹤庆地区铝土矿亿吨0.5100001500 
六、铅锌矿  220011300036000 
1亚贵拉—沙让地区

铅锌万吨500150007000 
2青海沱沱河地区铅锌万吨500200008000 
3鄯善县彩霞山地区铅锌万吨30080002000 
4青海杂多然者涌—莫海拉亨地区

铅锌万吨300200009000 
5河南栾川地区铅锌万吨200150003000 
6湖南花垣—凤凰地区

铅锌万吨200150003000 
7湖北神农架—黄陵地区

铅锌万吨200200004000 
七、金矿  7009500029000 
1甘肃岷县寨上—马坞地区

150200006000 
2青海曲麻莱县大场地区200150006000 
3青海都兰沟里地区100100004000 
4陕西镇安丁—马地区

50100003000 
5甘肃崖湾—大桥地区

100200005000 
6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

100200005000 
八、钨锡矿  1306000013000 
1湖南锡田地区钨锡万吨50250005000 
2江西赣南岿美山—官山地区

万吨30200004000 
3甘肃肃南小柳沟地区万吨50150004000 
九、钾盐矿  3.2 11000 
1罗布泊地区氯化钾亿吨0.2200003000 
2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液体钾亿吨3200008000 

文档

中国重要矿产地质找矿计划

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国土资源部二○○九年九月重要矿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是国家以财政补贴形式组织开展的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的战略行动;是促进找矿新机制建立、推动与地方的分工协作、引导和拉动矿业企业加大矿产勘查开发投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加快地质找矿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勘查企业和矿业公司的有效措施。地质找矿计划周期为10年,财政加大投入,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增加一批资源储量,为大幅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