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增强环保意识。
2、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知识,积累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写生字,学习雨字头、两点水。
4、通过离文识字的方法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认读“披”“雹”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升”“冰”等9个生字。
教学难点:分析字形及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
1、由小老师领诵引入(5分钟)
共领诵首描写水的古诗:(资料一):《小池》、《望庐山瀑布》、《望洞庭》、《流水诗》(可以通过PPT先齐读一遍古诗,再由小老师领背古诗。可以两个课时一起使用)
2、小老师讲水的故事《水的用途》:(故事投影)提出听的要求:
(1)、短文讲了水有哪些用途?
(2)、短文里出现了哪几个四字词和表示声音的词?
师补充要求: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老师以鼓励为主,能快速回答正确的加星星(5分钟)
(资料二):《水的用途》(PPT投影)
有一天,水管里的水有些闲得不耐烦了,开始议论起来。
有一滴水说:“我希望到厨房里去洗菜,那样我可以尽情地享受绿色了。”
另一滴水说:“我才不希望去洗菜呢,我想到主人的阳台上浇花去,那样我就可以到五彩缤纷的花瓣上去跳舞了喽!”
又一滴水珠说:“我才不希望跟植物打交道呢,我希望到温暖的杯子里去,让小主人把我喝进去,那样我就可以参加人的身体循环了。”
另外一滴水又说:“我要去洗衣服,那样可以让人的衣服变得干干净净的,还可以被太阳蒸发到天空去降雨滴呢!”
最后一滴雨滴说:“我嘛,还没有想好要到哪里。”
这时候水龙头被打开了,水哗哗地流了出来,一滴水真的去洗菜了,一滴水真的去浇花了,一滴水真的去洗衣服了,最后变成了气泡升上了天空和小伙伴一起唱起了歌。
最后一滴水呢,却悄悄地钻进了暖气管,全身变得滚烫起来,你听到暖气管里吐嘟吐嘟的声音,那是他们在开音乐会呢!……
3、师: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了解了水有这么多的用途。是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现在,我们再去了解了解水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记事性说明文《我是什么》(二十分钟)
1、自读课文。要求:滑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预习,要求:一人读一段,滑指,轮读。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得不准的要教教他,读准的完了以后要夸夸他。
3、集中识字:多种形式检查读词。
4、开火车轮读《我是什么》。提要求: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利。师相机指导:遇到问题立刻停下,解决完音难字后要放回句中读,还要请下一个学生继续读。如果两个学生请完后依然有问题,全班读。
三、复习要求会写的生字。(五分钟)
听写生词:升空、穿衣服、雪花、云层、冰晶、江河、坏事。
重点指导书写“升”的笔顺和结构。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分析“披、雹、露、雪、冰、江”等字形与字音字义的关系。
过程:1、描,分三步。第一步:描笔顺。描完后就难点字提问:这个字有几画,第几画是什么,不对再书空。第二步:描结构和关键笔画。提问:你们觉得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第三步:用正确的笔顺美美的描一遍,记住字形。
2、听写,不带拼音。听完后翻书自检,可以改在原处。然后同桌互检,将错的字用 出来,写得对又好看的用 ,自己改错。改在下面。
3、反馈。又对又好的展示。
四、学习带生字的童话故事《小水滴》。(五分钟)
1、自读。
2、勾出故事中课文出现的生词,再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后齐读。
(资料三):《小水滴》
我是一个孤儿,我的名字叫“小水滴”,曾经,我有一个很大很幸福的家,有很多家人和朋友,它们分别是披着红袍的云、长得像小硬球的雹子、小白花似的雪、圆溜溜的露珠、晶莹剔透的冰晶(人们还叫它霜),可是人们不断地浪费我们,污染我们,我的亲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现在全世界只剩下我这最后一滴水了,我很孤单。一天,我先来到一个池塘边,看不到一个伙伴,后来又来到一条江河边,希望能找到其它伙伴,江河的水都枯干了,有一个小孩还是天天来到江河边,幻想还能打到水。原来他的奶奶就快病死了,奶奶唯一的愿望就是临终前还能喝上一杯水!
我多想帮这个孩子,但是我为力,我想哭,但是流不出眼泪。我开始埋怨起人类来,假如人类不那么贪心!假如人类不那么浪费!假如人类不用垃圾来污染我们。我的家还会是好大好兴旺!你们也不会没有水喝了。
我悲伤地想:如果没有水,这个孩子会不会也成为一个孤儿呢?我突然想起一位科学家留给我的水晶宝瓶,我跳进宝瓶,我的身体以每秒钟上千兆的速度碰撞,,我好痛!新的水出现了,变成了小溪,大江,大海……
但是我要告诉人们,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最后一次……不然,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真的会是人类的眼泪了!人类啊,不能再破坏水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