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至第四章(运动、声、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 )
A.春天,柳絮飞物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2.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出舱活动(如图)。他在舱外活动时间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神七”载人飞船 B.太阳 C.地球 D.月亮
3.一根纱线容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 )
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
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
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
4.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5.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6.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灶 B.月亮 C.平面镜 D.太阳
7.如图1 所示,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图1
A、放大的字 B、小孔成像 C、手影 D、倒影
8.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 )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 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
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 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
9.如图2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图( )
图2
10.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
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
C、丙车在10s内行驶0.8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
11.在敲响大古钟时,会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大钟停止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2.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13.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14. 如图4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5中的( )
1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f<2cm B.2cm 16. 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 17.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组成的。 18.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前100m的平均速度为1m/s,后100m的平均速度为4m/s,则该物体在200m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19.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如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如太阳能电池。 20.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的缘故. 21.“无声手”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 在 中减弱噪声的. 22.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这利用了声音在_____________中比____________中传播的快的道理。 23.图是 成因的示意图(选填“日食”或“月食”)。 24.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25.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6.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若使入射光线向镜面靠近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应当是___________。 27.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若物体距平面镜1m,像距物体 m,若物体向平面镜靠近0.2m,则像与物体相距 m。 三 .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 28.如图4所示甲、乙两图是课本中的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 (6分) (图4) 则图甲演示中呈现的现象可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演示中呈现的现象可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实验呈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6分)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 与 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 有关. 30.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下图(a)所示,用刻度尺量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cm处,如图(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 像。(6分) 四.作图题:(共15分) 31.如图10,一束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棱镜,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三棱镜的大致路径.(4分) 32.画出图11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3分) 图10 33.如图12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5分) 34.根据图13中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分) 第34题图 第33题图 第32题图 第31题图 五、综合应用题:(共18分) 35.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10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6分) 36.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问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6分) 37.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3060m,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不计抬头的时间),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