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20题)
1.2010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经第十一届全国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这是我国历史上首部保密法律。
A.正确 B.错误
2.声音信息是涉密场所的重要涉密信息形式。
A.正确 B.错误
3.机关、单位在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前应对照主管业务领域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和部门工作职责,对相关内设部门、部位是否符合确定条件进行梳理。
A.正确 B.错误
4.机关、单位在互联网上转载信息时要履行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先审查、后公开”。
A.正确 B.错误
5.激光由于难以隐蔽、窃听效果差,未能被情报机构广泛应用。
A.正确 B.错误
6.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是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基本原则。
A.正确 B.错误
7.涉密计算机改为非涉密计算机使用,在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可以保留原信息存储部件。
A.正确 B.错误
8.在未采取安全保密防护的情况下,禁止在涉密网络和非涉密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A.正确 B.错误
9.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A.正确 B.错误
10.普通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时,不存在泄密隐患。
A.正确 B.错误
11.下级机关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以上级机关单位名义制发的,由上级机关单位负责解密,下级机关单位不可以就该国家秘密提出解密建议。
A.正确 B.错误
1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保密审查不当,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A.正确 B.错误
13.通过架设伪基站,能对周围的手机通信进行窃听和截获。
A.正确 B.错误
14.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
A.正确 B.错误
15.当前常见的几款即时通信软件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服务,聊天记录、文件收藏都会在“云端”传输、处理、存储。一旦涉及国家秘密信息,就等于将其完全暴露在了互联网上。
A.正确 B.错误
16.1951年,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A.正确 B.错误
17.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指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秘密相约筹建中国党。
A.正确 B.错误
18.行政机关在公开信息前,应当依照保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审查。
A.正确 B.错误
19.未达到涉密岗位确定标准但接触知悉少量国家秘密的人员,必须确定为涉密人员。
A.正确 B.错误
20.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30题)
21.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 ()。
A.登记销毁 B.订卷归档 C.办理移交手续
22.涉密人员上岗前应当()。
A.经过保密审查 B.接受保密教育 C.签订保密承诺书 D.以上都是
23.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 )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A.国家公务员 B.党员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24.( )是党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A.国家保密局 B.委员会 C.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D.保密委员会
25.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时调整。
A.谁选配谁负责 B.先审后训 C.先选后训
26.2023年保密宣传月主题为()。
A.团结奋斗新征程,保守秘密靠大家 B.增强保密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C.增强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
27.定密的根本依据是( ) 。
A.保密事项范围 B.定密目录 C.保密法
28.某单位工作人员张某,在单位维修一台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兼具打印、复印、扫描等功能,以下简称“涉密一体机”)时,发现无法解决该机器不能扫描的故障。张某于是擅自决定将其“废物变宝”,带回自己办公室与普通电话线路连接,供平时打印、复印使用,造成涉密一体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失控。事件发生后,单位给予张某行政处分。关于张某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张某维修涉密一体机时,应当在本单位内部进行
B.如张某将涉密一体机送外维修,须拆除硬盘等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部件
C.如张某将涉密一体机送外维修,应送保密技术服务机构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
D.如张某将涉密一体机接入单位无线网络,可以避免涉密信息失控
29.核心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一般涉密场所( ) 。
A.禁止使用手机 B.使用手机 C.可以使用手机 D.定时使用手机
30.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 (),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涉密载体应当编排顺序号。
A.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提出管理要求 C.认真进行核对
31.下列不属于窃听技术的是( )。
A.有线窃听 B.无线窃听 C.激光窃听 D.间谍卫星拍照
32.以下说法,不符合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要求的是( )。
A.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要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技术防护设备
B.使用进口设备和产品,经领导同意后,可以不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查
C.禁止使用无绳电话和手机
D.未经批准,不得带入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等功能的设备
33.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按所存储信息的 ()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A.最高 B.最低 C.相应
34.每年的()月是国家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月。
A.3月 B.4月 C.5月
35.按照现有的保密法律制度,定密责任人包括( )。
A.法定定密责任人 B.指定定密责任人 C.指派定密责任人 D.法定定密责任人和指定定密责任人
36.某涉密单位近期要组织工作人员赴外参加一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领导安排李某负责筹备这次因公出国(境)的相关工作。下列李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李某根据单位参加这次国家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实际需要和相关部门的有关要求,编制出国(境)项目计划
B.李某将单位拟定的因公出国(境)人员,按照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逐级审批备案,并抄报外事审批部门
C.李某在为出行人员办理护照和签证时,为方便联系,详细填写了该涉密单位名称、通信方式和具体地址等信息
D.出发前,领导临时提出再加一位涉密人员随行。虽然时间紧急,但李某仍坚持按照规定完成涉密人员出国(境)审批流程
37.下列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的是( )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38.机关、单位应当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管理,指定( )负责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定期开展安全保密检查和风险评估。
A.专门机构或者人员 B.性价比高的机构 C.行业领先机构 D.外资企业
39.销毁涉密载体,应当送() 指定的厂家销毁,并由销毁单位派专人押运监销。
A.门 B.上级机关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40.印刷、复制等行业的定点复制单位,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尽量缩短复制时间,对不能当即取走,确需过夜的,须放在安全可靠的 () 内,并派人值班看守。
A.车间 B.仓库 C.文件柜
41.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对需要维修维护的设备产品,应当认真履行( )手续,并存放在( )的专 门场所。
A.清点、登记 处级以上办公
B.清点、登记、审批 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C.清点、登记 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D.清点、登记、审批 处级以上办公
42.保密工作是为维护和利益,将( )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
A.秘密 B.敏感信息 C.国家秘密 D.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等
43.领导干部阅办秘密文件、资料和办理其他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应在()内进行。
A.办公场所 B.家中 C.现场
44.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以( )为核心。
A. B.刑法 C.保密法
45.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 )。
A.关系和利益 B.依照法定利益 C.在一定时间内保密
46.下列属于手机“木马”植入方式的是( )。①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②连接不明Wi-Fi③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④打开不明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7.违反《保密法》的规定,( )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 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 B.故意或过失 C.过失
48.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盘只能在( )计算机上使用。
A.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 B.办公用 C.上网用
49.涉密人员脱密期自批准涉密人员离职离岗之日起计算,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不少于( )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不少于( )年,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不少于( )年。
A.5,3,1 B.3,2,1 C.2,1,半 D.5,2,1
50.邓颖超同志在《一个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的党员》一文中回忆,“党组织经常教导我们,()”。这也是她和周恩来同志一生保守党的秘密的原则。
A.不应该说的事,不要说 B.你不应该问的事,不要问 C.你不应该看的文件,不要看 D.以上都是
三、多选题(10题)
51.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 )。
A.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 B.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 C.机密级不超过十五年 D.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52.保密宣传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 ) 。
A.引导作用 B.规范作用 C.推进作用 D.激励作用
53.涉密工程,是指( )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公开后会危害和利益的建筑物的新建、 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工程等。
A.用途 B.外观 C.功能 D.关键部位
54.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包括( ) 。
A.接受保密监督、检查和考核
B.严格管理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C.带头遵守保密纪律,学习保密知识技能
D.履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
55.参加涉外活动应注意( ) 。
A.不得带领境外人员到国家禁止其进入的涉密部门部位
B.同境外人员活动,谨慎携带国家秘密载体
C.须按事先确定的范围和口径与境外人员会谈
D.利用境外通信设施进行涉密联络时,注意保密
56.在我国,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违宪责任
57.根据保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定密授权的方式包括( ) 。
A.时授权 B.主动授权 C.依申请授权 D.单项授权
58.保密技术装备配备方式,包括( ) 。
A.强制配备 B.自主配备 C.指导配备 D.统一 配备
59.定密监督的方式主要包括( ) 。
A.定密检查 B.法定定密责任人的监督 C.定密统计 D.定密核查
60.对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泄密隐患的网络、设施、设备和场所,检查人员应当立即向检查组负责人或者组 织检查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采取( )等处置措施。
A.责令停止使用 B.断开网络连接 C.封存设备 D.终止检查
四、简答题(2题)
61.2014年,公司某职能部门收到1份国家秘密级的文件,内容是通知公司某领导参加一项紧急重要会议。该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鉴于集团领导在外地出差,擅自指使同事将该文件扫描,并通过自己的办公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发送给领导秘书。(请指出泄密事件中泄密原因)
62.2015年,公司某职能部门员工,在未请示领导的情况下,擅自答应了下属企业文书员的请求,将本应发给公司核心团队成员的公司普通商秘文件(电子版),通过公司内部电子邮件发送给几家下属企业文书员,一些企业又将该文件通过电子邮箱转发给其他人。(请指出泄密事件中泄密原因)
参
1.B
2.A
3.A
4.A
5.B
6.A
7.B
8.A
9.A
10.B
11.B
12.A
13.A
14.A
15.A
16.A
17.A
18.A
19.B
20.A
21.C
22.D
23.C
24.D
25.B
26.A
27.C
28.D
29.B
30.A
31.D
32.B
33.A
34.C
35.D
36.C
37.C
38.A
39.C
40.C
41.B
42.C
43.A
44.C
45.A
46.B
47.B
48.A
49.B
50.D
51.ABD
52.ABCD
53.ACD
54.ABCD
55.AC
56.BC
57.BC
58.AC
59.ABCD
60.ABC
61.1.不应扫描涉密文件; 2.通过连接互联网的公共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
62.未经请示,擅自扩大涉密文件知悉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