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地基及回填土基础知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05:25
文档

地基及回填土基础知识

地基及回填土基础知识设备部综合土建康炳力2009-06-23地基及回填土一、碎石土、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的状态及强度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
推荐度:
导读地基及回填土基础知识设备部综合土建康炳力2009-06-23地基及回填土一、碎石土、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的状态及强度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
地基及回填土基础知识

设备部综合土建

康炳力

2009-06-23

地基及回填土

一、碎石土、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的状态及强度湿润时用手

拍击状态

粘着程度
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

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圆(角)砾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 mm

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 mm

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 mm

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
中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25 mm

颗粒基本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无粘着感觉
细砂大部分颗粒与粗豆米粉(>0.074)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

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粘着感觉
粉砂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

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觉
二、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土的名称湿润时用刀切湿土用手捻摸时的感觉土的状态湿土搓条情况
干土湿土
粘土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有滑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时很粘手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宜剥去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 mm的长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宜断裂

粉质粘土稍有光滑面,切面平整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到有少量砂粒土块用力可压碎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去有塑性,能搓成直径为0.5~2mm的土条

粉土无光滑面,切面稍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感觉到砂粒较多、粗糙土块用手捏或抛扔时易碎不宜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就掉塑性小,能搓成直径为2~3mm的短条

砂土无光滑面,切面粗糙无粘滞感,感觉到全是砂粒、粗糙松散不能粘着物体无塑性,不能搓成土条
三、特殊土

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俗称大孔土,与其它黄土同属于粘性土,但性质上有所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1、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肉眼能看见的大孔隙,孔隙比一般大于1,并常有由于生物作用所形成的管状孔隙,天然剖面成竖直节理;

2、颜色在干燥时呈淡黄色,稍湿时呈黄色,湿润时呈褐黄色;

3、土中含有石英、高岭土成分,含盐量大于0.3%,有时含有石灰质结核(通常称为“僵石”);

4、透水性较强,土样浸水中后,很快崩解,同时有气泡冒出水面;

5、土在干燥状态下,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由于土质垂直方向分布的小管道几乎能保持竖立的边坡。遇水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这种下沉通常叫失陷),产生严重湿陷,故称为湿陷性黄土。

四、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可松性:土经挖掘以后,组织破坏,体积增加的性质。以可松性系数表示。

2、土的压缩性:松土经运输、填压以后,均会压缩的性质。以压缩率表示。

五、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1、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干密度: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

3、天然含水量:土中水的重量与土颗粒重量之比。

六、基槽检验(验槽)

1、表面检查验槽

1.1根据槽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初步判明全部基底是否以挖至设计所要求的土层;

1.2检查槽底是否已挖至原(老)土,是否需继续下挖或进行处理;

1.3检查整个槽底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有否局部过松软或过坚硬的部位;有否局部含水量异常现象,走上去有没有颤动的感觉等。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2.钎探、轻便触探检查验槽

2.1钎探:钎径φ22~25,钎长1.8~2.0m,锥角60°,大锤重3.6~4.5kg,自由落距500~700mm,记录每贯入300 mm的锤击数。

3.2轻便触探:钎径φ25,钎长2.0m,锥尖直径φ40,锥角60°,套  锤重10kg,自由落距500mm,记录每贯入300 mm的锤击数N10。

七、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1、灰土垫层地基:

用石灰和粘性土拌和均匀,然后分层夯实而成。采用体积配合比一般用2:8或3:7(石灰:土),其28天强度可达100Pa左右。适于一般粘性土地基加固,施工简单,取材方便,费用较低。

材料要求:灰土的土料,可采用地基槽挖出的土。凡有机质含量不大的粘性土都可用作灰土的土料。表面耕植土不宜采用。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宜大于15mm.

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粒径不宜大于5mm,并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和含有过多的水分。

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地基:

用夯(压)实的砂或砂石垫层替换基础下部一定厚度的软土层,以起到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作用。一般适用于处理软土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但不宜用于失陷性黄土地基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以免聚水而引起地基下沉和降低承载力。

材料要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所用材料,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知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砂地区,也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按设计规定(含石量不应大于50%)。所用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3、碎砖三合土垫层地基:

用石灰、砂、碎砖(石)和水拌匀后分层铺设夯实而成。配合比应按设计规定,一般用1:2:4或1:3:6(消石灰:砂或粘性土:碎砖,体积比)。

材料要求:石灰用未粉化的生石灰块,使用时临时加水化开;砂用中、粗砂或粘性土。砂或粘性土中不得含有草根、贝壳等有机杂物;碎砖用一般粘土砖碎块,粒径为20~60mm。

八、回填土

1、土料选用

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

1.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做各层填料。

1.3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1.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1.5人工打夯时,土块粒径不应超过50mm。

2、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2.1每层铺土厚度一般不超过300mm。

2.2压路机碾压6~8遍,每次碾压轮迹应有150~200mm的重叠度,避免漏压。蛙式打夯机3~4遍,一夯压半夯。

3、质量控制与检验

每层填土压实之后,要对碾压(夯实)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一般采用环刀法取样试验干密度,求出密实度。

基槽、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每20~50m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每层按200~500m2取样一组;场地平整按400~900m2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g/cm3。

文档

地基及回填土基础知识

地基及回填土基础知识设备部综合土建康炳力2009-06-23地基及回填土一、碎石土、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类别土的名称观察颗粒粗细干燥时的状态及强度湿润时用手拍击状态粘着程度碎石土卵(碎)石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0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圆(角)砾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2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砂土砾砂约有1/4以上的颗粒超过2mm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粗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5mm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在一起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觉中砂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超过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