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水系。9.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 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488. 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山西、内蒙、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 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
2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 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11.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2. 截至2011 年,全省共设(9 )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6 )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88 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 个县、11 个自治县、7 个县级市、13 个市辖区、1 个特区。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13.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王朝封号,成为(藩国)。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 分,共10 分)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 )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C)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 )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 )A、黄壤B、石灰土C、紫色土D、水稻土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A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6.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 万千瓦,居全国(B )位。A、5 B、6 C、7 D、8 7.1 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D )。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8.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 )。 3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9.从( C )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0.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C )。A、遵义B、水城C、贵阳D、都匀三、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 分,共10 分)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下列中的(ABCD )。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ABCD )。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C )。A、珙桐B、桫椤C、银杉D、扇蕨 4.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属于珍稀名贵药用植物的下列有(ABD )。A、珠子参B、三尖杉C、何首乌D、冬虫夏草5.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BC )。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 6.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 )。A、北京周口店B、山西西候度C、盘县的大洞遗址D、贵州黔西观音洞7.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 )。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BD )。A、黎平会议会址B、遵义会议会址C、息烽集中营旧址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9.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列有(ABD )。A、梵净山B、赤水桫椤C、百里杜鹃D、威宁草海 4 10.20世纪90年代,贵州实施“三大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是指(ABD )。A、科教兴黔战略B、开放带动战略C、计划生育战略D、可持续发展战略四、问答题(共50 分)1、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为什么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10 分)答: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但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其主要原因是贵州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由于封闭,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开放利用,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能转换为商品,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社会财富。这就是贵州真正落后的原因。2、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0 分)答: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原因有两个:1)、在明代,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2)在明代,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放,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试从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特点说明成为令人神往的理想旅游观光胜地。(15 分)答: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五多”的特点。A、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大娄山耸立、梵净山雄奇、石林数不胜数�6�7�6�7 B、瀑布与峡谷景观多儿壮丽。其中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列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6�7�6�7 C、洞穴多、数量大、洞景美。
D、森林美景多。
E、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好,景色美。这些自然景观如宝石,五光十色,是自然旅游的宝贵资源,再加上红军长征文化、民族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等等,使贵州成为令人神往的理想旅游观光胜地。4、试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5 分)答:“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经过“三线建设”,在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使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在交通运输方面,在1959 年初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川黔、贵昆、湘黔3 条铁路干线和一些省内支线、厂矿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4 条铁路干线在贵阳成十字形交汇;在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一级干线微波通信系统,开通了贵阳至铜仁、兴义的12 路载波长途电话。3)“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生产力布局:“三线建设”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展开,逐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和若干工矿集镇,从而加速了贵州城镇化进程。4)“三线建设”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5 一大批工业企业迁入贵州,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较为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使贵州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次平时作业(第四、五章)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城镇人口为1174.81 万人,占总人口的(33.81% )%,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49.68%的平均水平,说明贵州的工业化程度不高,城镇化进程任重道远。 2. 贵州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4. 贵州的民族节日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祭祀)性节日,如“鼓社节”等;第二类是(生产)性节日,如“吃新节”等;第三类是(社交)性节日,如“姊妹节”等。(社交)性节日最多,几乎占全部节日的80%。
5.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6.苗族有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是(芦笙舞)舞。
7. 在1915 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茅台酒)和(都匀毛尖)。8. 时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第一产业占有绝对优势。在(1992)年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变化为二、一、三。9.贵州在(1998)年实现了自1957 年以来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10. 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 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2011 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11. 1949~2010 年,贵州已探索出一条与轻工业相协调的(资源)型、(资源转换)型相结合的重化学工业道路。12.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6 13.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14. 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光导纤维电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15.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16.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 分,共10 分) 1. 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A )活动而形成的。A、迁徙B、出生C、战争D、动荡2.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C )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
B、仡佬
C、水
D、瑶3.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A )A、由1949 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10 年的二。三.一、、B、由1949 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10 年的三、二、一。C、由1949 年的二、一、三变化为2010 年的二、三、一。D、由1949 年的三、一、二变化为2010 年的二、一、三。4.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5000 亿元大关是在(D )年。A、2005
B、2008
C、2009
D、2011 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连续(D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
8 B、10 C、12 D、15 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1 年与1978 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A )7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7. 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行业是(D )。A、电力工业B、机械工业C、国防科技工业D、食品工业8.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D )为主。A、黔电送湘B、黔电送粤C、黔电送桂D、黔电送沪9. 贵州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黑颈鹤及其他181 种鸟类共同家园,成为世界十大观鸟胜地之一的地方是(B )。A、百花湖B、威宁草海C、荔波樟江D、万峰湖10.2007 年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 A )。A、荔波B、镇宁C、遵义D、赤水三、多项选择题(所列出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 分,共10 分)1.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ACD )A、苗族B、藏族C、水族D、畲族 2.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ABC )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A、苗族B、侗族C、布依族D、水族3. 民族节日是贵州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其中属于社交性节日的下列有(AB )。
A、姊妹节
B、查白歌节
C、鼓社节
D、吃新节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下列(AB )。A、毕节地区各县B、六盘水市各县C、铜仁地区各县D、安顺市各县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BD )为主。A、板栗B、油菜籽C、甘蔗D、茶叶6. 贵州产业形象鲜明、经营规模较大、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后劲明显的行业,主要是(ABCD )。A、以西电东送等为标志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业B、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C、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D、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7. 贵州的资源深加工工业主要有下列的(ABCD )行业。A、黑色冶金工业B、有色金属工业8 C、化学工业D、建材工业8.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C )A、老干妈辣椒B、过桥米线C、牛头牌牛肉干D、手扒羊肉9.截至2011 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的(ABC )。A、铜仁(凤凰)机场B、安顺(黄果树)机场C、荔波机场D、兴仁机场10. 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ABCD )A、化工产品B、矿产品C、机械电子产品D、橡胶制品四、问答题(共50 分)1、简述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10 分)答: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6 个方面。1)生产要素占有出现多元化;2)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性强;3)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4)增长动力因素尚不均衡;5)发展阶段进入跨越期;6)经济管理职能发生重大变化。2、简述贵州农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变化。(10 分)答:贵州农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变化:1)经营理念。形成了宽松、机制灵活、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能量转换、物质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区域化布局、特色和开拓、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路,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2)产业形态。在传统有机农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了立体农业。3)营销市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农家商店等流通业态已经逐渐进入农产品营销领域,广大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等实体与外部市场联结起来。3、试述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5 分)答: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宽。1)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技术进步加快;3)工业结构加快调整;4)工艺特色行业持续发展;能源工业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医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9 5)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广。4、试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15 分)答: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归纳起来有5 个方面。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既有旱地石林,又有水上石林;既有高山石林,又有洼地石林;既有灰白色石林;又有黑褐色石林�6�7�6�7 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举。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 多处。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全度大于2000 米的洞河就有1000 多条,旱洞数量更多。著名的织金洞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梦幻织金洞”,被诗人赞为“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4)森林美景多。贵州山多林茂,森林物质丰富,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完整,森林美景齐全。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 个;升级风景区53 个;国家A 级风景名胜区79 个�6�7�6�7 第三次平时作业(第六、七章)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2.通过教育改革,目前高等学校实行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2005 年9 月8 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 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4.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 5.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现象)。6.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7.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10 化”现象。8.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10.构建和谐贵州,
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11.在思想建设上,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12.贵州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3.截至2010 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7 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 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14.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联系(非公有制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 分,共10 分)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 )。A、舍人B、盛览C、严修D、尹珍2.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B )A、阳明书院B、沿河鸾塘书院C、贵阳师范学院D、经世学堂 3.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 )。A、李端棻B、严修C、王阳明D、尹珍4.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 ),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11 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A、清明文化B、沙滩文化C、黔北文化D、西南文化5.1907 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D )。A、《新黔日报》B、《西南日报》C、《筑报》D、《黔报》6.1913 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B )传入贵州。A、黔剧B、京剧C、越剧D、沪剧7.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 C )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8.( B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D、“一国两制”9.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 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A )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A、开发式B、救济式C、“输血”式D、加薪式10. “十二五”时期是指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间,具体日期是()A、2000—2005 年B、2005—2009 年C、2006—2010 年D、2011—2015 年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 分,共10 分)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C )A、赵以炯B、赵以奎C、夏同龢D、孙应鳌 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ABCD )。A、私立大夏大学B、私立湘雅医学院C、国立浙江大学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AB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ABCD )。A、镇远青龙洞B、赫章可乐遗址C、安顺文庙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12 5.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 )。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D、彝文习俗。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对应的体育项目有(BD )。A、苗族的抢花炮、摔跤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C、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7.贵州省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BCD )。
A、各地、州、市
B、省
C、省高级人民
D、省8.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ABC )。A、贵州省、副B、省高级人民院长、省人民检察长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BC )。A、农村B、农田C、农业D、农民1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ACD )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A、伤残B、死亡C、失业D、遭受灾害四、问答题(共50 分)1、简述贵州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的主要工作思路。(10 分)答:贵州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主要工作思路:“1”是“一优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主动地推动全省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从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工作部署、督查落实等方面真正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是“两全面”。全面推进、全面提速。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事业,是公平的起点、是最大的民生,等不起、慢不得。全省教育系统要紧跟、省“两加一推”主基调、“三化同步”主战略的新形势,千方百计加快教育事业发展。“3”是“三抓好”,一抓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 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以上),实施好“4+2”工程(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工程,优美教室工程、围墙安全工程);二抓好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从外延转向内涵,从粗放管理转为精细管理,从只重视普通高中转为普职协调发展,从单一重视学生分数转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关注少数学生升学转为关注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从只重建设转为既重建设又重管理等;三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扎实实施素质教育。“4”是“四大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大力发13 展教育信息化;大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5”是“五加强”。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加强教育改革创新。2、简述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10 分)答: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员会是在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基础上,于1955 年2 月建立的。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协贵州团结和动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提案、建议案、专题调研、委员视察等形式,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通过立法协商、执法监督等工作,对依法治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级地方政协组织认真履行基本职能,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本级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促进贵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3、试述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15 分)答: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具体内容如下:一、加强教导管防,构建预防的思想道德防线。1).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2).改进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方法。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4).坚持从严管理干部。5).深入推进源头防腐工作。二、加强察帮诫劝,构建遏制的预警纠错防线。1).建立及早发现机制。2).建立事前提醒机制。3).建立诫勉纠正机制。4).建立整改跟踪机制。三、加强惩处罚治,构建严惩的党纪国法防线1).加大行政监察工作力度。2).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14 3).始终保持惩治的高压态势。4).进一步形成办案工作合力。5).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4、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成效。(15 分)答:2005 年我省一季度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9.3978 亿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到3 月底全省已有158.2 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同比增加5.6 万人,其中包括新增在职职工4.3 万人,退休人员1.3 万人;全省128.53 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其中3.49 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全省工伤保险登记参保人数达到了31 万人。2005 年我省预计使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70 万人以上,各统筹地区中小企业的参保率达到40%以上。工伤保险在去年贵阳市、六盘水两地启动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安顺、黔南和毕节地区也启动实施,其余统筹地区也分别将在二、三季度启动。此外,我省从2004 年7 月 1 日起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也已顺利完成, 此次参加调资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共45.7 万人,人均月增加基本养老金54 元。第四次作业(社会实践题)撰写一篇有关贵州省情课程内容的调查报告。(可以是工业、农业生产情况,也可以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要求:注明调查时间、地点,有调查对象和内容,根据调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字数不限,必须手写。)贵州省情社会实践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