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建时期 | 一大 | 1921年7月 | 中国党产生,标志着中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前途,新的方法 |
二大 | 1922年7月 | 指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的对象、性质、动力,以及中国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 |
三大 | 1923年6月 | 提出了要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 | |
四大 | 1925年1月 | 提出无产阶级争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以及建立工农联盟的问题。 | |
土地时期 | 八七会议 | 1927年8月7日 | 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须知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 ③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政治局; ④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意义:是由大失败到土地兴起的转折点。 |
遵义会议 | 1935年 | 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的正确主张,选举为政治局常委。 ③成立了由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如果考单选: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意义:挽救了党、红军、中国,开始确立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的领导地位,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 |
瓦窑堡会议 | 1935年 |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①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③规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 |
抗日战争时期 | 洛川会议 | 1937年 | ①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②强调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关键是让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③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七大” | 1945年 | ①作《论联合》报告,提出废除******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
战争时期 | 七届二中全会 | 1949年 | ①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提出了两个“转变”(即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③提出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 ④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作方式结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949年9月 | 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 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
新中国成立后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954年 |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②选举国家,任命总理。 意义: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956年 |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选举产生新的委员会。 |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78年 | 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 |
十二大 | 1982年 |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 |
十三大 | 1987年 |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理论的轮廓。 | |
十四大 | 1992年 | 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十五大 | 1997年 | 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
十六大 | 2002年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
十七大 | 2007年 |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成功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
2012年 |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